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养殖教程图解大全(家庭观赏鱼的养殖管理技术)

家庭观赏鱼的养殖管理技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观赏鱼养殖教程图解大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观赏鱼养殖教程图解大全(家庭观赏鱼的养殖管理技术)

观赏鱼养殖教程图解大全

家庭观赏鱼的养殖管理技术

家庭饲养观赏鱼,一向被认为是很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既可以观赏和美化环境,又可以增添情趣,家庭中男女老幼皆有兴趣。家庭养鱼也存在许多关键技术问题,不掌握这些,三天两头出毛病,老是临池叹息,就达不到增添情趣的目的了。现以家庭主要养殖品种 — — 金鱼为例,介绍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春季

1. 合理用水饲养亲鱼 清明前后,阳光和煦,气温逐渐上升,通常稳定在15℃以上。金鱼由较低的水温逐渐转入温暖的清水中,潜游、上下摄食活跃。在适宜的光照温度下,受新水刺激,性腺发育。进行一年一度产卵排精活动。首批鱼卵的仔鱼生长发育最快,幼体健壮,适合作为鱼种培育。清明节前的气温,以江南地区而言,一般不怎么高。鱼体的排泄物及固体物质在饲水中腐败发酵较为缓慢,换水工作一般控制在10天左右1次。

2.产卵期间的喂养技术

(1)丰满度。对雌、雄亲鱼性腺发育不良者,特别是腹部不饱满的金鱼,尤须加强活水蚤的喂养护理,使发育不良的卵粒尽快成熟。这类金鱼的产卵活动,一般在大批产卵高潮的末尾才能进行。

(2)根据产卵活动中的亲鱼精力集中于性交产卵活动、食欲显著减少、觅食活动非常短暂这一活动规律,投饵量必须减少到正常的1/3或1/2,力争使之在15~20分钟食完为佳。

(3)亲鱼的产后喂养。试探亲鱼的胃口,开始以少投饵为宜,对胃口好的亲鱼也不能1次喂得很足,要少喂多餐。通过数天的观察试喂,视亲鱼活动、食欲状况及恢复程度,才可进行适当的投饵喂养;并为再度产卵排精,做好促进性腺发育成熟度的管理工作。

3.春季金鱼饲养主要技术关键

(1)环境和设备的改善措施。在春季梅雨季节,家庭养鱼缸应设法置于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阳台或天井中。水位稳定在20~25厘米,便于采光。饲养在水族箱内的金鱼,须注意阳光照射,防止鱼体发漂以及肤霉病、白点病和皮肤充血的病情发生。有条件时,可在水池内充气,以防止金鱼的缺氧。

(2)合理的放养密度。梅雨季节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水体溶氧量,故放养密度不宜过大。

(3)及时适当更换水 要使金鱼安全度过“黄梅天”,最好选用清水、绿水结合饲养,每日或隔日抽出小部分原水,再加入等量新水。换水、注水的温度力求平衡,一般温差限于0.5~1℃,以防止温差太大造成金鱼的“感冒”。

(4)合理控制投饵量。此时投饵量的掌握是全年中难度较大的。由于气候影响,金鱼(除幼鱼外)食欲不旺,宜选用活水蚤,少喂多餐,以10~20分钟食完为度;也可以按春、秋季的1/3~1/2量投饵(幼鱼例外)。但也要注意控制幼鱼的投饵、换水、注水。

(5)及时地进行清洁工作。每天日落后的清洁工作是确保夜间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除了清除缸内的剩饵、粪便及藻尸外,对受有机物污染的池水还需认真观察,以确保夜间鱼体的安全。

二、夏季

进入夏季,尤其是盛夏季节,一般气温稳定在30~35℃,有时则可出现36℃以上高温。这对在适温中生活的金鱼可引起异常不安,年老体弱的珍贵金鱼反应更为强烈。所以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

1.掌握好放养量 合理的放养密度,是防止鱼病、确保鱼体健康、促使鱼体快速生长发育、保持水体环境洁净的一个重要方面。盛夏季节,往往由于饲养方面的局限,可重点培育良种鱼苗和良种老鱼,并尽可能提供溶氧充足的水体。

2.换水 清水与绿水相结合是金鱼喜好的生活饲养水体。暑夏较高的气温,水体中藻类植物生长旺盛,池水更换3~5天水色就由透明转为绿色。残饵、藻类的尸体腐败易败坏水质,故遇闷热的天气须更换新水,5~7天1次。换入的水温要求低于原水1~2℃,这对暑夏金鱼的饲养尤为合适,但温差不能太大。重点培育的金鱼也要适时注换新水1/4~1/3,促进金鱼食欲和保持机体代谢的旺盛,防止夜间缺氧死亡。

3.充气增氧 充气是科学饲养金鱼的良好措施,用空气泵充气可驱除水体中的二氧化碳,补充氧气。即使水质发生变化时,只要夜间提前不停止地充气,金鱼一般不会死亡。

4.遮阳防暑 夏季上午9时前,对受到日光照射较早的缸、池,应立即开始用竹帘或芦帘遮水面的1/3~1/2。通常水温达39℃以上时,金鱼易发生中暑死亡。但应注意遮蔽物体与鱼池水面要保持一定的间距,以利空气的流通和金鱼的觅食。遮阳还可防止鱼“烫尾”。

三、秋季

相比其他季节,秋季是金鱼比较容易饲养的季节,也是金鱼全年生长发育得最好的一个季节,其一般饲养管理与其他季节基本相仿。但是中秋以后的饲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水质管理 由于天气开始凉爽,鱼池水色由清转绿,有机物质的腐败分解较暑夏季节明显减缓,换水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般掌握在10天换水1次。

2.水位要求 秋天缸、池水温变化较小,金鱼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和温暖水,水位一般控制在20~25厘米,这对增强鱼体代谢功能、加快金鱼在秋天的生长发育,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投饵 此时的投饵量可以是一年中的最高投饵量。应每天喂足,让鱼吃饱,促使老鱼肥育、幼鱼快速生长,既有利于增加金鱼体内脂肪积累,也有利于安全越冬。

四、冬季

进入冬季,饲养金鱼池水质受有机物变化影响极小,可多采取绿水或较老的绿水饲养金鱼。冬季一般30~50天换水1次。冬季金鱼因气温低冷,鱼体对水体溶氧需求相对较少。缸、池的水位应适当提高,一般在35~40厘米。

1.户外越冬 在越冬前首先将金鱼移于向阳避风处,保持深水位(水位在40厘米左右),多用绿水或深绿水饲养,换水后可在新水中掺加部分绿水,加速水色转化,以适应鱼性。

2.室内越冬 有条件时,入冬后应迅将鱼缸移入室内近窗的向阳处,以免水面结冰,利于鱼体活动、摄食。有条件的养殖户在鱼饵充足并备有充气设备条件下,还可在缸内安插适合的电热棒,使水温恒定在15~20℃,以维持鱼体旺盛的食欲和活动。

3.暖房越冬 暖房饲养是金鱼安全越冬的一种较为科学的好方法,它为品种鱼的保暖和越冬期间种鱼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为保证金鱼安全越冬,除使用暖房设施、提高池水温度外,还要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1)必须供给充足的富有营养价值的鱼饵,如水蚯蚓、水蚤、小鱼、小虾等,当然要以天然活饵为主体,可以荤素掺喂,每日可供食4~5次,少量多餐。

(2)注意控制水质,保证充足的溶氧,宜清、绿水交替使用,并经常检查加温设备,保证控制器安全使用。

(3)注意病害防治,经常用0.5%浓度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水浴鱼体,以增进鱼的食欲,增强机体代谢能力,避免病菌侵染与疾病蔓延。可定期用药物防病治病,以确保鱼体健康和安全越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