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轻易在年底买年金险呢(千万别再乱买年金险)
1、保障优先,切记不可裸奔买年金
这也是我在前两天养老规划文章里提到的:因病返贫
老了的时候是最容易生病的,要知道医保里的钱,有90%是用在了老人上面,尤其是慢性病。
如果没有配置保障,凭领的那点养老金看病,说杯水车薪都不为过。
当然,年轻的时候也会生病,只不过概率会低一点。
我想强调的是医疗问题比养老更重要,解决了医疗问题,养老才更放心。
就大坝一样,先不用考虑蓄多少水,重点是要堵住漏洞。
说真的,现实中不少人天天想着投资赚大钱,
但事实上真正能赚到钱的寥寥无几,倒是一场大病回到解放前,有的甚至负债累累。
新闻里每天都在报道悲惨的故事,但大家置若罔闻,直到有一天,新闻里主角成了我们。
2、缴费期不宜过长
重疾这类长期险,我们要的就是它的杠杆功能,
所以拉长缴费期,降低每年的缴费压力,撬动杠杆,同时把通货膨胀丢给保险公司。
但是到年金险这里,纯粹的存钱取钱,没有杠杆,则没有必要拉长缴费期。
更要考虑缴费能力的可持续性。
年金的保费数额往往比较大,几万、十几万。
如果拉得太长,越到后面不确定性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那么缴费期选多久合适呢?
如果资产量比较大,关注年金归属权的,防止夜长梦多,建议一次性趸交。
如果是工薪族,不想占用太大的现金流,对未来短期内的资金状况也比较有规划,3-5 年比较合适。
再往上走高管、白领收入稳定的,可以考虑 10 年交。
3、养老看未来,保障看当下
这个思路是我从投资的角度来分析的
这张图很简单,是保险和投资的价值变动对比。
红色是保单,价值在起始最高,比如我买了一份50万的重疾险,随着时间通货膨胀,价值随之下降。
黄色是投资,同样是1万块,保险可以做到50万保额,但对于投资来说本金是很少的,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是投资越到后期价值越高,复利积累效应越来越明显。
这张图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保险关注中短期,投资盯住长线。
别指望着保险能够解决长期、尤其是终身问题,也别想着刚刚开始投资就能分分钟产生稳定的被动收入、从此生活不求人。
用到这里,我改成了保障关注中短期,退休盯住长线,背后的道理是一样的。
年金险说白了,预定利率是固定的,利益要增长,靠的主要是时间的力量。
而且,年金的早期现金价值往往比较低,并不适合释放现金流。
所以,如果要用年金准备教育金、退休金这类目标明确、时间明确的需求,一定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年金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才有意义。
比如想给孩子准备 18 岁上大学的钱,15 岁才开始准备,就太晚了。
或者 60 岁退休,50 岁才开始攒退休金,效果也会差很多。
4、务必安排好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年金险的重要功能,是从法律角度,明确保单资产的归属权。
我在这篇文章写到
对于高端客户,他们考虑的是资产传承和风险隔离。这方面增额终身寿险本身是寿险,效果要比年金保险更佳,
因为年金更多作为一种投资工具,而终身寿险是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更多看做为保障型保险。
换句话可能更好理解,
如果作为投保人的债务人还在世的话,那么你买的是年金保险,多半会被强制执行,但如果买的是终身寿,多半不会执行。
原因是指定了受益人的年金保险和终身寿,可以对抗代位求偿权,父债子不还。没有明确指定受益人不能对抗。
这也是很多人宣称保险欠债不还的一大原因。
5、钱怎么领?关键在于有没有规划
用互联网的话来说,你是强需求还是弱需求。
比如很多人纠结,是从5年开始领钱?还是到60岁再开始领钱呢?
这个时候得从需求出发。
想要领取年金,什么时候用、给谁用、用多少,如果能确定下来,那这种需求就是强需求。是有清晰规划的。
10年后孩子上大学,20年后退休养老都算强需求。
但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
我就是想存着,也不确定什么时候用,有需要就取点出来,不用就放着,
这种就是弱需求。
强需求代表着规划,一切按照事先计划执行,对保单的确定性要求更高。
10年后孩子上大学教育金,无论未来发生什么情况,买房还是看病,这笔钱绝对不会轻易去动。
所以强需求的年金有两个特点:
1、用的时候再开始领钱
2、早期现金价值低
这样就能实现如下效果:
1、想提前领钱,不行;
2、想提前退保,不好意思,损失巨大。
坦白说,我一直都非常认,因为它能帮我们克服人性。
现实中很多人手里有钱了,不是想着投资赚大钱,就是消费花掉了,还有身边人也虎视眈眈。
另一种弱需求,从第5年开始领钱。
这种非常灵活,问题是钱能不能留到需要的时候,可就难说了。
6、配置完一定要复盘
切记不因冲动购买,更不要冲动退。
年金这类产品,特别反人性。
人都喜欢快,它偏要慢、一对比发现它还不是一般的慢。
人都喜欢高收益,它在短期内反而还是亏损,你说急不急
人都喜欢灵活,它则想尽办法限制你的操作,少则5年,多则30年,你说气人不气人。
但它又是最实用的。
它帮你严守纪律,替你锁住确定性,避开那些让你糟心的风险,最终帮你实现人生目标。
良药苦口利于病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这种人性的需求,总被忘记,总被忽略。
买的时候,懂了,明白了。
过了两年,忘了,又被短视控制了。
如果不小心再遇到某个别有用心,或者根本不理解年金的业务员,
他一忽悠,你一冲动,就把年金给退了。
最后,有任何都可以咨询豆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