古代关系最好的两个诗人(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风流成性)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事实上,不仅是英雄们难过美人关,还有一些诗人也是这样。不用说白居易这些人,就连苏东坡在杭州遇到王朝云时都被深深吸引住了。据说,苏东坡的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实就是写给王朝云的。不过,与杜牧相比,这些人的表现就都是小巫见大巫了。如果我们想把历代诗人按照风流程度排个名,杜牧一定会排在前三名。

古代关系最好的两个诗人(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风流成性)(1)

当时,长安城有一个叫平康里的地方,就是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平康坊,艺妓巫女舞女几乎都住在这里,那也就是当时著名的红灯区。而杜牧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那里,因为他就住在长安,所以去寻花问柳再方便不过了。

后来,牛党领袖牛僧孺到扬州任淮南节度使。他要求杜牧做他的幕僚,负责节度使之间的公函往来。自隋炀帝修建大运河以来,扬州已成为“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繁华之地。自古以来,扬州就盛产美女。鲍照曾经就说过:“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

从小就喜欢烟火柳巷的杜牧,自然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所以他每晚都出去玩,每晚都去听歌舞。晚上出去潇洒,所以白天上班的时候就没有精神。杜牧的领导牛僧孺确实很喜欢杜牧的才华,他怕杜牧遇到意外或做不正当的事,便派部下伪装成平民跟着他。其实,他暗中保护着他,还记录下了他所有的行踪。

后来,杜牧被提拔为监察御史,要离开扬州到其他地方去工作。牛僧孺对杜牧说:“年轻人,你很有天分,但去外地工作时,要多加小心,行为必须得检点一些。杜牧认为牛僧孺不知道他寻花问柳的风流事,认为他只是喜欢说教,所以他狡辩到:谢谢你提醒我,但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你就完全放心吧。

古代关系最好的两个诗人(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风流成性)(2)

牛僧孺让人拿出一个盒子给杜牧。杜牧打开发现里面满是纸,记录了他每晚的行踪,包括他去哪所妓院都写得清清楚楚。俗话说“不见棺材不流泪”,这盒纸也给杜牧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感激再三之后才离开。

从这盒纸上,我们可以看出杜牧是多么风流浪漫啊。浪漫主义诗人杜牧离开扬州时,最不情愿的自然就是这些艺妓了。于是杜牧给艺妓写了两首告别歌。第一首诗歌是众所周知的,它可以被称为古代版本的“春风十里不如你”。

古代关系最好的两个诗人(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风流成性)(3)

赠别二首·其一

唐代: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两首诗最初是诗人送给艺妓的,其内容没有深刻的内涵。然而,由于其优美的写作风格、清新的语调和故事本身的吸引力,这两首诗仍然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古代关系最好的两个诗人(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风流成性)(4)

这首歌以扬州艺妓的美为主题,称赞她是扬州最美的歌手。第一句描述了女孩的身体和姿态,具有美妙的年龄和魅力。”“娉娉袅袅”是一种轻盈美丽的外表,“十三余”是一个女人的年龄。这七个字既没有名字也没有名词,但却能给读者留下完整而生动的印象,仿佛那位美艳的女子就在眼前一样。

第二句用花来比喻人,这说明杜牧很了解女人,品味很高。在这里,诗人不是写女人,而是写春花。这是为了把花比喻成女人。”“豆蔻”产于南方,当花成穗时,幼叶卷起。穗头是深红色的,叶子逐渐展开,花朵逐渐释放,颜色稍浅。南方人采的是含苞待放的花,被称为“含胎花”,常被用来形容处女。而“二月初”的豆蔻用来形容“十三余”的小歌女,是一个美丽而得体的形象。花儿在枝头随风颤动,格外可爱。这里的比喻不仅新颖,而且非常巧妙。它似乎就在你的指尖上,写着人如花般的美丽。

古代关系最好的两个诗人(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风流成性)(5)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首诗歌的后两句是说,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的那些女子也没有人比得上她。用压低扬州所有美人的美来突出一人之美,有了众星拱月的效果。这完全就是古代版的“春风十里不如你”啊。

在这首诗中,杜牧描写了情人、鲜花、春城、闹市、美女等,最后又描写了情人。全诗浑然天成,感情真挚。所以即使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这种新颖独特的隐喻也足以让人佩服。

古代关系最好的两个诗人(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风流成性)(6)

赠别二首·其二

唐代: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与上面的第一首诗歌相比,第二首诗歌的受欢迎程度就没有那么强了,但它同样很经典。第一首诗歌主题是刻画艺妓的美。但从标题上,我们可以知道第二首诗歌是告别诗,所以会有所不同。第二首诗歌是跟艺妓道别,恋恋不舍。

古代关系最好的两个诗人(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风流成性)(7)

“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却从“无情”下笔,写出一个“总”字,并加强语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诗人的爱是如此的深沉和激情,以至于他觉得无论怎样使用它,都无法表现出内心的感受。

“唯觉樽前笑不成”,诗人以“笑”字开头。一个“唯”字表示诗人多么想见到自己的爱人,平静地举起酒杯相互道别,强颜欢笑好让心爱的人感到幸福。但因为离别的悲伤,却挤不出一丝微笑。想笑是因为多情,“笑不成”是因为太多情,舍不得离开和事情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让诗人的真情更加婉转动人。

古代关系最好的两个诗人(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风流成性)(8)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题为“赠别”,当然是为了表达人们的告别之情。然而,诗人写的却是告别宴会上燃烧的蜡烛,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说:“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诗人以极端感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所以他眼中的一切都是感伤的。”“烛”本有烛芯,故有“烛有心”之说。在情感丰富的诗人眼中,烛芯已成为“告别”的心脏,蜡烛有了人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整夜流淌的烛泪,是为诗人和爱人的离别而悲伤的。

“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这两个字,使意义更加深刻,这说明诗人和恋人都想痛哭,但为了让别人感到快乐,他们不得不强颜欢笑,但他们的心却在哭泣,无比痛苦。蜡烛在附近目睹了这一切,所以蜡烛明白了,为他人而哭泣。“到天明”指出了送别宴会的时间之漫长,这也说明诗人不忍离别。告别的不舍是不言而喻的,情感真挚,缠绵悱恻。

古代关系最好的两个诗人(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风流成性)(9)

杜牧的两首送别诗虽然意义不深,但构思巧妙,隐喻新颖。它们都是天才诗人的天才之作,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