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真迹字帖 王献之的奉别帖原来是在病中所写

人如果生病了,大概会有这么两种情况,一是全身无力,昏头大睡,二是全然无事,虽然得病了,也跟正常人一样。在古代,由于医疗条件差,得病以后都是服用中草药来治疗的。

王献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高超不凡,却放荡不羁,说到这里,这可能是魏晋时期的一种风气,也与他的家庭环境有关,人们都说,"魏晋风流“,所以说这是由那时的社会环境造就的。

王献之真迹字帖 王献之的奉别帖原来是在病中所写(1)

有一次王献之得病了,按照他所记述的内容来看,是因为夜间风寒所致的腹泄,写下这个手札时,王献之的病情肯定不是当日所得,因为他是想通过来人将此信交与朋友,并告诫朋友,现在这个季节在吃东西时,要避免生冷,以防止跟自己一样落下腹病。

根据这次的记述,王献之服用的药物是”五石散“,这是一个中草药名,”五石散“也叫”寒食散“,是专门治疗腹疾的药物。王献之服用此药后,也希望自己很快好起来。

王献之真迹字帖 王献之的奉别帖原来是在病中所写(2)

《奉别帖》全文共有81个字,释文如下:

献之白:奉别告,承安和,庆慰。极冷,不审尊体复何如?献之比日如复小胜,因夜行忽复下,如欲作廗。今服药,尽温燥理,冀当可耳。然异极都不得复小失和。卿恶,亦不复得妄近生冷。体气顿至此,令人绝叹!行有佳酒便服。

大意是:气候很冷,因夜间行散,忽然腹泻,服药后,希望有所好转。并告诉朋友不要“妄近生冷,”“有佳酒便服”。看来,王献之与受信人都有服食“五石散”的习惯。

王献之真迹字帖 王献之的奉别帖原来是在病中所写(3)

学习王献之草书,就要对魏晋时期人们的普遍意识有所了解,同时也要深入了解王献之本人的一些书法思想,例如他所提出的“妙有余姿”就是说书法中的妙趣,书法不仅是书写的技巧,更是通过汉字的书写来表达一种意趣,使得书法更有意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