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山东枣树种植(河北武邑三万余株古枣树焕发新生机)
武邑县龙店镇朱家庄村古枣园内挂满枝头的大枣。 张保卫 摄
中新网衡水8月24日电 (崔志平 张保卫 孙艳雪)8月24日,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龙店镇朱家庄村的古枣园里,一棵棵虬曲苍劲的百年枣树郁郁葱葱,一串串或红或绿的大枣挂满枝头,甚是喜人。
武邑县龙店镇的枣树栽种已有上千年历史,现存较大的两个枣园有500多亩,主要分布在龙店镇朱家庄村和韩村周边,因枣树耐旱且生命力顽强,又被称为“铁杆庄稼”。
武邑县龙店镇朱家庄村古枣园内挂满枝头的大枣。 张保卫 摄
“朱家庄村现存枣树300多亩8700多株,其中百年以上树龄的枣树就有2000多株,经过近几年的老旧树种改良,成立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使这些老枣树又焕发出了新生机。”武邑县一红枣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朱敬飞说。
朱家庄村枣树种植户朱建府说,“我家种了80多棵枣树,都是老辈子传下来的,合作社把我这些枣树流转过去统一管理,每年流转费就能收入10000多元。”
工人们正在打枣。 张保卫 摄
当日,来自沧州的大枣收购商柳学永正在忙着收购新大枣。他说,每年都来这里收购青枣,这里的大枣皮薄、肉厚、果糖含量高。前些年由于是家家户户自己管理,收上来的大枣品质不一,现在与当地合作社合作,实行订单收购,大枣品质有了保障。
工人们在将收获的大枣装袋。 张保卫 摄
据武邑县农业农村局果树站站长骆文忠介绍,近年来,由于枣林产权分散在各户之中,疏于管理维护,产量不高,造成了资源浪费。为使这些古枣树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机,武邑县通过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合作,通过嫁接改良老旧树种,并在较大规模枣园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使武邑大枣产业焕发出了新活力,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工人们在将装好袋的大枣装车。 张保卫 摄
目前,武邑县现存50年以上树龄的枣树30000余株,经过树种改良和加强管理,每年产生经济效益逾1000万元。(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