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产业链(念好乡村振兴产业经)
“俗话说,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可我们村养殖的蚂蚱不仅蹦得欢,还蹦出了一条产业致富路。”5月19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张里乡陈后楼村的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蚂蚱养殖基地,淮滨县检察院干警、该村第一书记符淼侃侃而谈。
陈后楼村距县城40公里,位置偏僻,全村人均耕地仅1.4亩,而且土质瘠薄。村里没有像样的支柱产业,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农业生产附加值小,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低。
“只有牵住产业这个‘牛鼻子’,乡亲们的收入才能稳步增长,乡村才能振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符淼毛遂自荐担任陈后楼村第一书记,请来专家把脉问诊,探寻陈后楼村发展振兴的新路子,最终决定依托本村自然生态优势,选定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的蚂蚱养殖产业。
“养蚂蚱?开玩笑,还嫌咱村地头上的蚂蚱不够多吗?”听说村里准备发展蚂蚱产业,村民顿时炸开了锅。“说千道万,不如做成样子给人看。”符淼耐心地动员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头养殖蚂蚱,并积极争取地方政策支持。
不到一年时间,鳞次栉比的蚂蚱养殖大棚一字排开,拇指粗的蚂蚱长势喜人。“一亩地一年正常可收入6万余元。”该基地的负责人陈坤高兴得合不拢嘴。不少村民也纷纷前来学习技术,搞起了蚂蚱养殖。符淼带着村民又先后发展了丹参、雪松、艾草种植,引进了光伏电站等产业,培育出陈后楼村产业增收新的增长点。
第一书记符淼立足乡村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领着、帮着当地村干部共同念好乡村发展“产业经”,谱写出一幅幅拔穷根、斗贫困、助力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一片片涌动生机的田野、一个个秀美整洁的村庄、一户户日子红火的农民家庭,都化为跃动的音符,奏响着乡村振兴的动人旋律。(朱丝语 夏训巍/文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