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微信公众号有哪些(机关单位人员切记)

机关单位微信公众号有哪些(机关单位人员切记)(1)

典型案例

案例一:新闻报道涉秘密,公号推送广传播

某国家机关下属报社工作人员方某从机关研究室干部孙某处领取一张存有1份秘密级材料的光盘。交接时,孙某口头交代“仅作为内部工作参考使用”,但未在资料和光盘上标注密级。之后,方某将光盘交给报社微信组组长蔡某,但未转述使用要求,蔡某随即又转交给编辑徐某。徐某根据资料内容,撰写新闻宣传稿,经蔡某审核后在该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立即被多个自媒体公众号转载、解读、炒作,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网友讨论,造成相关涉密内容大面积泄露。案件发生后,方某、蔡某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孙某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案例二:标密照片作报道,未经审查发公号

某新闻媒体记者黄某在一微信群中,发现网民傅某发布了一张标密文件的照片。黄某没有依法向有关部门报告,反而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线索,遂将该照片中的内容整理成为一篇新闻报道并附上该照片,未经审查发送到该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中,造成泄密范围进一步扩大。另一新闻媒体在上述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中看到此文后,经该媒体公众号频道副主任李某、主任王某审核后,对全文进行了转发。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对黄某、李某、王某作出降级降职处理,并处以经济处罚,对黄某所在的新闻媒体副总裁张某作出经济处罚。

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号具有主动推送信息和互动交流的功能,在推送信息过程中,未履行保密审查程序或者保密审查不严格,就有可能将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的信息随意发布。此外,微信公众号具有便捷的转发功能,由此导致的二次泄密较为严重,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扩散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保密提醒

1.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建立健全信息推送保密审查制度,指定机构和人员负责拟发布信息的保密审查,并建立审查记录档案。

2. 保密审查应坚持一事一审、全面审查,并综合分析信息关联性,防止因数据汇聚涉及国家秘密。

3. 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慎重对待分享和转发,严格核实信息来源,准确判断信息是否涉密,彻底阻隔涉密信息传播的路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