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偓诗词鉴赏 吟诵了一首五律

韩偓是晚唐著名诗人,他自幼聪慧,深得姨父李商隐的赞赏。诗人刚入仕时颇受皇帝的信任,其作品也多反映其流连于酒肆歌楼的风流生活。中年之后由于受人排挤,韩偓被迫离开京城,几经转徙、终于安居他乡,其诗作也经常描写个人的坎坷经历,倾吐幽怨之情。

作者晚年热爱渔樵生活,喜欢与僧道来往,后期作品也流露出安闲之意。下面要介绍的这首诗就创作于诗人隐居期间,虽然是闲来之笔,却与才子的其他作品风格迥异,令人感悟深刻。

韩偓诗词鉴赏 吟诵了一首五律(1)

闲兴

晚唐:韩偓

景寂有玄味,韵高无俗情。

他山冰雪解,此水波澜生。

影重验花密,滴稀知酒清。

忙人常扰扰,安得心和平。

韩偓诗词鉴赏 吟诵了一首五律(2)

韩偓喜欢阅读道家著作,也经常与一些高士来往,甚至还亲自参加道教的修炼活动。他经常在清晨练习吐故纳新,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益寿延年的目的。诗人对仙道世界极其向往,多年的修道经历,虽然没有使其羽化成仙,但也让他对很多事情有了新的体验和感受。

首联介绍了居所的环境,“景寂有玄味,韵高无俗情。” 诗人为了躲避灾害,跑到了离京城很远的偏僻之地。虽然居所周围十分荒凉,平时也没有亲友来访,但是由于环境幽静,却非常适合凝思默想。“有玄味、无俗情”,形成了对照,表达了作者的超凡脱俗。玄味,指深奥的旨趣,这里是说老庄之道。

韩偓诗词鉴赏 吟诵了一首五律(3)

接下来作者举例说明自己修道的体会,“他山冰雪解,此水波澜生。”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其他地方的冰雪消融之后,周围的河水也会涌起阵阵波澜。因为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一只蝴蝶振动翅膀,会让遥远的地方产生连锁反应。

不过诗人只是借这个例子,阐述一个道理:修身养性其实不仅决定于自己的悟性和勤恳,同时也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既然人不可能处在真空里,就要懂得适当取舍,如果是来者不拒,必然清浊不分、是非不明。

韩偓诗词鉴赏 吟诵了一首五律(4)

然后诗人又结合日常的生活经验,再次列举了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影重验花密,滴稀知酒清。”如果某一个地方枝叶繁茂、花朵密集,那么阳光投射下来的影子,就会显得重重叠叠。酒盅里的酒水如果非常清澈,其酒滴也一定很快就能稀释开来,而不是浓得化不开。

作者不仅观察细致,而且思考深入,在一般人眼里很寻常的场景,才子却善于发掘其背后的深层意义。因为从修道者的角度思考,如果一个人功底深厚、品质崇高,他的言谈举止必然可以反映其内心的波动和情绪。所以高士都会遇事沉稳、处变不惊,同时也会三思而行、运筹帷幄。

韩偓诗词鉴赏 吟诵了一首五律(5)

最后作者告诫世人,莫要一直心怀戚戚,“忙人常扰扰,安得心和平。”那些为了名利不停奔波,又斤斤计较之人,必然整天心绪不宁。他们既患得患失,又谨小慎微,所以便觉得活得很累,难以平静地过好每一天。

扰扰,出自《列子》,烦忧、凌乱的模样,这里指因为尘世中的各种事情而思虑过多,从而产生一些杂念。中唐诗人元稹就曾说自己扰扰纷纷旦暮间,经营闲事不曾闲。作者以反诘语气结束全文,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思考。

韩偓诗词鉴赏 吟诵了一首五律(6)

韩偓闲来无事,吟诵了一首五律,明白晓畅,又充满理趣。这首诗语言通俗,却抒写了作者的很多感悟,值得后世读者细细品味。诗人经历曲折,他从年少时的才气纵横,到入仕后的意气风发,再到隐居时的沉稳厚重,终于让内心平静如水,也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韩偓对神仙生活充满了向往,对道家境界也觉得非常好奇,不过他最在意的还是自身的修为。一个人能否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不在于其地位高低和财富多少,而是取决于自己是否脱离了愚昧与迷妄,而变得卓越和纯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