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家持牌消金公司(15家持牌消金营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北京报道 年报季接近尾声,已有1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2021年业绩。

招联消费金融一骑绝尘,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继续位居榜首。兴业消费金融在总资产、净利润两项指标上排名第二,而马上消费金融营业收入排名第二,两者之间的角逐十分激烈。阳光消费金融以276.92%的成绩一举成为扩张速度最快的公司;湖北消金净利润同比增长470.81%,增速排名第一。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消费金融公司在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方面均表现为增长,尤其是净利润指标高歌猛进,一扫2020年的低迷士气。2021年,在9家有净利润同比数据的消费金融公司中,4家增速超过100%,5家增速在50%以上。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分析,从已披露的消费金融公司财报看,有几个特点:一是资产规模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显示出消费金融公司在2021年疫情缓解后,继续实现规模的稳步扩张。规模增长是营收和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二是主要公司营收增速稍慢于资产规模的增速,原因可能是行业规范背景下产品利率的降低。三是净利润的增长速度要高于资产和营收的增速,可能是在成本控制、坏账控制等方面比较有效。四是几家大型公司的业绩稳定,增速居于中等,小型公司则有所分化,部分实现了超高速增长。

2021年1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被业内人士看作是利好消息。通过得分和评级,消费金融机构能够更明了监管导向以及自身不足,有利于自身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合法合规、更加稳健,优质的消费金融公司在开展业务和融资方面更具优势。与此同时,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消费金融渗透率持续上升,消费金融公司面临较好的外部环境,业绩逐渐回暖。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2021年消费金融机构普遍表现出色,一方面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回暖,带动了消费需求的释放以及消费金融业务的复苏;另一方面,近年来消费金融机构所处的监管环境已趋于稳定,一些机构在经历去年的战略调整后已逐步适应当下环境,重心已放在自身特色业务模式的打造方面。

4家总资产超500亿元,兴业消金微弱优势坐上第二把交椅

根据银保监会披露信息,目前共有30家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在12家公布了2021年总资产数据的消费金融公司中,10家消金公司总资产在百亿级别以上。其中,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达1496.98亿,是唯一一家总资产上千万的公司,稳坐第一名。

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以617.90亿、610.91亿的资产规模紧随其后,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名。招联消费金融的表现可谓是一骑绝尘,总资产规模分别是第二名的2.42倍、第三名的2.45倍。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间的角逐十分激烈,兴业消费金融仅以7亿左右的微弱优势超过了马上消费金融。

23家持牌消金公司(15家持牌消金营收)(1)

(左侧为总资产排名,右侧为同比排名)

2021年,兴业消费金融总资产同比增长38.67%,在11家有总资产同比数据的消费金融公司中排名第四;而马上消费金融业务扩展速度相对缓慢,以16.4%的数据位居末位。中银消费金融总资产为543.26亿元,与三甲是仅有的4家总资产超过500亿的消费金融公司。

整体上,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增速保持在30%左右。而阳光消费金融以276.92%的成绩一举成为总资产扩张速度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

资料显示,阳光消费金融成立于2020年8月,注册资本10亿元,第一大股东光大银行持股比例60%,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王道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20%的股份。2020年,阳光消费金融总资产仅有31.50亿,经过一年的发展已达到118.73亿元,甚至超过了一些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

总资产的变化反映出消费金融公司的整体扩张情况。苏筱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行业整体来看,一些成立时间不久、规模较小的消费金融公司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正在加速扩大业务规模,而以马上为代表的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已经步入高质量、稳健发展阶段,是头尾部机构的发展变化是行业迈入成熟阶段的一种普遍现象。”

13家消金公司营收均为增长,招联消金位居第一

在10家披露营业收入指标的消费金融公司中,招联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营业收入超过百亿,还有3家消费金融公司营业收入不足10亿,分别是湖北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有趣的是,排名第一与最后一名的营收成绩相差接近30倍。

虽然营业收入指标排名与总资产排名的三甲公司一致,招联消费金融蝉联两项第一,于2020年情况相同,但是第二名和第三名有所变化,马上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仍然在兴业消费金融之上,超出后者约20亿元,相当于一个海尔消费金融的营业收入体量。

类似的情况也存于中邮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之间,2021年对应的营业收入分别是56.86亿元、53.46亿元;总资产分别是444.22亿元、543.26亿元。中邮消费金融营业收入排名先于中银消费金融,在总资产上却落后于后者,但数据上十分接近。苏筱芮认为,影响消费金融公司营业收入的因素比较多样,包括公司的业务规模、业务范围、商业模式等等,资产只是其中一方面。

23家持牌消金公司(15家持牌消金营收)(2)

(左侧为营业收入排名,右侧为同比排名)

于百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有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的营收增长大于资产规模的增长,这背后可能有几方面原因,资产结构的优化调整,全年总资产分布不均衡,或者实现了其他收入来源等。在消金行业不断规范,利率降低以及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带来的行业优胜劣汰加剧,而技术能力、融资能力、用户和合作资源更多的公司,在行业优胜劣汰过程中将有所受益。”

不同于2020年有增有降,目前披露2021年营业收入数据的消费金融公司均表现为同比增长,只不过是同比增幅大小有所差异。数据显示,2021年海尔消费金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66%,增速最快;中原消费金融紧随其后,增速为70.46%;第三名湖北消费金融增速58.4%,与前两者相差较大。

营业收入排在末尾的盛银消费金融和晋商消费金融,在增速也同样是排在最后两位。2021年,盛银消费金融和晋商消费金融的营业收入分别是7.1亿元、5.5亿元,是3家不足10亿元营业收入之二;同比增速分别是2.9%、0.70%,是唯二的营业同比收入低于10%的消费金融公司。

2021年净利润高歌猛进,湖北消金增速最快达470.81%

净利润是判断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除中原消费金融外,其他14家消费金融公司都披露了2021年净利润指标数据,且均表现为盈利。其中,阳光消费金融于2020年8月开业,在经历了2020年0.96亿元的亏损后,2021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08亿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营业收入增长的放缓,也对利润形成影响。影响利润的因素更多元,包括营业收入,资金成本,获客成本,运营成本,拨备计提等。对于新开业的公司来说,业务还未形成规模,前期还需要在产品、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大量资金,有可能会出现净利润不理想的情况。

相比于2020年,2021年净利润排名变化并不大。前三名仍然是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其中,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的净利润数据分别是30.63亿、22.30亿、13.82亿。

23家持牌消金公司(15家持牌消金营收)(3)

左侧为净利润排名,右侧为同比排名)

值得一提的是,中邮消费金融净利润为12.29亿,而目前在披露净利润数据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净利润超过10亿只有4家。2021年,中邮消费金融净利润排在第四名,较2020年位次上升了一位,超越了中银消费金融。然而,不仅仅是中邮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净利润也高于中银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排名从去年的第四名,下滑了两个位次到第六名。

实际上,这并非中银消费金融不努力,而是中邮消费金融更努力。数据显示,2021年中银消费金融净利润为8.44亿元,同比增长85.49%;哈银消费金融净利润为9.6亿元;中邮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增长205.70%。虽然中银消费金融增速不低,但相比于中邮消费金融增速还是略逊一筹。

整体来看,2021年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一扫此前的低迷士气,不仅均表现为盈利,且增速非常迅猛,而2020年之时增降还是对半开。2021年,在9家有净利润同比数据的消费金融公司中,4家增速超过100%,5家增速在50%以上。其中,湖北消金虽然净利润只有0.93亿,位居倒数第四,但是以470.81%的增速,成为净利润增速最快的消费金融公司。

紧随其后的盛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33.33%、201.70%、107.44%。另外,马上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4.10%、85.49%、83.60%、65.14%、55.28%。

苏筱芮分析,一季度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继续呈现出向好态势,但二季度的疫情因素或为行业增添了来自外部的一些不确定性。预计头部机构仍将延续“强者愈强”的特征,未来三方面决定了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在行业中的地位,其中科技实力及科技创新能力将是继续占据消金机构发展C位的关键要素:第一是技术,新技术将继续推动消费金融流程优化,助力提升业务效率;第二是场景,预计持牌消金机构将加大寻求场景拓展与金融生态圈的构造;第三是模式,伴随着线上获客成本的日益攀升以及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不断完善,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正加大线下布局,线上线下有机联动的模式将成为消金机构的核心竞争能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