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老板是自己(谁是老板)

谁的老板是自己(谁是老板)(1)

谁出钱谁是老板,这好像是天经地义之事。其实,现实经济中,谁当老板,另有决定因素。

01

前些年,曾经有过一个新闻,美联航公司的一个航班上,机上乘警对顾客态度粗暴,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强行把那位倒霉的顾客拖下飞机。

事发以后,大家以为,顾客是上帝。得罪了上帝,那还了得!美联航的老板一定会严厉处罚、甚至立即开除这名粗暴的员工。但了解美联航的人都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那名乘警大概率啥事没有。

这是因为,美联航这个企业比较特殊。它是个员工持股的企业。也就是说,美联航的老板,不是资本家或其他投资人,而正是员工。员工自己就是老板,他会处罚自己吗?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般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然后得到利润,投资人以此赚钱。而美联航经营的目的,则是为了让他们的员工——飞行员、机械师、空乘、乘警、地勤等等满意。赚不赚钱的,不重要。因此,乘客满意与否,也不重要。员工的满意才最重要。如果员工和乘客发生矛盾,公司要坚定地站在员工这一边。

事实上,在美国,美联航的服务水平确实口碑不好。

看来,员工持股不是个好主意,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事实上,以前在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实验过工人成为工厂所有人的管理制度。结果也不理想。工人掌管的企业,效率和产能,远远不如一般企业。

02

经过几十年市场化改革,很多市场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其中一条就是:企业要想发展好,就得努力赚钱。因此,最想赚钱的投资人是企业的老板,这种公司才是效率最高的企业。员工持股等办法,行不通。

在美联航或者南斯拉夫工厂的例子中,员工成为企业的老板,确实效果不好。但是,如果你以为,企业的老板就应该是投资人,不可能存在其他所有制的企业,那你就想错了。

事实上,投资人是老板的公司,也就是商事公司,反而是经济组织的一种特殊形式。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很多公司的所有人,也就是老板,并不是投资人,而是其他和企业有关系的人,比如企业的供货商或者消费者。

美国的鲜奶酪公司,有一半左右,所有制上属于给公司供货的牛奶农场主。按说,牛奶农场主和奶酪公司之间,是供货和被供货的上下游关系。农场主是供货商,把牛奶卖给奶酪公司挣到钱。奶酪公司有自己的投资人和老板,在市场上出售奶酪赚钱。

但在现实中,却发展出“农场主是奶酪公司老板”的模式。因为是自己的企业,所以农场主卖给奶酪公司的牛奶,价格很低,保证奶酪公司能赚到钱。到了年底,奶酪公司算算账,把所有赚到的钱,按照各家农场供货多少,按比例分给各位“老板”。相当于公司给股东发红利。同时,奶酪公司的重大事务,也是按照各位农场主“老板”的供货比例来分配发言权和投票权的。

03

事实上,在农业领域,这种供货商-农户是老板的企业,特别多,这就是农业合作社。在美国,农业合作社很广泛,有几千家。数以百万计的农场主是这些合作社的老板。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将近三成。

和牛奶农场主类似,生产小麦、玉米、大豆的农场主,集资创办仓库或者加工公司的老板。他们是这些公司的供货商兼老板。农场主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交给这些公司去储存、加工。公司或者收取服务费,或者直接去市场上销售。

因为农场主是这些公司的老板,所以这些公司和农场主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这些公司就没有必要从农场主身上赚钱了,农场主也没必要以次充好,用质次价高的农产品蒙骗公司。在“农场主是老板”这种所有制下,双方真正能做到亲密合作、高度信任。

脑子快的读者可能已经想明白了。谁是老板这个问题,答案在于:和公司有人财物往来的各方势力中,最难打交道的那一方,应该成为老板。他成了老板,打交道的难题就不存在了。他再精明,也不会自己坑害自己啊。

农产品生产的特点,是质量、产量很难精准把控,受天气等偶然因素影响大,市场波动尤其大。如果农产品供货商和公司之间是两家人,那么双方就要互相防备,防不胜防。公司要防备农场主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农场主要防备公司产量高时压价,或者利用农产品容易变质腐烂的劣势,要挟控制。

对全世界的农民来说,丰收不丰产,或者商业渠道受阻,农产品烂在地里,或者被商人用各种理由临时杀价,都是挥之不去的噩梦。只有农民自己当老板,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这些问题。

而对农业加工公司来说,他们可能最讨厌类似“淳朴的农民”的说法。他们领教过太多农民趁机抬价、以次充好、言而无信的事情。而要想避免这些风险,干脆让农民来当老板,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你不是狡猾难缠么?干脆你来干。这下你就规矩老实了。

04

“谁难打交道”,就让谁当老板。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农业,在其他领域也有应用。

律师、会计师、建筑师这些智力密集型企业,要想办好,最关键是要让律师、会计师、建筑师这些人尽心尽力、竭尽所能。可是,这些人的劳动是高智能的,很难量化监督。他偷懒耍滑,投资人或者老板很难发现和监督。同样一个案子,律师竭尽全力去辩护,和公事公办的辩护,差别可大了。

那么,怎么确保这些高智能人士全情投入呢?让他们自己当老板。

所以,这些行业流行的是合伙人制度。合伙人的意思,就是大家都是老板。事务所挣到的钱,人人有份。你偷懒耍滑,等于是在坑害自己。

农业那边,供货商是老板。高智能行业这边,雇员成为老板。

还有消费者当老板的行业。有一种会员制超市,这些超市商品的价格往往比其他超市低,但需要消费者购买年卡。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些会员超市实际上是消费者当老板的超市。在我国,这种会员超市的发展并不充分。消费者是老板的感觉不强烈,但经济分析是一样的。

05

可见,出钱的投资人,出货的供货商,出人力的雇员,作为客户的消费者,都可能成为企业的老板。到底谁是老板,就看那个行业的交易性质——谁最难缠,或者说,谁最有机会耍赖偷懒。

这也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农村大搞合作社的原因。在农业领域,合作社有很大的合理性,而纯粹的商务公司反倒会有很有不适应。我们发展市场经济,不应该陷入另一种教条,认为只有投资人当老板的商事公司才是市场经济。供货商当老板的合作社就是计划经济,就是走回头路。这不但是思维僵化,而且恰恰是不懂市场。

不过,由于我们在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上走得太快太远,超出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实际状况,改革开放以后不得不大转向,基本回到了小农户分散生产的状态。

不过,小农户的分散生产,终究不适应大农业、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因为农业生产固有的不稳定,分散的小农户受苦受损不少,轻则一年白干,重则负债累累。解决这种问题的种种方向中,合作化是重要的一种。

企业的所有制方式,也就是老板是谁,应该根据现实做出相应的调整。任何一种教条主义都是错误和有害的。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李子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