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七回关于林冲的人物评价(水浒人物漫谈卢明专栏)

水浒传第七回关于林冲的人物评价(水浒人物漫谈卢明专栏)(1)

文/卢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林冲是水浒好汉里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级别不一定太高,毕竟是最高军事机关的工作人员。他出场很早,一直坚持到故事的最后,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

这里解释一下,所谓八十万禁军教头,并不意味着他管八十万禁军,而是说,禁军有八十万,他在禁军中是个教头。禁军中的教头多了,并非只他一个。

林冲一出场,就带有悲剧色彩。他陪娘子去东岳庙烧香,随便去间壁鲁智深住处切磋武艺,没想到,那边庙里,自己的娘子却被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调戏。

这岳庙,并非是纪念岳飞的庙,而是东岳庙。岳飞是南宋名将,为他立庙是南宋以后的事情。那么,祭祠泰山的岳庙怎么又出现在东京汴梁呢?这是因为,历代皇帝都尊奉五岳之神,而泰山居五岳之首,所以,对泰山神的祭祠特别重视,这也影响到民间的信奉。远离泰安的人,为了方便祭祠,就在本地建起东岳庙。所以,各地都有东岳庙。林娘子去的这个岳庙,自然不是泰安的岳庙,而是东京的岳庙。我们说这个岳庙就是东岳庙,还有一个证据,就是王进说去此庙烧香时,提到敬刘李王。“刘李王”,不是三个姓,而是两个神,在东岳庙里,一个是刘郡王,一个是李郡王,虽然他们都是东岳神的下级,但县官不如现管,人们常常把香烧给刘、李二位郡王。

《水浒》写这庙在酸枣门外。北宋东京有两座酸枣门,一个是内城的北门,叫旧酸枣门,一个是外城的北门,叫新酸枣门,这两座城门的名称都是民间的俗称。《水浒》所写岳庙,不清楚在哪个酸枣门外。我们只要知道《水浒》里写的是酸枣门外就可以了,况且,几次写到这地方都对茬。比如,写鲁智深初到大相国寺,寺里研究让他做什么的时候,有人就提出,酸枣门外的菜园子,可以让他去管。王进逃向延安府,为了躲开殿帅府派出的两个听侯支使的牌军,也提到让其先到酸枣门外的岳庙里做好准备。林冲陪娘子到岳庙上香,更是明确指出鲁智深的菜园子与岳庙隔壁。

林娘子被高衙内调戏,走不脱,使女锦儿没办法,急着找到鲁智深处。林冲急忙别过鲁智深,来到庙里,揪住调戏他娘子的人正要打,却发现这人竟是高衙内。林冲考虑到自己是高太尉的属下,怕得罪了高俅,就把这事给压下了。现代文学名家张恨水说林冲不如王进,王进一条好汉,合得来就跟着干,合不来远走高飞,决不在权贵面前弯腰,而林冲却做不到这样。不过,我们知道,林冲有林冲的性格,他能忍,他舍不得那份不错的工作,舍不得那个温馨的小家庭,他想以自己的隐忍保全与妻子共有的生活。可是,他的这些想法,最后也破灭了。

高衙内一心想得到林娘子,茶饭不思,这个时候,小人就有了献媚的机会。浮浪子弟富安主动出坏主意。富安先是让陆虞侯假装请客,把林冲领到樊楼,然后,骗林娘子说林冲在陆虞侯家吃酒犯病一气上不来,情况很危紧,使林娘子赶快到陆虞侯家,早已等在这里的高衙内非礼了林娘子。此事被使女锦儿发觉,找到樊楼来告诉林冲,林冲火速赶到陆虞侯家解救了娘子。高衙内一看林冲来了,吓得跳窗逃走。林冲忙问林娘子:“没被他奸污吧?”林娘子说:“没有”。林冲非常气愤,感觉这个和自己从小要好的陆谦,真是难以饶恕,就砸了他家里的一些东西,带着刀子去樊楼找陆谦。陆谦早已逃之夭夭了,哪里还找得到!林冲没办法,只得悻悻地回到家里。

水浒传第七回关于林冲的人物评价(水浒人物漫谈卢明专栏)(2)

这里介绍一下樊楼。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记载了宋徵宗时期东京的城池、街道、河流、建筑、风土人情等,明确写到处于大内东南角不远处的白矾楼很出名,而没有写到樊楼。白矾楼,简称矾楼。矾字的繁写,上面一个姓樊的“樊”,下面一个石头的“石”。想来,这樊楼就是白矾楼,古书刻印的时候,把矾字下部的石字旁略去了。这矾楼,很气派,在东京很有名气。

林冲回家后,开始几天,很烦闷,到处找陆谦报复。鲁智深为了给林冲解闷,天天来陪他找地方吃酒,林冲报复的心也就淡了。

林冲是消气了,可高衙内不算完。富安又来使坏了,他和陆谦给高衙内出了个更坏的主意,给高俅说,要想遂了高衙内的意,就得想办法把林冲害死。于是,一个罪恶的阴谋就在高俅之流的操作下推出。他们先是派一个人,假装急着要钱,拿一把宝刀故意在林冲面前叫卖。林冲喜欢,贪便宜买了那把宝刀,自然是中了圈套。第二天,两个承局来告诉林冲,高太尉听说林冲买了把宝刀,要林冲去府里比试比试,待林冲走到高太尉办公的白虎节堂里,两个承局抽身而走,高太尉污说林冲带刀闯入白虎节堂,意欲谋杀太尉,着落开封滕府尹治林冲的罪。

好在滕府尹手下有个公正善良的孔目孙定,他一眼就看出林冲冤枉,说服府尹为林冲开脱。他知道高俅权倾朝野,高安排的案子,再冤你判无罪也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打擦边球,找从轻发落的理由。最后只以林冲不合带刀闯入太尉府的罪名,将林冲脊杖二十,发配沧州。

押解林冲的差拨有两个,一个叫董超,一个叫薛霸。他们将林冲押出来的时候,林冲的岳父及亲朋邻居都来为他送行。林冲的岳父张教头,给两个公人每人五两银子,算是打点。林冲对岳父说,自己命运不好,恶了高太尉,发配后放心不下,怕连累娘子,愿写一封休书,任从娘子改嫁,绝不反悔。岳父劝他不要担心,自己可以接女儿和使女锦儿回家,能够养活他们,绝不让高衙内得逞。林冲还是执意要写,说是为林娘子好。岳父扭不过他,只好说,你写你的,我不让女儿改嫁也就是了,专等你回来团聚。在这种情况下,林冲写下了一纸休书。林娘子看到休书,悲痛欲绝,发誓活是林冲的人,死是林冲的鬼。

董超薛霸把林冲暂押一处,回家送张教头给的银子,回来的时候,陆谦已经在巷口等着,把他们叫到一个酒店,每人给他们五两银子,说明高太尉的意思,要在路上结果了林冲的性命。董超薛霸都够坏的,薛霸更坏。董超开始还犹豫,薛霸却说,高太尉分咐的事哪能不做,硬是把那银子收下。他向陆谦保证,短则两站,长则三五站,把事做成回复陆谦。如此,林冲的厄运又来了。

水浒传第七回关于林冲的人物评价(水浒人物漫谈卢明专栏)(3)

为了下手方便,他们故意折磨林冲。在一个酒店里,薛霸故意用烧得很热的水猛烫林冲的脚,弄得林冲脚上到处是泡。然后,让他穿粗硬的草鞋,以至于林冲脚上全是血,痛得难以前行。当他们来到野猪林的时候,董超薛霸就要下手了。野猪林,有人说是沧州的,这不对。因为,他们一天只走三十里,到这里也就走了三四天的样子。书中只写是通向沧州的道上,这里离沧州还远着呢。书中交待,这个林子以前结果了不少人的性命,可见,遇害的不只林冲,这更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董超薛霸假意怕林冲逃走,林冲说,自己本是好人,也想好好服刑,决不会逃走。两个公人说,还是不放心,要把林冲绑在树上,林冲也就让他们绑了。可是,绑上以后,董超薛霸立刻就露出凶恶的面孔。还是这个薛霸,恶狠狠地把高太尉要害林冲的事说了出来,并对林冲说,“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祭日”。尽管林冲救情,要他们放自己一码,可这两个人还是要加害林冲。就在薛霸举起水火棍要打杀林冲的时候,只见大树后一个大汉拿禅杖将水火棍打飞,接着对两个恶人打去,只是在林冲的劝说下,才停了下来。这个人就是鲁智深。鲁智深在东京,听说林冲发配沧州,去开封府没找到林冲,他觉察有人在暗地里安排什么,怀疑恶人加害林冲,于是就一路跟随而来,林冲和差拨住哪里,他就住哪里,偷偷地监视情况。薛霸用开水烫林冲的情形,鲁智深看到后,本想当时就惩治这两个家伙,只是怕被众人阻挡才未出手。这一次,他是先到野猪林等着,想要这两个公人的命,却看到这两个公人要加害林冲,于是就挺身而出救人了。他怕两个公人再生歹心,就一直把林冲送到沧州附近,看着人烟稠密,没有险处了,才离开。

到沧州牢城前,林冲先遇到了柴大官人。受到柴大官人热情款待和银两接济。柴大官人名叫柴进,是沧州横海郡的大户。沧州,历史上曾是渤海郡的郡治。有没有横海郡,就不好说了。我们只要知道是沧州就可以了。柴进的祖上是五代后周皇帝,宋太祖赵框胤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变后周为大宋。作为回报,给后周柴氏小皇帝以丹书铁券,让他及其子孙有法律霍免权。这柴进专一结交天下好汉,凡有犯事到沧州的,他都要接济一番,这次林冲来,他自然要接济的。为了林冲在牢里不受苦,柴林还专门给管营写了一封信,开后门,说情。

到了牢里,林冲有柴进送的银两送管营和差拨,再加那封书信,分得一个比较好的差事,就是看管天王堂。每日里,只是烧烧香,扫扫地,就可以了。有人会问,发配场所,怎么还有天王堂?这天王堂,是敬什么神的?因为牢营由厢军管,厢军属部队编制,因此,军队敬天王,是唐宋的贯例。天王,即佛教的毗沙门,唐代中期与番兵的战斗中,有和尚作法说有毗沙门上阵,唐军大胜,由此,朝廷认为这个天王是军队的保护神,就在军队里建庙敬他。

《水浒》要表现的,是林冲被高俅一伙一逼再逼。第一逼,污他有谋杀罪,想判林冲死罪没得逞。于是,就来第二逼,派人在路上结果他的性命,没想到又被鲁智深救了。现在,他们要搞第三逼。高俅派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让管营差拨把林冲派到草料场,趁机把他烧死。《水浒》上写,草料场在沧州城东十五里,草料场往东半里有山神庙,山神庙以东二三里有庄户酒店。沧州属冲积平原的尾端,近海处生长大片芦苇之类的植物,军队在这里设置草料场,是极有可能的。只是这千里大平原,哪来的山?没有山,哪来的山神庙?北宋的沧州,北到天津,南到无棣,称为山的,只有两处,一处是海兴县的土冈子,称为小山;一处是无棣县的火山口遗迹,称为大山,大山也不大,只有60多米高。(无棣现在属于山东省)。有人说山神庙在这两处。不过,山神庙,大概只是《水浒传》作者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随意写上的,他对宋代沧州的情况,未必真的熟悉。当读者的,只须体会小说营造的氛围中,就可以了。

这一夜,林冲在草料场。住处四处露风,冻得挺不住,就去东边的村子里打酒喝。回来发现住的草厅已经被大雪压塌,没办法,只好去山神庙暂住一宿。也正是这个时候,陆谦富安还有牢城的差拨一把火把草料场给烧了。林冲得知此情,怒火冲天,一下子杀了他们三人。这个时候,已经走投无路,他只好带着柴大官人的信,雪夜奔向梁山。

没想到,在梁山,占山为王的王伦却不愿收他,怕他武艺高强夺了自己的位置,只是在朱贵、杜迁、宋万的一齐劝说下,才勉强答应,限三天内让林冲交投名状。投名状,就是要先杀一个人献上。林冲哪是干这类伤天害理事情的人,但,被逼无奈,也只好应承。第一天,一个人影都没遇到;第二天,遇到了,却是三百多人结伴而行,下不了手。第三天,等到中午,还没遇到,林冲正想放弃,却来了杨志。林冲与杨志打斗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这个时候,王伦想将林冲杨志一起入伙,互相牵制。杨志还想回东京谋复原职,还是走了。

后来,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上梁山而来,王伦故技重演,还是推说梁山地方小,装不下那么多人。这个时候,林冲忍不住了,在吴用等人的激将下,杀了王伦,拥晁盖为山寨之主。

林冲这个人,本是个军官,有着安逸的生活,他不想失去这样的生活,所以,他敬业,做事谨慎,遇事忍让,一而再,再而三地忍下去。但,他毕竟是个英雄,在忍得不能再忍的时候,他就出手了,杀陆谦,杀王伦都体现了这一点,这就是,逼急了,总会反抗的。

林冲是梁山将排名很靠前的头领,武功高强,上山又早,又有拥立之功。无论是在战官军,征辽,还是打方腊的战斗中,他都冲锋陷阵,屡建功劳。在征方腊后,他患风瘫病亡于杭州。

水浒传第七回关于林冲的人物评价(水浒人物漫谈卢明专栏)(4)

水浒传第七回关于林冲的人物评价(水浒人物漫谈卢明专栏)(5)

作者:卢明,男,1960年生人,笔名黄河入海。郓城县委退休干部,郓城县作家协会主席,县诗词学会会长。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菏泽学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郓城县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在《光明日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多种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100余篇、小说20余篇、诗词诗歌1000余首,其中《菏泽赋》在《光明日报》发表。著有《正话水浒》《水浒印象》《好汉文化探究》《郓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书籍六部,主编《郓城文学作品选》《郓城文韵》《水浒别传》《水浒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泽电视台主讲水浒文化十三期。

壹点号心梦文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