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的战斗力怎么样(楚人直言也说实话)

楚人直言

也说“实话”

周理松

楚人的战斗力怎么样(楚人直言也说实话)(1)

多少年前,曾有朋友感慨:我们需要真实,但这个世界容不得太多的真实。当时不以为然,以为他想得太多,似乎有点矫情。其实,如仔细推敲就不难发现,对真实的过于推崇,并非理论上公认的那么好。

近期网载,西安一幼儿园负责人语出惊人:不收村里娃,只养天鹅不养猪。其理由是,“我们学的是养天鹅的技术,我们不会去养猪。”她还特别声称,“我讲的是幼儿教育界不敢讲而又想讲的实话”。瞧她说的,不仅把城里孩子的高贵与村里孩子的低贱分得清清楚楚,而且一语道出多少同行的共同心声。你不能不感叹她的真实。

虽然天鹅与猪的指称无法令人容忍,但不能简单否认此言的真实性。当下的幼教行业,但凡私立者,能有几家乐意自掏腰包,以较低的收费对社会各阶层的孩子实施普惠教育?这就是现实,她说的的确是实话。

所谓实话,道出的也许是实情,但讲的未必就是实理。由这位女士的“实话”推而广之:由于自己不是专门做慈善的,即可理直气壮地捂紧口袋,对急需帮扶的对象视而不见;由于自己富得流油,即可大兴土木兴建豪宅,置绿水青山于不顾而任意践踏;由于自己生活沉闷无聊,即可涉足赌毒黄之类,以填补精神空虚。如此等等,如果这些想法和愿望,因其真实性而被理解,由此而来的后果又会如何?

前些年有个“实话实说”节目,因其敢于直面现实,抓住社会热点问题各抒己见,一扫舆论宣传中的矫饰、做作之风,令人印象深刻。其实,实话实说之“实”,既有不分善恶好坏的自然之实,譬如如前所述的惊人之语,以及由此推而广之的种种想法与做派;也有与此相反、境界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真实,譬如不计个人得失,为他人和公共利益着想,乐善好施,从对弱者的帮扶中寻求精神安慰、获得成就感等,现实中不乏其例,谁也无法否认其同样真实的存在。原因在于,真实的人性中还有许多向善的成分,还有追求美好、积极向上的元素,这也是真实的,只不过被一些人遗忘,或故意避而不及罢了。

由此可见,所谓实话实说,既可有一说一,还可有二说二。因为实话中所含的实情,并非只有上述那位女士所说一种情形,即幼儿教育者都以养天鹅者自居,视农村孩子为猪,不愿接收他们上学;排除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不得力、国家必要的投入不到位等因素,相信幼教界更多的人对城乡孩子是一视同仁的。正因如此,这位幼儿园负责人的所谓实话,并不能代表幼儿教育界全体同仁的心声。

我们追求真实,回避虚伪,因为真实是通往美好的必由之路。但真实一旦失去其应有的境界,与善良脱钩,进而在纯自然的天空中弥漫,这所谓的真实就会变得十分低俗、粗鄙甚至丑陋,从而与事物美好的一面背道而驰。

从上述某女士的惊人之语,可见当下某些行业领域的时风不良,理应引起高度关注。其对策选项,一是用正确的舆论加以引导。在对不同家庭的孩子实施普惠教育方面,既要有一说一,承认差别,也要有二说二,让每个不同家庭的孩子,都能一视同仁地享受到社会的阳光与温暖。二是用制度规范加以约束。亚里士多德说得好,道德形成于习惯。不良动机与行为一旦被好的制度规范所约束,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就能较好地防止其以“实话”“实情”的面目出现,堂而皇之地任意泛滥。

(作者系退休检察官)

来源:检察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