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主观能动性的孩子(拥有主观能动性的孩子)
文/霓裳
不少家长抱怨孩子无法自觉、主动学习。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孩子缺乏主动为自己安排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观能动性。
这个主观能动性,是孩子主动意识到“我要做什么”,而不是因为外界督促或因为某种恐惧和担心而不得不去做。
一个人只有拥有了主观能动性,才会拥有创造力。他不是因为别人说了才去做,而是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发出的“想要做”的信号。如果只是按照别人的要求,就不会有创造性。只有从自己内在发出的动能,才是创造性的来源。
因此,创造性和自主性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自主性呢?首先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要带着要求。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先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有条件的爱。
01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
简单地说,无条件的爱,就是爱孩子的“如其所是”;有条件的爱是,爱孩子的“如我所愿”。
很多家长在孩子表现听话、主动学习,考试得满分时,对孩子表现出温暖的爱意,而当孩子不听话,不写作业,犯了错、表现不够好或学习成绩不好时,就会很生气,对孩子摆脸色,甚至挖苦、打骂孩子或把孩子推出门外。
这样的爱,就是有条件的爱:爱孩子的“如我所愿”。
有条件的爱,相当于告诉孩子,你只有表现好了,只有变得优秀才有资格被爱,否则,你是不值得被爱的,甚至会被人惩罚和抛弃。
不少孩子在有条件的爱之下,对别人的眼光和评价特别在意,他们缺乏来自内心的自信。当自己的表现不如人的时候,内心十分紧张和害怕,长大后,拼命努力追求大家眼中的成功和优秀。
有些家长看到这里就会说:“这不是很好吗?”——这就是我们家长的期待达成了:孩子“如我所愿”了。
但是,孩子是否如自己所愿了呢?家长并不关心。
这些孩子长大后,即便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已经是非常成功和优秀了,他们依然对自己不满意,总是无法停下来去享受人生。
他们也很难拥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因为他们做这些并非自己的内在主动需求,只是出于内心深处的恐惧:
由于小时候不被允许有错,不被允许不如人,不被允许让父母不满意。所以,长大后的他们也非常害怕自己有错,害怕自己不如别人,害怕自己不能 让周围的人满意。
这样的他们很难做自己,而常常都在为别人的肯定而活。
而那些无论自己表现得好或不好,都能获得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的孩子,就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与担心。他们拥有做自己的底气,不需要努力去让谁满意,就可以集中精力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也更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成功。
这就是为什么父母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有条件的爱。
有些家长担心,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会惯坏孩子。其实,真正能惯坏孩子的,是溺爱,不是无条件的爱。
02
什么是溺爱?
简单地说,溺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是出于父母自己内心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成长需求。
比如,孩子三岁了,父母还帮他喂饭,穿衣服,洗脸等,这就是溺爱。这些事情孩子自己能做,而且孩子需要自己做,才能更加独立自信地成长。而父母出于担心孩子达不到自己要孩子吃的东西和食量,或怕孩子动作太慢耽误时间等,就代替孩子做了。
这只是在满足父母自己的需求,让父母感觉到孩子需要自己,却剥夺了孩子通过自己努力来学会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
溺爱孩子的父母潜意识里并不希望孩子长大,这样,孩子就只能依赖他们,离不开他们。
当孩子得到父母这种过度的帮助和保护,也许当时他会开心,但他同时也会有这样一些感受产生:大人很强大,而我很弱小;有了问题,自动会有人帮我解决;我很有愤怒,因为我的探索之路被打断了。
孩子的自主性就是这样被溺爱摧毁的。
溺爱有两种:包办型的溺爱和纵容型的溺爱。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不动手就可以得到一切,他们不鼓励甚至不喜欢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孩子只会依赖和退缩。
纵容型溺爱的父母,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多么不合理的要求,他们都会拿出全部力气去满足。这样,孩子只会索取却不懂珍惜和感恩。
03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指出:包办型溺爱让子女为父母而活。
18岁之前,我们有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弄清楚我是谁。2~4岁是孩子寻找自我的第一个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如果父母鼓励孩子自我探索,他就会形成他自己的感觉与喜好,自己的能力与思想,而这一切最终融合到一起让他知道“我是谁”。
一个人只有通过自主的探索,才能形成自己的自我,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最适合的位置,并因此形成强烈的责任心,因为这一切是他自己选择的。
但是,如果碰上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他们就会剥夺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按照他们的意图来塑造孩子,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意志。无论他们的安排多么完美,他们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感觉:我好像不是在为自己而活。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尽管有很多父母“完美”地安排好了一切,为孩子但这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孩子内心想反抗,但是,又觉得父母那么爱自己,为自己牺牲了很多,我怎么能够反抗他们呢?
于是,孩子的人生就被父母的要求和期望绑架了,再也无法做自己。
所以,包办型溺爱并不是无条件的爱,而是一种隐形的有条件之爱。中国式的包办型父母,在他们对孩子的高度溺爱下,一般都伴随着一个高要求:好成绩。父母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但孩子要回报一个好的学习成绩。
比如,少年天才魏永康的妈妈在为他包办了一切的同时,希望他能像她心目中的所期待的那样,成为一名科学家。当魏永康从中科院退学后,她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04
包办型溺爱,以爱的名义摧毁孩子的感受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不仅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对孩子的真实感受也常常视而不见。所以,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却以为那就是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
最常见的就是: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我冷,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我饿,有一种喜欢叫妈妈觉得我喜欢。
他们否定孩子的感觉,觉得自己才是最知道孩子要什么的那个人。这会导致孩子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无法从自己的身上来探索和认识自己,只能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最终的结果是,孩子迷失了自己。
一个人做自己的前提,是能够相信自己的感受,感受才是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东西,确认和相信自己的感受,才有存在感和创造性。
因此,无条件的爱与溺爱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尊重孩子的感受。
0~2岁期间,孩子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注和保护,才会有安全感。但到了2~4岁,孩子需要的是独立和能干的自我效能感,溺爱型的父母依然还像之前那样过度照顾和保护,完全看不见或不尊重孩子的感受。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就会尊重孩子的感受需求,培养孩子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
如果溺爱型父母一直以那种不变的模式去爱孩子直到他们成人,最终就会导致毁灭性的结果。溺爱下长大的孩子要么缺乏自我,要么走向反面,内心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并最终成为别人的噩梦。
05
过度溺爱,让孩子对父母既依赖又怨恨
武志红说,在严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一离开家势必会遇到大问题。在家中,他们习惯了别人替他做事情,他可以颐指气使,但到了家以外,很少有人会愿意接受他的颐指气使,相反,什么事都要他自己去完成。
然而,他童年的经历告诉他,他是弱小的,他做不了什么,要做什么,他必须依靠父母的帮助。
对2~4岁的孩子而言,父母是万能的存在,自己的需要,他们似乎都能够轻松地满足。但是,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父母就很难再满足他们的大多数需要。父母不能替他们学习,不能替他们处理人际关系,也不能替他们解决情感问题……受惯了溺爱的孩子就会惊恐地发现,原来有太多的问题自己不能处理,于是陷入了无法面对的自卑感与挫败感中。
正常长大的孩子会坚信,尽管遭遇到了挫折,他仍可以靠自己实现他的愿望,而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则习惯以为,他可以靠别人实现他的愿望。
在家以外,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于是,一个习惯了溺爱的孩子会无法在学校和社会上靠自己去实现他的愿望,这就不只是受挫感的事,而是他切切实实地无法实现他的目标。
这样的他就只能退缩到家中,一辈子依赖父母来为他搞定一切。当父母也没有能力为他搞定时,他就会因此对父母产生深深的怨恨。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他们挫折商低,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出现严重的逃避行为,例如躲在家中不出门,还动不动就对父母发脾气,甚至拳脚相加。
当然,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无条件之爱,但我们可以尽量做到去无条件地尊重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最适合他的那种爱。
0~2岁期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2~4岁期间,尊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在他面前。
当孩子说“我自己来”的时候,就是在表达他的自主性需求,在相对安全可控的范围内,父母要去支持他的主动行为,这就是在保护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孩子想要自己走,想要自己站起来去拿到某个东西,我们要忍住想要阻止或帮助他的冲动,鼓励他独立完成。尽管有时他会摔跤或受点小伤,从而产生受挫感,但他最后还是依靠自己努力完成了这个过程,这会让他产生一种信念:尽管我受到了挫折,但我还是靠自己实现了目标。
假若一个孩子这样长大,他就会形成高挫折商,等离开家进入学校或进入社会后,一旦遇到挫折,他不会有严重的受挫感,因为他相信自己最终会靠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他,也会更有底气去活出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