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轶可狮子座现场(娱乐圈奇女子曾轶可)

选秀节目我看得不多。早先还偶尔瞅瞅,现在几乎完全不看了。这么多年,雷声大,雨点小,一个比一个能吼,能打动我的声音却寥寥无几。曾轶可或许是我唯一为之落泪的选秀歌手了。

当然,曾轶可身上也没什么选秀歌手的影子。毕竟,她不是以唱功著称的表演型选手,也不是安静宜人的木吉他民谣歌手。唱功一直是她备受质疑的,连选秀节目爱好者,都恨不得她立刻淘汰出局。

曾轶可被淘汰那期我看得还蛮伤心的。当时我刚上高三,住校,是暑假补课还是刚开学我忘了,中午没去午休的同学们,趁老师不在,偷偷打开了教室左前方的电视,一群人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品评第二天的比赛转播。好像第一轮曾轶可就被淘汰了。其实我没有特别关注过那一届,之前只零零星星地听过几首曾轶可的创作,可是她离开舞台的那一刻,我忘了她哭没哭,反正我有点想哭。说不清我为什么会因为她的暂别而略微伤感,可能因为看到了她身上的怪,以及世界对怪女生的不容忍。

我打赌她一定会发光的。果然,比赛结束后,同一届的选手,有的半红不紫地唱着影视主题曲,有些发了几首不痛不痒的单曲然后销声匿迹,只有她还在稳扎稳打地出专辑。在当下这个流行音乐的末法时代,出专辑太奢侈了,好多曾经的天王天后都要好几年才能出一张质量参差的专辑呢,二三线小歌手就更甭提了,能发单曲就谢天谢地了。曾轶可却一直能出,专辑质量还都不错。才华到底是胜利了。

曾轶可狮子座现场(娱乐圈奇女子曾轶可)(1)

如今的华语乐坛似乎已不具备以往的造星能力了。能出专辑的,质量也不容乐观。所谓流行音乐,最近几年,真正流行到街头巷尾的大红歌也没几首。书店、咖啡馆一放中文歌,几乎都还是十年、二十年前的作品。只有原创歌手能杀出来。

幸好曾轶可还有点嗨。虽然年轻的跳荡感也少了,何况这实在是一张伤心低沉的专辑,但依然有一种直接的、英勇的、戳心的、唯爱主义的生命力。听曾轶可的新专辑,不禁感慨“别人都感情幸福事业稳定了,怎么她还在磕磕碰碰地为爱伤神啊”,又诧异,又心疼。——生命力在于折腾。

或许她还没过上幸福的感情生活,所以还留着那股子狰狞劲儿。我喜欢的别的歌手,要么够红了可以与世无争了,要么幸福了不再颠沛流离了。只有她,情路曲折,又不红,微博粉丝30万都不到,偶尔亮相个音乐节,别的就没什么大动静了。除了粉丝,大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她出了什么歌。或许,曾轶可根本也不需要大众的认可吧。就像上一张专辑参与制作的范晓萱,大众偶像实在没意思,有一小撮真心的歌迷就够了。

范晓萱为曾轶可上一张专辑《25岁的晴和雨》编曲制作了《Can I Kiss You》、《破车》等歌曲,超好听,少女力爆棚~

这几年民谣市场何其火热,随便弹几个和弦,唱几段关于青春和岁月的文艺腔,红起来,不难。曾轶可没走那条路。早些年的我根本想不到,曾轶可后来竟逐渐丢掉了她的民谣吉他,一步步踏上了后摇、电子乐、梦幻流行等另类之路。尽管算不上顶级的另类音乐,可是就她不算出色的唱功而言,能交出如此成色的作品,已经比很多线上的歌手更有质感了。

何况,她还是个纯原创歌手。十一首歌,作词作曲都写着“曾轶可”这三个字,实在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关键这些创作还都很稳定。因着稳定的原创力,在华语乐坛日渐式微的大背景下,曾轶可依然保持着没有烂专辑的辉煌战绩。每张专辑——无论是最青涩的早期,还是逐渐转型的当下——曾轶可总有几首歌,飘飘幽幽地就戳入人心灵深处了。戳心很难。优秀未必戳心。戳心必须是被神光顾的伤心,是一辈子不会有几次的伤痛与灵感。

比如《三的颜色》,旋律、歌词都较为复杂,并非随手写成的可以批量生产的歌。仔细揣摩,其中的压抑、无奈、伤心和自我开解,实在不忍卒听。尤其是情绪失控的那句“如果开始是浪漫的,过程是浪漫的,那么结束时,再悲伤、再悲伤,它也是浪漫的”以及最后的“你是如此特别,如此特别,被你伤害,竟留下幸福感觉”,深情被辜负,太虐了。曾轶可说,如果你们听歌时哭了,说明我写歌时也在哭。幸福难得,伤心也难得,眼泪是有限的,因此纯净过水晶。

曾轶可狮子座现场(娱乐圈奇女子曾轶可)(2)

曾轶可的歌似乎一直有种边缘性的伤心。上一张专辑中的《黎明》,有“哪里可以安放我们如今的处境,哪里的雨停彩虹不会停”这样的句子。而《三的颜色》,也有一种“不被原谅”的未曾拥有便失去的无名分的爱。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群体上的少数,抑或情感上的少数,曾轶可都有种罕见而自然的少数气质,不用特别地张开大旗,就能引来少数分子的共鸣。

她根本整个人就是少数派——在拼唱功、拼实力的选秀时代,靠创作才华和绵羊音引来关注;此后又一直有扑朔迷离、暧昧朦胧的隐秘情史;词曲创作也是野路子,与之相配的编曲,或简寂、或钝重、或凄清、或戏剧性鲜明,皆不流俗——从人到音乐,独特得浑然一体,自然天成。

当然,拿着放大镜看,曾轶可从来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天降大才。她的歌,独个儿拎出来听,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尽如人意的小瑕疵,可是聚到一起,就连成了一大片氤氲而广阔的敏感、温柔、浪漫与坚定。无论是曲序的精心安排(从需要朋友开始,到发现同类并私奔,再到爱情中的奉献、幸福、凄苦和守望,再到缺爱和回忆爱,最后以不如重新来过收尾,情感上一气呵成,有始有终有照应),还是编曲氛围的连贯,都是专辑性的,最好从头到尾连着听。

充满争议的曾轶可,时不时就会有路人惋惜地说:这么好的词曲,不如交给唱功更好的歌手。可是交给唱功更好的歌手呢,音准方面自然会上一个台阶,可是那种独属于她的飞蛾扑火、明知故犯的脆弱、孤独、浪漫和勇敢,其他人恐怕诠释不好。

自成一体、风格独特的创作者,都不太适合给别人写歌。而我喜欢曾轶可,大概也在于她不完美声线中真诚赤裸的瑕疵。太完美就成仙成神了,膜拜居多,共鸣不足。露出破绽才像人,交出软肋才戳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