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2课回延安(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回延安课内练习题答案分析)
一、诗人阔别延安十年,当他重新“扑”进“母亲延安”的怀抱时,那激动喜悦的心情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朗读这首诗,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说说诗人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案:第一部分表达重返延安的激动之情,以及见到延安亲人时的喜悦之情。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表达对延安的感激之情。第三部分描写与亲人欢聚时的热烈场面,表达亲人之间的喜悦之情。第四部分描述延安城新面貌,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第五部分回顾延安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美好前程,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
抒情线索是“重逢——回忆——赞美——展望”。
二、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答案:直接抒情:“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延安熔炉锻造了“我”,“我”对延安有永远割舍不掉的感情。“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盼望着能常回延安,能见到亲人,能看到延安的大发展。
动作描写:“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用“黄土”代表这片土地,养育了这里的人民,“抓”“贴”等动作,将重回延安的兴奋之情表露无遗。“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心中的千言万语,却“登时说不出来”,表现出诗人见到亲人们时无以言表的激动,“扑”这一动作正是这种心情的外在表现。
语言描写:“‘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表现了以老爷爷为代表的革命群众与诗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的感情。
场景描写:“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描写延安在新时期的面貌,表达了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
三、这首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根据下面的提示深入体会,完成练习。
1、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试选两三个诗节做简要分析。
答案:诗人注意到了信天游节内押韵这一特点,在诗文中,以每两小句为一单位,分别押了ao(注:“莫把我眼睛挡住了”的“了”读“liǎo”),ang,an,i,ao,ai等韵,使得整首诗读来音韵和谐。示例:“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这两句,韵脚为“放”“上”,押“ang”韵;“……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两句,韵脚为“安”“山”,押“an”韵。
2、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了当地的生活细节和场景。试找出几处,感受陕北的地域风俗。
答案:本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如“莫要”“紧紧儿”“几回回”“白羊肚手巾”“登时”“白生生”等都是陕北的口语,充满着浓郁的的地域特色。
四、品味下列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答案:“千声万声”所表现的是连声呼唤,“千”“万”是夸张,极写其呼唤声之多、之密。“母亲延安”把延安比作“母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示亲切和敬意。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答案:“唱”“笑”“招”是描写动作和表情的,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连用,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答案:“千万”“不够”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明延安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
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答案:“换新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延安变化之大;把延安称作母亲,无限亲切,抒发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和对延安旧貌换新颜的由衷歌颂。
五、略
六、答案:“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总结“延安精神”时,可重点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