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体温计不让用了用哪种(为什么要禁用水银体温计)
体温计是家里的常备物品,相信你家里肯定也有那么一两只水银温度计来测量体温,由于它的常见也让我们往往忽视了它潜在的危害和风险。
因为你曾经不仅把温度计放在腋下量过体温、而且你还把它含到过嘴里(我就这样干过),但是你知道吗?要是水银体温计被无意中打破,里面的水银泄露出来会有多大危害吗?
里面的水银不仅会要你的性命,还会对环境造成长久的危害。
因为里面的水银就是化学元素汞,虽然它是一种金属但是它在常温下会呈现出液态,而且在常温下还会蒸发。
由于汞元素获取非常便宜、便捷,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通过加热朱砂(硫化汞)凝聚汞蒸气来获取液态汞的方法,且这种金属流动性非常好,呈现出亮亮的银白色,这就是为何相传秦始皇陵寝中会用大量使用液态汞模拟江河的原因。
除了以上的性质以外,汞还具有很强的内聚性、以及对热的敏感性,因此它非常适合被用作温度计,因为人体小小的温度变化对汞来说都可以被检测到。
汞元素除了以上的用途以外,它的化合物还会被用作疫苗防腐剂、牙科填充物、压力测量仪器等等。
但这种元素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它是一种慢性剧毒,可以伤害人体的器官以及中枢神经。因此近些年来,如果能找到汞的替代品,我们就正在逐步地淘汰对汞的使用。
虽然一个水银温度计在使用时只要注意轻拿轻放被打破的风险很低,但是拿着一管子毒药在身体上放来放去总归是让人不放心,而且长期使用总有破碎泄露的风险。
我相信你家里肯定打破过水银温度计,而且打破温度计的那个人多半是好奇心比较重的你....
最主要的是很多人认为打破温度计不是啥大事,只是简单的处理了一下,并没有认识到其中潜在的危险。
只是拿刷子和扫帚简单的扫了一下,就觉得处理OK了。这样其实更加危险,因为在清扫的时候水银就会被分散成更加微小的颗粒,这样更容易加快水银的蒸发。
更会导致整个室内的汞浓度快速地飙升到非常危险的数值。
有些人还会拿清洁剂清洗,但清洁剂其中含有的氯或氨,会和汞发生反应生成毒性更强的化合物,这些汞蒸气和化合物混合进入空气中,被吸入人体后伤害会更大。
经过以上的两种方法处理以后,有些人还不以为然,不赶紧开窗通风,你想想,你待在一个含有汞蒸气的房间内多危险。
最后这些汞蒸气会随着大气的循环沉积到陆地土壤和湖泊水体中,但最终水会将汞带进水体中,因此现在全球的汞超编对水体中生物链的影响最大;
这些汞在水体中会被微生物转化为甲基汞,它们会进入最底层的生物体内。
然后汞会在食物链中持续的累积,导致像金枪鱼、鲨鱼、鲸鱼等这些顶级的捕食者身体组织中含有过高的汞,最终这些食物又被端上了人类的餐桌。
所以说任何地方发生汞泄露,哪怕是水银温度计中小小的2克汞,都会经过大气循环,对全球生态造成影响。
你可能会想,你这么说是不是小题大作了。
其实并没有,因为你家里今天打碎了一只温度计,看起来影响确实不大,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全球有非常多的家庭,如果大家一直都在使用水银温度计,那么你想想一年中会打碎数百万只温度计,这样算下来就非常严重了。
量变引起质变,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全球大气中汞污染除了人类对汞的使用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污染源,就是燃烧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
它占了全球汞含量的70%,根据统计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大气中汞的含量已经增加了两倍。
所以说对汞的治理现在也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已经成为了一件非常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像是有些鱼类;
例如鲭鱼和剑鱼,这种鱼类体内得汞含量已经高到,美国环境保护署建议需要避免食用它们。像金枪鱼和鲑鱼等更常见的鱼类则建议适度食用。
而且根据统计美国现在有5-10%的育龄妇女血液中的汞浓度可能会损害胎儿的神经发育,如果按照目前全球汞污染的程度在继续下去,到了2100年,这一比例会上升到10-30%。
所以汞污染跟温室气体一样都危害着全球生态健康,控制化石燃料的排放是解决以上问题最主要的途径,人类在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尤其是北美和欧洲为减少汞排放所做的努力已经使得大西洋蓝鳍金枪鱼身体内的汞含量明显下降。
而且在2013年的时候,全球已经行动起来了有140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水俣公约》共同治理全球汞含量升高的问题。
虽然化石燃烧是最主要的污染,但是我们日常生活能减少对汞的依赖也是治理的一大方面,尤其是现在电子体温计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已经可以让我们完全摆脱对水银温度计的依赖。
所以在未来我们会逐步地取代和禁止对水银温度计的使用。
可能你现在比较关心的是如果水银温度计被打破,要怎样处理?
由于水银具有很强内聚性的特点,水银被洒落在地面上会非常容易被卡片收集起来,周围其他零碎的水银可以用卡片挂在一起,水银会迅速的聚集在一起,再用卡片收集起来;
然后把收集的水银装进一个密封的塑料袋里,然后再将这个塑料袋放进密封的容器中,例如玻璃瓶中,这是最安全的处理方式。
千万不要用抹布擦或者用笤帚简单的一扫就完事了。这样室内的汞含量会达到正常水平的数百倍,虽说不会不到立即中毒,但这种慢性毒药总会损伤机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