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灯会礼物(春节长安送灯)

作者:蒿格荣

长安灯会礼物(春节长安送灯)(1)

在我们关中农村,过年的习俗有很多,包包子、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等等,但是,最让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就是送灯。舅舅给外甥送灯自不必说,最有趣的就是新媳妇婚后的头一年春节时,娘家要给她送灯,我们都管它叫拧灯。这种习俗从古到今一直流传下来,究竟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它的寓意丰富,到说法不一,但每种说法都包含了娘家对自己闺女的一种祝福,祝愿她在自己的新生活里幸福甜蜜,像火红的灯笼一样,前途充满灿烂光明。

长安灯会礼物(春节长安送灯)(2)

  正月初四一过,各个村子的灯笼会也就在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方圆几十里,九村八社,各有各的灯笼会,有的在初五,有的在初六,一直到初九、初十,仿佛每一个村子都在举办一场赛事,唯恐落后。有的村还在这一天舞狮子,耍龙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庄稼人的热情、豪放也在这震天的锣鼓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村的灯笼会是在正月初七这一天,每年的正月初六一大早,村子的那条水泥路也约定俗成地被当做集市。虽然时值春节,但是那些商贩们也从不错失这良好的商机,依旧在做着各自的生意。天还没有亮,他们就开着蹦蹦车,突突突地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这里,一时间,整条街道成了一个农贸市场,各种蔬菜、水果、鸡鸭鱼肉一应俱全。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之声此起彼伏。采购的人们摩肩接踵,有的提着塑料袋,有的挎着篮子,精挑细选。倘若谁家娶了新媳妇,那么公公婆婆就会一趟又一趟地去集市,看哪些东西还没有备齐,有的还在心里默默地算着招待亲家都有哪几道菜,如果觉得哪一道菜不满意,则会重新挑选,直到满意为止。

长安灯会礼物(春节长安送灯)(3)

  初七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早早地把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麻利的家庭主妇们也早已做好了准备工作,有的把臊子锅已烧得滚开,里面的肉丁,白色的豆腐丁,黑色的木耳,红色的红萝卜,绿色的韭菜,再加上葱花、香菜,在这热浪里不停地翻滚回旋,表层漂浮着朵朵油花花,这种色彩的搭配和不断散发出来的浓郁的香气,也给灯笼会平添了丰富的色彩和气味,不断地渲染着这个特殊节日的阵阵暖意。这时候,站在村口向远处望去,路上的行人便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尽管人影模糊,但是他们手中的灯笼却像一簇簇火焰在不断跳动。这些跳动的火焰,有小的,有大的,小的像碗口,大的就像举行隆重典礼时会场悬挂的大红灯笼,那种富态与高贵,一看就知道是给新媳妇送灯来了,而且送灯的人数必须是双数,两个人太少,一般都是四个人,父亲或兄弟挑灯,母亲、姐妹提着大包小包送灯时必须附带的礼品,有粽子、麻花,还有一种特别制作的馅馍,形状像老鼠,大头小尾,用两颗黑豆贴上眼睛,再捏上鼻子嘴巴,老鼠的肚子里一般都是糖馅或芝麻馅。其个数也是有讲究的,二十或三十个。这些东西也自有它的含义,既有米来又有面,预示着闺女在婆家以后的日子是衣食无忧。再加上大红灯笼的照耀,无可替代地装点出生活的美满幸福,看似简单的事物,却饱含了多少父母亲对女儿的一片心意。  还没灯送灯的队伍走进家门,等候多时的新女婿已经接过岳父手中的灯笼,咵咵咵,三下五除二,自家檐下又多了两盏火红的大灯笼,那一抹红,是喜庆的,热烈的,储存着美好的祈愿,它从此点亮了一对新人的新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