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经济活动逐步恢复(3条地缘暗道撕碎斯里兰卡)
一个国家,宣告破产,这听起来,是天方夜谭,但却真切地发生在斯里兰卡。
国家破产、外汇枯竭、通胀爆表、药品危机、粮食紧缺……民众冲向国家机关,总统与总理相继宣布辞职。
动乱的阴影,不可遏制地笼罩住这个国家。斯里兰卡,宛如一只地缘困兽,而在它身后,又是地缘猛虎在东南亚的角力。
这个曾经的印度洋明珠,如今已暗淡无光,但毫无疑问,扼住世界上最繁忙的航运通道,其战略意义,仍标注着它的价值。
换句话说,这是“地缘猛虎”争相饱餐的“唐僧肉”。
正如外媒所感慨的:“斯里兰卡的动荡,已经开始重塑该地区的地缘格局。”
地缘牌局扑朔迷离,笔者不敢妄言谁在背后,但我们或可由斯里兰卡的过去,找出对其施加影响、甚至可以说撕碎斯里兰卡的3条地缘暗道。
第一条暗道是“地缘饲饵”,即农业所需的肥料。
斯里兰卡的旧称是锡兰,蜚声世界的锡兰红茶,即是斯里兰卡的特产。
农业立国,是斯里兰卡的最佳选项,一则地理环境优越,二则工业基础薄弱。
从数据上看,斯里兰卡2200万总人口,超70%直接或间接以农业为生。
但搞农业,斯里兰卡却又缺一样最重要的东西:肥料。
这个农业明珠的光芒,依赖于进口的肥料,而进口肥料,需要外汇。
外汇的经济路径,转而成为地缘角力的路径。
为摆脱对外国的依赖,斯里兰卡曾立法,全面禁止化肥、杀虫剂等外国肥料的使用。从民族主义的角度而言,这一发心,无可厚非,然而,在现实经济层面,这无异于给现代农业刨根。
堵死地缘暗道,也憋死了国家。
此后,大片农田被抛荒,水稻减产50%,有机农业的尝试,成了一场闹剧。
第二条暗道是“地缘外援”,也即民族矛盾背后、看不见的手。
斯里兰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分裂的。这块土地上民族众多,尤以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分庭抗礼。
1815年,英国征服斯里兰卡,勉强让斯里兰卡撕裂的民族,搭伙过日子。
然而,由于英国殖民当局采取“分而治之”原则,有意承认各个种族,在不同时期利用不同种族,从而加深了各民族间的隔阂。
二战结束之后,英国离开印度次大陆,斯里兰卡随即独立,被殖民者弹压住的民族矛盾,一夕爆发。
由于泰米尔人与印度渊源颇深,英国担心泰米尔人执掌斯里兰卡,会与印度合体,因此,扶持僧伽罗人,把控斯里兰卡。
两大主要民族的矛盾,也由此成为一条地缘暗道,不同的地缘力量,通过渗透国家内部,撕扯着本就脆弱的秩序。
第三条暗道则是“地缘献金”,说白了,通过贷款控制斯里兰卡的走向。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对斯里兰卡的贷款,可以定义为投资,但由于特殊的经济环境,这又注定是一笔在经济上肯定亏本、在地缘上未必赚的买卖。
把斯里兰卡视为自家后院的印度,曾先后提供了40亿美元贷款,出手阔绰。
但当我们把视角往上拉,当下斯里兰卡所遇到的危机,何尝不正是外部力量,通过地缘暗道对国家的撕裂?受制于外部,又如何坚实地整合内部?
斯里兰卡的悲剧,某种程度上,也在预示韩国、日本等国的悲剧。
尽管我们从内心深处认为:任何真正关心斯里兰卡的国家,都不该藏着私心给局势火上浇油,而应切实伸出援手帮助斯里兰卡克服危机;
但在现实地缘政治中,恐怕不会那么理想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