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的老家河南哪地方的(朱婷老家的时代光影)

​如果说,4年前,朱婷首次获得女排世界杯MVP称号时,还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的话,那么现在,朱婷毫无疑问是世界女排第一人,没有之一。

朱婷的老家河南哪地方的(朱婷老家的时代光影)(1)

这位还不到25岁的农家姑娘,成了各大赛事的MVP收割机。朱婷用实力证明,她是当今世界女排的绝对王者。

1

成名后的朱婷,还有一点令人敬佩,那就是,场上高调,场下低调。

除了排球之外,她几乎没有其他新闻。即使是走进大众视野的朱婷老家,也更多的是连带效应,而不是朱婷主动为之。

最近,人民日报转发的一篇《呦呦朱婷:难忘老爸开着三轮驮来馒头和咸菜》,读来令无数人潸然泪下。

这篇文章了来源于知名杂志《知音》,文本很有故事性。虽然,文中很多直接引语读来让人感觉突兀,比如文中写道,朱婷的父亲说,“孩子,你12岁离家,这些年待在爸爸妈妈身边的时间太少了。我总想给你点父爱,可没有机会。”

我相信朱婷的父亲说过类似意思的话,但是这么书面的表达,如果用周口方言说出来,显得很别扭,不够自然。

不过,结合此前关于朱婷诸多事迹的报道,这篇文章的骨架大抵是真实的。

朱婷的老家,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乡朱大楼村。因为多种原因,周口算是河南比较出名的一个地级市。而朱婷,毫无疑问也为家乡增添了很多光彩。

郸城位于河南、安徽两省交界,通常这种边缘地带都比较落后。直到今年5月份,郸城才刚刚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也正是因为地处边缘,历史上的郸城,曾经几易归属。郸城从1965年开始隶属于周口专区,2000年设立周口市后,便一直属周口至今。

郸城是一座拥有140余万人口的大县(截至2013年底),单以人口数量论,可以轻松排进全国前30。不过,有意思的是,郸城县常住人口只有95万人。

也就是说,50万郸城人常年在外,占该县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只有到过年,小城才会突然热闹起来,这是当下很多中部省份,乃至全国诸多县城的写照。

比如,我们此前写过的安徽灵璧县、江苏沭阳县,都是类似的百万人口大县,也是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大县。

这些流动在祖国大地的异乡人,正月初出发,腊月底回家,他们把一年交给沿海的大城市,把春节留给家乡。

他们是一群候鸟,数量可能有好几个亿。

世界冠军朱婷,也是这群候鸟中的一只。

朱婷的老家河南哪地方的(朱婷老家的时代光影)(2)

2贫困县的教育,一般比较落后,但是在中国,却有另外一种现象:个别贫困地区却总有一股奋发图强的高考精神,年年数据惊人。比如河北衡水、湖北黄冈。

周口的郸城县,同样是一个以高考成绩闻名的地方。

2019高考,郸城一高的考生,清华北大共录取56人。该校一本上线1333人,占总人数的64%,二本上线2548,占总人数的78%,三本上线2865人,占总人数的97%。

这样的数据,放到全国都可以名列前茅,要知道,清华北大在河南的招生,分别不过一两百人。

当高考成了最主要、最重要的那条路,荆棘反而成了捷径。“拼一把,敢把大城名校拉下马”,这是很多小县城和乡村学子的写照。

朱婷是幸运的,她有一位身高1.86米的爸爸,和一位身高1.79米的妈妈,共同赐予了她1米98的身高。正是有了这个天赋,她才有了后来的一切,和小时候的玩伴们区分开来。

她可以选择高考之外的另一条途径去拼命,这是其他人难以复制的地方。

朱婷也是不幸的,她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有四个姐妹。差一点,她就没能读完初中,差一点,她就没能被体育老师发现,差一点,她就没能接触到排球。

我说“差一点”,并不是危险耸听,去看看朱婷的成长故事,就知道她才是真的“太难了”。

小时候的朱婷,因为吃不饱瘦如竹竿,营养跟不上,导致力量也跟不上。到了国家队,还曾发生过郎平自费为其在美国购买蛋白粉的故事,以及爸爸用玉米换来四罐蛋白粉、妈妈攒200个鸡蛋为其补充营养的故事。

电影《暖春》里,孤儿小花上大学时,也曾出现过全村父老乡亲一瓢一碗捐米面的场景。

生活胜似艺术。为了供朱婷读体校,朱家四处举债,同样不富裕的亲戚们,只能500元、1000元地凑。这场景,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宿迁后生刘强东。

可以说,在种种艰辛下,稍不留神,朱婷就可能泯然众人。

朱婷及其家人如果稍微做了一个其他选择,中国就会失去一个现象级的排球巨星,世界排球史上也将失去一位伟大的运动员。

比如朱婷的姐姐,就是一个反例。近1米9的身高,并未获得任何机遇,连“试一试”都没有。以至后来,朱父感慨,当时能把大女儿也送进体校就好了。

这并不是说,朱婷的姐姐如果上了体校,也一定会成为排球巨星,而是太多类似的孩子,失去了太多的可能。

朱婷的老家河南哪地方的(朱婷老家的时代光影)(3)

3

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那是朱家一生的难忘的日子。

小小的院子里,围了200多人一起看直播,有亲友、有邻居、有记者、有当地的领导……

那一天,女排夺冠,小院沸腾。

这样的场景,曾经发生在很多奥运冠军的老家。他们有的人,从事的项目不如排球,唯有在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上,才能迸发出短暂光芒,迎来鲜花怒放。他们的背后,同样有很多辛酸故事。

那个夏天,朱婷再次拿下MVP,走向了人生巅峰。

在夺冠第二天,某电视企业就给朱婷家送了一全套新家电。有家房地产商,瞅准商机,更是直接送了朱婷一套340平的别墅。

同样是在夺冠后第二天,时任河南省妇联主席郜秀菊拜访朱家,授予朱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授予朱婷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曾几何时,朱家是超生重点家庭。五个女儿的家庭构造,也曾被指指点点。

夺冠第三天,时任周口市长刘继标在市政府秘书长张继林、市体育局以及郸城县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前去看望朱婷家人。

郸城县委书记还曾亲自送去牌匾,上书“无坚不摧”四个大字,外加2万元奖金。

朱家的门槛被当地官员和媒体记者踢破,以至于,朱婷的父亲对记者无奈道,“得县里文化局批准,你才能采访我”。

事实上,早在2015年,中国女排拿下世界杯冠军,朱婷拿下MVP时,回到老家,就收到时任周口市委书记徐光(我们此前写过《河南再擒虎,鹤壁周口到省府》)、市长刘继标的接见。

朱婷的老家河南哪地方的(朱婷老家的时代光影)(4)

4

不仅仅是朱家。

朱婷早年就读的周口市体校,也一举成名。2013年只能招到50多名学生,到了2015年因为“朱婷效应”,已经有学员500多人。更有趣的是,该校排球队一半的学员,都来自郸城县。

此外,朱大楼村还多了一条水泥路。村民介绍说,“这是上面因为朱婷修的路”。

……

超级巨星朱婷,一个人带动一所学校,带动一座城,带动千万人。

如今,朱婷父母搬进了县城宽大的房子里。连父亲的那辆农用三轮车,也被周口市相关部门收藏。

当我们把朱婷的老家揭给世人看,不仅仅是从一个励志人物或者一个逆袭家庭中获得感动,而是要学会关照更多。

比如,该怎样让朱婷的姐妹们,这些同样拥有先天条件的人,不被生活的尘垢埋没?该怎么让那些没有天赋的无数普通家庭的孩子们,获得上升的机会?

当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朱婷及其家人身上时,我觉得这样的目光不如发散一些,扩大到郸城,扩大到周口,扩大到河南,扩大到整个中国底层。

让朱婷成为朱婷,让我们对得起每一个孩子的天分,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充分发展的环境,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梦。

朱婷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一句话,“我其实特别想感谢2013年之前的自己,在没有人说我出众之前,也一直在坚持和努力。”

是的,朱婷的伟大源于她自身的努力。

我始终觉得,运动员取得成绩后,首先就是要感谢自己,球要自己打、路要自己跑,其他的一切都是助攻,然后就是最直接支持和支援你的父母和家人。

来源:非政治、周口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