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贾樟柯电影(从符号角度看贾樟柯的站台)

导演:贾樟柯(山西籍)(第六代导演)

站台的风格:现实主义电影

叙事结构:双线平行叙事(以小城中两对男女的情感经历为线索)

主题关键词:边缘群体、迷茫彷徨、小人物、社会变迁

其中主要符号:空间符号(城墙、街道)

交通工具符号 ( 人力板车、自行车、摩托车、卡车、火车 )

音乐符号

声响符号 ( 广播、电视、噪音 )

以及山西临汾这个小城本身也是符号化的小城。

(它以其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地位,成为展现中国社会“变与不变”的镜像。)

第一次看贾樟柯电影(从符号角度看贾樟柯的站台)(1)

贾樟柯


“电影可以强化自然表现力,并可以将其“书写”入一个虚构的故事中去。电影中具有符号意味的意向与象征性能指成为电影整体这一符号中的符号。”

——麦茨

电影符号学的简单整理:

定义: “符号是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

类属:既是电影理论的一部分,也是符号学的一部分。

时间:研究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

该理论出现的意义:是经典电影理论向现代电影理论的转变的标志。

电影符号学的两个阶段: 第一符号学和第二符号学

第一次看贾樟柯电影(从符号角度看贾樟柯的站台)(2)

来自知网的详细解释


空间符号(城墙、街道)

城墙:创造了封闭与私密的空间,与外界变化形成对比。也象征着作者的绝望失落和希望。

同时在片中城墙也是1爱情的主要叙事场所 2表达小城人物离去、归来的符号。

街道:昔日狭窄破旧,是富有人情味的景观。现代化街道的变化体现着社会的变迁,日常温馨的流逝。(街道的变化=具有破坏性的社会进步)

第一次看贾樟柯电影(从符号角度看贾樟柯的站台)(3)

小城内一角

交通工具符号 ( 人力板车、自行车、摩托车、卡车、火车 )

交通工具的变化体现着时代的进步。

注意镜头:1瑞娟穿着制服骑着摩托车奔驰在街道上,这里使用了反向跟拍镜头

反向跟拍镜头的作用:表明了人们努力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却始终被抛在后面的困境。

2大家追赶火车(火车象征着理想,走向外部世界的桥梁)

第一次看贾樟柯电影(从符号角度看贾樟柯的站台)(4)

追赶火车

注意细节:1开篇文工团表演《火车向着韶山跑》,结束后全体坐车返回城里,团长斥责明亮表演时学 火车叫不像,明亮反驳没坐过火车,汽车熄灯后团员们全体模仿火车鸣笛声。

2要注意片中山西小城是没有火车的,自然也没有站台。而电影片名:站台。

第一次看贾樟柯电影(从符号角度看贾樟柯的站台)(5)

音乐符号(这个是很常见的体现时代的窗口,贾樟柯非常喜欢用,也是许多导演惯用的表现手段)

1《火车向着韶山跑》、(积极乐观,开篇)《希望的田野》、《站台》、《流浪者》、《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美酒加咖啡》、《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成吉思汗》《好人一生平安》、《路灯下的

小女孩》、《风流颂》这些歌曲和情节结合得当,相得益彰。

2《是否》、(包含着四个人的青春,关键情节反复出现)

Tips:张军和钟萍同居被抓,最终离开张军,一个缓慢的摇移镜头带出了三个场景:小尾内科奏起了《是否》,镜头再摇,崔明亮独自点烟,哼起了《是否》,镜头再到当时的排练地方,人物楼空……同时多年以后,尹瑞娟在办公室整理资料,又响起了《是否》。

第一次看贾樟柯电影(从符号角度看贾樟柯的站台)(6)

尹瑞娟在办公室里起舞

声响符号 ( 广播、电视、噪音.贾樟柯对背景声的使用也很讲究 )

广播:增强了戏剧张力,高音喇叭交代时间的流逝和政治语境的变迁。

电视:间接交代影片的时间线索,更传达出权力话语的舆论指向,充当着社会舆论的仲裁者。

噪音:喧嚣声是时代的底色。

第一次看贾樟柯电影(从符号角度看贾樟柯的站台)(7)

全片中最打动我的一帧画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