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山水恋歌请欣赏(情感马兰情思)

◇神圣的马兰

马兰!

对于这个名字,您也许颇为陌生。您也许从《马兰谣》的歌声里,对马兰有了一点点的概念。您也许看过一部电视剧,知道了马兰的不平凡。

是的!马兰确实是不平凡的。

马兰,她本是一种美丽的花草。西北戈壁大漠,罗布泊湖畔有她美丽、倔强的身影。她坚挺狭长的叶片,美丽多彩的花朵,默默彰显着她的迥乎寻常。

马兰,她又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她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北茫茫的大漠之上。她是解放军训练基地的所在地,参试部队的一个生活区。她肩负着核弹研究和试爆的重要任务。因为绝对保密的原因,有很多很多的人都不知道她的存在,但也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在那个年代,世界敌对势力和国民党反动派,虎视眈眈的觊觎着这个地方,千方百计的派遣特务盗取情报,企图破坏和阻挠我们的核试验,结果都是痴心妄想。他们的一次次阴谋,都被我们粉碎,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在祖国神圣的地图上,并没有马兰这个标注。所以您在祖国地图上找不到她的身影。许多的文件资料,都要隐去她的名字,她的赫赫功绩,从不曾有过报道。可她确确实实是一个存在,并且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她就是这样地默默存在着,一点都没有感到寂寞。可她经天纬地,永远还是她。她虽然默默地存在着,但共和国不会忘记。在国家的记忆里,有她不朽的功勋簿。正是因为她的默默存在,祖国才强大,人民才扬眉吐气,安居乐业;正是因为她的默默存在,帝国主义才心惊胆寒,世界霸权才能灰飞烟灭。虽然她默默无闻,但如果有一天,风雨来的时候,她就会显示出一箭冲天,惊天动地、石破天惊的英雄本色。她让我们伟大的共和国,拥有了核盾牌,让我们共和国挺起了坚强脊梁,在世界上有了铁骨铮铮,掷地有声的话语权……

马兰花与马兰这个担负着神圣使命的地方有着美妙的关联。这种关联,是巧合,又是必然。马兰花的特性和马兰人的性格有着十分惊人的相似。正如《马兰谣》歌词里所歌颂的那样。她伴着骆驼刺,扎根在戈壁滩。头顶着黄沙漫卷灰蒙蒙的天。你要找到她,一睹她的芳容,请西出阳关。这就是对马兰花和马兰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

马兰人——成建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上万人的一线野战部队和从全国各地抽调出的最优秀的科研技术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肩负着共和国所赋予得神圣使命开赴到这里。他们在党和国家的统帅和关怀下,在国防科委的直接领导下,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白手起家,斗风沙,战严寒,住帐篷,饮黄水,胸怀实现祖国强大的梦想,艰苦奋斗,建设起了这个世人瞩目的地方,竖起了一座人民敬仰、敌人惊怵的不朽丰碑。

一首山水恋歌请欣赏(情感马兰情思)(1)

有资料证实,马兰这个位置是在否定了外国专家提供的备选场地后,中国人走自己的路,几经考察和论证,采纳基地首任司令员张蕴玉将军的科学建议,最终确定下来的。可见,党和国家对这项工程的高度重视和严谨的态度。有确切资料显示,早在一九五八年底,曾经指挥过上甘岭战役的张蕴玉老将军,刚刚负责指挥全军首次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演习结束,就接到党中央的命令,担负起建设核试验基地的艰巨任务。一九五九年初,他带领相关的科研人员,深入西北大漠实地考察,发现了罗布泊这个绝不会给人民群众带来丝毫危害的、最适合进行核爆实验的十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一九六〇年,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建设核试验基地的战斗就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打响了。

一首山水恋歌请欣赏(情感马兰情思)(2)

老将军废寝忘食地、像当年在战场上冲锋杀敌一样,指挥着千军万马,身先士卒、艰苦奋战,修公路,修水库,修机场,建雷达站,气象站,构筑试验场的各项工程设施,建设营房,一个美丽的马兰生活区,研究所,领导机关,万里平方的实验场,赫然呈现在这个世界上。在马兰,还有唯一的一支运输部队——称为马兰汽车团的,在建设马兰和核试验建设的战斗中,功不可没。基地所有的工程建设、生活物资,都是由它穿越千里戈壁运送的。每次的核爆试验,都离不开马兰汽车团运输部队的冲锋在前、参加战斗。马兰大规模建设之初,国家将刚刚生产出厂的460辆崭新的解放牌汽车配备给这个汽车运输团,参加基地的建设。当大家要给这个新生的地方命名的时候,老将军想到在拓荒大漠艰难建设的日子里,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和功勋卓著科技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那种如同战场杀敌的艰苦顽强,英勇无畏,忘我奋战的情景,就触景生情,选用了生长在雪山脚下,奔流不息的小河旁边的五彩缤纷的马兰花作为基地的名字,象征着马兰人的顽强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马兰,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啊!马兰的美名,就这样的诞生了!

一个秀美、充满妙曼诗意的名字的宝地,却在默默地做着惊天动地,保护伟大共和国的事业。在这里,从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开始,到一九九六年七月宣布暂停核试验的三十几年间,成功的进行了四十五次各种类型的核试验。

一首山水恋歌请欣赏(情感马兰情思)(3)

在马兰,所有的科研工作者和许多将军士兵,都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着青春年华,甚至是一生;所有的参试者,都不能对外讲自己所在的地名称和工作事项。为构筑共和国核盾牌,著名科学家和许多的科研工作者,都长眠在了这里。当年,马兰对外的称谓,只是“新疆永红”。

如今的马兰,已经是坐落在西北大漠上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军事重镇了。原来的旧式营房,因年久老化,都已重修一新,充满了新时代的建筑气息。营区与营区间的道路都变得宽敞许多。原来简易的石渣路,修成了柏油路,道旁的景观树,如同园林一般,有的阴翳蔽日,有的错落有致,展现着艺术美。娱乐健身设施应有尽有,处处都出脱得像待嫁的妙龄姑娘。原来要走十来公里路才能到达的乌什塔拉,如今毗连在了一起,又有铁路经过这里。马兰小城方圆面积不很大,却也像大都市一样的繁华,就像一个大都市的缩小版。过去,附近群众和建设兵团职工都会经过这里,或在这里活动和消费。据说,现在它的外围都有围栏与外界隔断,进出口都有门楼,有卫兵值守。如想再来这里观光,那需要有特别的“关照”才能进入。虽然国家已经在一九九六年就向世界宣告暂停核实验,但毕竟是纯一部队所在地,自然应该是军事管理区,闲人是不能随便出入的。

马兰,你是伟大的,骄傲的!我曾是马兰一兵,我骄傲,我自豪!

一首山水恋歌请欣赏(情感马兰情思)(4)

一首山水恋歌请欣赏(情感马兰情思)(5)

作者简介:

宛石布公,即向阳花,实名胡守玉,来自河南南阳。老来狂发文字欲,才下讲台便执笔。即景贤雅遂书之,觊觎书怀以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