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丈夫朱安简历(鲁迅原配朱安欲变卖其藏书)
1936年10月19日,55岁的鲁迅在上海辞世。伴随鲁迅的突然离世,鲁迅遗孀许广平和朱安的世界也发生了巨变。
鲁迅在世时,母亲鲁瑞和朱安虽并不与鲁迅住一起,但鲁迅每月都会按时给她们给付生活费。鲁迅的工资是每月300元大洋,这在当时算是中上水平。这种薪资水平,已足够让鲁迅一家和母亲与朱安过上不错的生活。
鲁迅辞世时留有一部分积蓄,但这些,也只够许广平和儿子周海婴过一段时日,并不是长久计。但好在,作家鲁迅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这意味着只要许广平和儿子拿到作品版权,他们的生计并不发愁。
但许广平虽是鲁迅的事实妻子,但因为两人始终未取得法律认可婚姻的缘故。即便许广平与鲁迅生育了儿子周海婴,两人在名义上也只属同居关系。因着这层关系,鲁迅死后,他的作品版权等,都理所当然地归了原配妻子朱安。
鲁迅原配朱安
但令人意外的是,朱安竟将鲁迅作品的版权:全权交给了许广平。朱安交出版权的理由是:自己文化水平不够,不足以作为版权所有者。
朱安此举看似声明大义,实是无奈之举。
实际,朱安虽是鲁迅法律上的妻子,但鲁迅生前并未与她有过事实婚姻,也从未公开承认过她,朱安在鲁迅眼里,至始至终仅是“我母亲的儿媳妇”、“母亲给的礼物”而已。
如此,朱安让出版权,实是必然。
许广平拿到版权后,承诺每年给朱安寄生活费。然而,鲁迅去世第二年,抗战全面爆发,在北平的朱安便与上海的许广平断了联系。在这几年里,朱安及鲁迅母亲只得依靠鲁迅弟弟周作人的接济勉强度日。
在朱安等待许广平书信和生活费的日子里,许广平正经历人生最艰难的时光。
鲁迅的逝世后,由于政治局势险恶,加之物价飞涨,书店断付鲁迅的版税,许广平带着年幼的周海婴只得勉强吃饱,偶尔他们还要挨饿。
而更为严峻的是,作为文学革命志士鲁迅的遗孀,许广平在抗战爆发后一直是多方抓捕的对象,为此,她不得不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
即便东躲西藏,许广平也未能逃过劫难。
1941年日军开进上海租界,几天后的凌晨,许广平在寓所被捕。随后,她被关押在了北四川路日本宪兵司令部,后又转送到汪伪的杀人魔窟上海极司非尔路76号。许广平被抓后,整个上海文化界的左翼名人都陷入了惶恐中。
作为鲁迅的妻子,许广平对于上海文化人的情况一清二楚,如若她经不住严刑拷打透露了相关,势必将引来一场史无前例的腥风血雨。
监狱中,日本人和汉奸先用欺、吓、哄、诈、骗、脱衣等凌辱手段,试图从许广平身上打开缺口。但这位20年代曾叱咤风云的学生运动领袖,丝毫不为所动。
日本人和汉奸见撬不开许广平的嘴,便决定给她点“真颜色”瞧瞧。
他们改用打骂、罚饿、拷打以至电刑等酷刑,各种折磨许广平。许广平很快就被敌人折腾得死去活来,但面对敌人的淫威,她横眉冷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许广平以惊人的毅力和斗志与敌人周旋,面对极端的酷刑,她始终咬紧牙关,不肯屈服。她的如鲁迅般的“硬骨头”,折射出:她与鲁迅之间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默契与伟大!
通过许广平将上海进步文人“一网打尽”的计划,最终泡了汤。
由于始终找不到任何真凭实据,敌人只得在关押折磨了许广平76天后将她释放了。
一个弱女子,能扛住日本人的严刑拷打,这不得不让人钦佩!鲁迅若在世,一定将为她自豪。
许广平能扛过这场浩劫,与她一贯信奉的“身体可以死去,灵魂却要健康地活着”、“牺牲自己,保全别人;牺牲个人,保全团体”的神圣信条,绝分不开。
因为许广平的不肯屈服,上海的进步文人没有一个因她被捕受到牵连。“食她之赐”安全隐藏4年之久的郑振铎称颂她为“中华儿女们最圣洁的典型”。许广平历劫后,又开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鲁迅作品的出版整理,此外,她还秘密参加革命事业。
抗战期间,她参加的战斗团体,公开或秘密的,上层或基层的,几乎包罗了政治、文化、群众、妇女各个领域,诸如“抗日救国后援会”、“复社”、“读书会”、“聚餐会”、“地下国民会议”等等。在鲁迅死后,作为鲁迅学生和事实妻子的许广平,用她的方式追随鲁迅的脚步,继续鲁迅未完的革命事业。无数次,她不顾个人安慰深入险境,无数次,她同鲁迅一样充当了民族的脊梁。
相比许广平,抗战期间鲁迅原配妻子朱安,也面临各种困境。
1943年,鲁迅母亲鲁瑞过世后,因鲁迅弟弟周作人曾与鲁迅失和,于是,他毅然决然地中断了对大嫂的经济补助。也就从这一年开始,朱安的生活跌入了谷底。
最初,朱安还能吃上稀粥和咸菜,但随着时间的拉长,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又无一技之长的朱安:面临着生存的严峻考验。
由于长期的饥饿,朱安瘦得皮包骨,身体也越发虚弱了。她每日守在老宅里,经常一个人默默垂泪到天明。
最艰难的时刻,有人找到朱安,提出可以给她经济援助,前提是:她能将鲁迅留下来的藏书交出。
这个消息很快在被各种渲染后,传到了许广平的耳边。许广平听到的消息是:鲁迅原配朱安欲变卖鲁迅生前藏书。得知情况后的许广平,当即在上海登报反对。
不久后,许广平联络了鲁迅的两个学生,请他们上门了解朱安的情况并阻止她卖书。
正忍受饥饿的朱安看到鲁迅学生后,心情一下子激动了起来,她眼含热泪地对他们说:
“你们总是说要好好保存鲁迅的遗物,可我也算先生的遗物,谁来保存我呢?”学生将情况报告许广平后,许广平立马给朱安去了一封信。在这封信里,许广平丝毫没有责备朱安,而是在信里充满理解和关怀地说:
“(此消息)如果确实,一定是因为你生活困难,不得已才如此做”。在一番委婉劝说后,许广平向朱安承诺说:
“我愿意吃苦些”,也乐意“尽最大的努力照料你。”朱安接到来信后百感交集,她在请人写的回信里说道:
“宁自苦,不愿苟取”同时,她还将自己的想法告知许广平,表示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接受外界的捐助,穷也要穷得有骨气。实际上,朱安也是如此做的。即便最困难的时候,朱安也从未变卖过鲁迅的任何藏书。鲁迅的所有衣物,她全视如生命般珍视。这个大字不识的小脚封建女子的气节,着实令人感动。
联络上朱安后,得知朱安困境的许广平请求津、京两地的朋友,先行为自己垫付朱安的生活费。自此,朱安的生存问题,才得到妥善解决。
1947年,69岁的朱安孤独地离开了人世,死前,她曾向许广平表示想葬在鲁迅墓旁。但许广平拒绝了朱安的这个请求,最终,许广平将朱安葬在了鲁迅母亲的墓旁。
许广平的这次拒绝看似有冷酷,实是不得已之举。作为鲁迅唯一的事实伴侣,她深知鲁迅一生都在努力冲破与朱安的包办婚姻。倘若死后,还让朱安与鲁迅同穴,即便许广平同意,鲁迅也未必会肯。
朱安去世后,许广平一直竭尽全力,为鲁迅著作的整理、集辑出版和对鲁迅手迹、书信、藏书、遗物的搜罗、保存,耗尽心血。《鲁迅全集》、《三十年集》等得以先后问世,都是许广平呕心沥血的结果。
1968年3月3日,朱安去世21年、鲁迅去世32年后,许广平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享年70岁。
许广平过世前,曾对身边人说:
“不要将我葬于先生(鲁迅)墓旁,火化后的骨灰也无需保留。”许广平此举,自与她与鲁迅一直没有名分有关。另一方面,她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多少是基于朱安考虑。
最终,后人采取折中的办法,将许广平的部分骨灰撒到鲁迅墓旁,这样既尊重了逝者的心愿,亦可借此告慰鲁迅先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