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浏览器有什么项目(夸克浏览器押注极简)
文 | 阑夕
不做信息流,反而可以成为移动浏览器的阵营里人均使用时长极高的一款产品,夸克浏览器似乎正在颠覆行业的常识。
当然,这个数据的取样成分未必没有田忌赛马的取巧之处——如果计算MAU,夸克浏览器的市场排位将在十名开外——只是对于一款推出不足一年、带有另立门户色彩的产品而言,这份答卷已经足够出色。
在App Store里,夸克浏览器的名称中开始公然加入「阿里旗下高速浏览器」的字样,而在其开屏动画里,一只代表UC的松鼠不经意的打翻一个实验瓶,泼出了「Quark」的Logo,则也充满象征意义。
就像美国演员尼古拉斯·科波拉在入行时为了不被视作是受到叔父名望的庇荫——后者是《教父》系列的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而强行改名尼古拉斯·凯奇,终在闯出一片天地之后得以不再回避血缘关系,从故作神秘到坦然承认,夸克浏览器同样经历了一段证明自己的旅程。
「不做内容的容器」,可以算作夸克浏览器的某种本心,这则意味着直接聚合并推送内容这门生意,在这里是行不通的,作为放大工具价值的替代路径,夸克浏览器把轻应用(Lite App)当成了解决方案。
然而,和业界理解的平台模式不同,基于夸克浏览器的轻应用,目前仍然不是一个向第三方开放的市场,它是由夸克浏览器的产品团队以人工的方式把用户最常访问的网站做了优化,最终成为主页上的一个个图标,发挥着浏览器的本质功能。
在媒体沟通会上,夸克浏览器的产品经理解释了为什么要这么设计的原因:降低工具应用的存在感,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显著的沉浸体验,而当用户习惯了在这里连接不同的内容入口之后,它就在移动端重现了用户对于浏览器的核心需求,即获取、消费和处理信息。
事实证明,这并非是夸克浏览器在唱「独角戏」,自其问世以来,凤凰浏览器、随处浏览器、HEX浏览器和灵犀浏览器等一众做出相同选择——也就是瞄准极简主义路线,拒绝「新闻客户端化」——先后亮相,甚至是在组织架构上都产生了「撞车」现象:来自互联网巨头的内部创新项目,与自家现存的移动浏览器产品存在平行生长的关系。
所谓「效仿就是最大的认可」。
夸克浏览器的顾问、豌豆荚的创始人王俊煜把「消费升级」的概念关联到了软件行业,他认为用户分层的结构化趋势——比如互联网产品的诸多「鄙视链」现象——终将趋势一些用户率先萌生关于美感、风格和视觉体验的需要,而在这条全新形成的河流面前,只有事先停泊的船只才有机会宾客盈门。
根据阿里内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夸克浏览器的用户要比UC浏览器的用户年轻许多,同时学历又高出不少,前者似乎成功吸引了那些可能属于少数派的「异类」,却也揽过了代表未来的优质用户资源。
无处不在的信息流,如同具象化的焦虑感,时刻敲打着数字居民的紧张心态,错过最新发生的资讯则近乎于一种罪恶,哪怕那些推送的事情其实和用户并无多少关联。
有人说,这是「假装在生活」的延展,试图读取人心的机器算法亦在助长人们的失措情绪,而堆积如山的内容就成为了对冲恐慌的药剂,提供参与时代的安全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Minimalist Lifestyle)自西向东的传遍全球,它贯穿了设计、审美、艺术乃至哲学的统一叙事,独立的对抗着消费主义的巨大浪潮。
丰富不总是能够带来愉悦,有的时候简洁才会让人舒适,这是极简主义的核心理论。
在一些应用市场的评论区,夸克浏览器的运营团队经常可以看到关于功能有限的抱怨——甚至还有不少用户会说「为什么UC有的功能你们没有」——不过对于夸克浏览器而言,这反倒检验出了取舍的作用。
在做加法这件事情上,由UC来主导和试错就可以了,夸克浏览器的使命,并不是成为一个看上去轻盈简约的UC,而是减掉一切和浏览服务无关的选项。
世界纷呈,少即是多,如无必要,勿扰用户。
这也是有关移动浏览器未来形态的一次探索,也就是有关内容的支配权力能否重回用户手中,以及这种主动拉取和定制的阅览习惯,会不会重现生机。
在Android的生态里,Chrome已经支持用户主动将经常访问的移动网页直接生成单独的Web程序,并放在启动器上,对于很多并不需要太多交互动作的内容媒体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和受众保持联系的方式。
在使用这样的浏览器时,用户的焦虑亦是得到缓解而非加剧的,事实上,让浏览器撵着用户阅读那些被算法指定的消息是否就是毫无瑕疵的未来,这里尚且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从另一方面来说,夸克浏览器的模式,决定了它在一边撬动国内市场的同时,可能还会有着「出海」的机会。
就在前些日子,CNN、NPR等媒体相继推出纯文本网站,用来在Irma飓风的受灾地区提供服务——所需流量极少,在网络信号微弱的场景里也能获得访问。
而Facebook、Instagram的Lite App版本,则更早的就已经阐明了各自的定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移动互联网仍在起步阶段,去除消耗资源的冗余功能能够帮助产品更为友善的取悦用户。
Google针对全球移动市场的AMP加速技术,则为超过20亿网页、90万网站供应支持,它让用户可以更快的在移动端访问站点,节省响应时间。
种种迹象表明,在超级App大行其道的现在,基于Web的应用依然具有行为基础,尤其是在海外国家,包括Safari和Chrome在内的浏览器产品,都保持着原本的工具样貌,在这片未经「中国特色」教育的市场上,夸克浏览器的发挥空间其实更大。
不过,对于团队规模不过十余人的夸克浏览器而言,这些都是后话了,它尚需等待年轻用户的成长,然后用他们的需求和品味接管这个世界。
毕竟,「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