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有亲兄弟吗(忽必烈大婚之日)

忽必烈有亲兄弟吗(忽必烈大婚之日)(1)

在唆鲁禾帖尼①寝宫的偏殿内,刚从一张铺有兽皮的地床上醒来,她掀开透明的帷帐。床后有一台整夜由侍女看管的壁炉,帷帐上的金色图案在壁炉的火光下忽明忽暗,想到今天是她儿子忽必烈大婚的日子,她的脸上挂满羞涩和幸福的微笑。

新娘察必是谁?

当弘吉剌·察必②还是孩提时,由于她的父亲随成吉思汗征战有功,受到成吉思汗的特别器重,他被第一个封为那颜③,也就是被成吉思汗第一个封为千户长,成为众将领和大臣中第一个贵族,被成吉思汗独宠的按陈那颜一时名声大噪,在蒙古宗亲和诸王中有很高的威望,察必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享有优越条件的贵族家庭。命运似乎一直在垂青按陈那颜,在他随成吉思汗征战西夏的时候,依然是开路先锋,不料成吉思汗中道崩殂,而就在同年,为报答成吉思汗的再造之恩,按陈那颜怀着巨大的悲痛,与诸将士冲锋陷阵,终于攻克中兴府,西夏灭亡,按陈那颜在灭西夏的战役中功勋卓著,再一次巩固了他在宗亲和诸王心目中的位置。

忽必烈大婚盛况空前

在婢女的侍奉下,她浸泡在放着玫瑰花瓣的热水桶中,婢女们帮她穿上结婚时才穿的礼服,然后叽叽喳喳地说笑着,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人造宝石挂满了裙摆,胭脂粉涂满了脸,这种妆扮显得极不协调,虽说如此,但远看还是光艳照人,线条匀称,形体优美。

梳妆完毕,带着红盖头的察必在婢女们的簇拥下走出门,外边有一大群装扮整齐的前来迎亲的侍女,脸上冒着汗珠,从她们身上穿的白色貂皮滚边的红裳就可以看出她们都是忽必烈王府的人。察必在兄长唆儿火都、必哥以及管家阿合马的陪同下,坐上忽必烈王府派来的那辆装饰华丽的厢式马车,马车移动的时候,迎亲的队伍吹拉弹唱地喧嚣起来。

到忽必烈王府后,又涌上来一大批侍女,她们将察必扶下车,一直簇拥着她来到王府宫殿的回廊,她有时候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掀开盖头一角瞄一眼,她看到很多贵族前来庆贺,他们用马车运来整箱整箱的贺礼,其中有一些客人非常显眼,因为他们都是汉人。

不同寻常的细节:蒙哥汗为什么不参加弟弟的婚礼? 忽必烈大婚之日为何不高兴?

蒙哥和出卑④没有来参加婚礼,但是蒙哥派弟弟阿里不哥⑤代表汗廷参加了忽必烈的婚礼,并为忽必烈送上丰厚的礼物,其中还包括太后唆鲁禾帖尼的那一份子。

忽必烈就站在客厅门口,每次进来一个客人他都要举手加额⑥,表示欢迎,而客人们也是连连道喜,然后入内就座。但是忽必烈表情冷淡,时而恍然凝思,好像他正在为别人迎娶新娘,而这里的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

王公贵族济济一堂,所有人都将艳羡的目光投向察必。她第一次在这里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忽必烈,当忽必烈挽着她的手围着铜盆里的炭火绕过三圈之后,她透过稍微倾斜的红盖头的间隙窥到了他,他就像传说中那样,浓眉大眼,看起来非常的和善大方,英俊挺拔自不用说,就看他举手投足之间丰神飘洒,尤其是他的眉宇间有一种英雄才具有的阳刚之气。

“来吧,我的小仙女,与其面如镜,不如心似乳,喝下它,祝福你多子多福。”唆鲁禾帖尼笑呵呵地将侍女端上的一碗鲜奶双手递给察必,察必接过碗缩进盖头里抿了一下,又将碗伸出,在旁侍奉的侍女立即将碗端了下去。

“母后万福!”察必将双手放在额前,恭敬地祝福道。

“好,好!忽必烈,叫她们送王妃去更衣。”唆鲁禾帖尼笑道,两个侍女将察必搀起,忽必烈勉强笑笑,将身轻如燕的她抱起来,六七个待女簇拥着察必,她们个个以淡红色的纱绫覆面,锦衣绣裳,手中端着光彩耀目的妆奁,一涌而入。

在另一个大毡包内,忽必烈轻轻放下察必,然后站在一旁愣愣地看着她,他似乎在等待揭开这位由她的母亲赐给他的新娘的盖头。

“王妃,奴婢请求为您梳妆。”一个老妈子躬身问道。

“好吧,开始梳妆。”察必清脆柔嫩的声音从盖头下飘了出来,忽必烈就站在一边斜睨着,那种表情就好像是在等待盖头下突然钻出来一只狡猾的兔子。

察必沉鱼落雁,忽必烈瞬间为之倾倒

老妈子伸手揭去察必的红盖头的那一刹那,察必惊鸿一瞥,忽必烈不觉目注心凝,神摇意夺起来:她乌黑的眼睛出奇的大,细眉一如一弯新月,漂亮可爱的脸蛋儿如荔枝肉般清澈嫩滑,高挺的鼻梁下有一张红樱般红润的小口,清瘦的两肋使她小巧的个子更显曲线玲珑,稚嫩的脸庞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带着稚气的晒女特有的温柔。她不由地撇撇小嘴,又对着镜中的自己莞尔一笑,露出一排泛着青光的白玉般的牙齿,一笑一颦间尽显朴素的美和诱人的魅力,那迷人的神情,俏皮可爱的样子,让他仿佛已经触摸到了穿在她身上的那件绵滑裙子的丝绸。

忽必烈有亲兄弟吗(忽必烈大婚之日)(2)

拜堂前的情景

“请王爷入座,奴婢为您梳发。”老妈子躬身说。忽必烈莫名其妙地看了一眼老妈子,只好过去坐在察必身旁,低着头不敢看镜中娇美的察必。

老妈子细心地拆解开察必头上的二十根小辫子,又解开忽必烈簪着玉抹额和冠子的长发,然后将两人的长发交错叠合在一起,仔细地梳理着。

“这是做什么?”察必斜脸,努着小嘴问道,一双大眼睛一闪一闪的。

“回王妃,这就叫做结发夫妻啊。”老妈子和蔼地微笑道。

察必对着镜子里的忽必烈撇撇嘴,又怕他突然抬头看到,她又调皮地伸了伸舌尖,掩口而笑,惹得身旁的侍女们都抬起袖子掩口窃笑起来。

结发完毕后,老妈子为忽必烈挽好发髻,戴好嵌着绿松石的抹额和金色的冠子,接着又为察必编了两根油黑的大粗辫子披在腰间。

“请王爷、王妃入殿拜堂。”侍女恭敬地说。

忽必烈与新娘察必闪亮登场……

侍女们又簇拥着忽必烈察必一涌而出,走入客厅大堂的时候,美丽可人的元锦和元琼迎了过来,侧过身子表示请她入内。察必进入的时候,元琼瞄了察必一眼,嘴角挂着一个浅浅的微笑,而她的目光中却充满委屈和嫉恨,就是因为这个表情,察必多看了她一眼,并深深地记住了她。

察必的苗条和忽必烈雄健相互辉映,她有一双笑起来就会闪出亮光的眸子,两根粗辫子长及腰际,油黑的光泽一泻而下。

堂前厅后以及院子里都挤满了人,堂上金碧辉煌,四壁挂着天鹅绒的红色幔帐,来自宗亲和诸王府上的嫔妃和郡主们穿着华丽的服饰,浑身珠光宝气。随着悠扬深情的乐声响起,忽必烈挽着察必的手来到大厅堂前,他们转身的那一刻,本来喧嚣的大厅突然鸦雀无声,每一个人都在全神贯注地望着这位美丽的新娘,以至于很多嫔妃和郡主们都惊讶地捂住了嘴巴。

美若天仙的察必

察必披着云纱雾裳,薄如蝉翼,斜斜滑下缠绕在她清瘦的双肩,如瀑布一般披泻到地面,肩上挂着金丝银线穿成的玛瑙链子,蓝水晶项链围绕在她白皙的脖子上,一件蓝色的紧身胸衣束着她的纤细的腰肢,深蓝色线条沿着带子蜿蜒而下,勾画出她胸部的曲线,姗姗而行的时候,酥胸微露,她的柳腰也随着莲花碎步轻轻摆动,白色面纱下她楚楚动人,明眸善睐,分外窈窕,她真是一个绝世美女,近乎超凡出尘。

她斜睨了一眼忽必烈,见他目注心凝地盯着自己,她内心狂喜,突然堕入那从童年起就暗自憧憬的神话般的爱情世界,这幸福仿佛已经是既成事实,她并没有溢于言表。

忽必烈有亲兄弟吗(忽必烈大婚之日)(3)

气氛不美啊,这是什么情况?

就在忽必烈回看她的那一瞬,她隐约中她感到忽必烈的冷漠,但那种冷漠就像是无视于她的存在,她的心紧抽了一下,她感觉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试图阻碍她即将拥有的幸福,使她内心美好的感情顿时不自然起来。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当然是识大体的,所以除了她自己,没有人发现她内心的隐痛,在别人看来,她依然是玉脸含笑自如,体态优雅端庄。

在唆鲁禾帖尼的授意下,来自察必府邸的管家阿合马成为主婚人,他手中握着一根系着白色哈达的羊踝骨来到忽必烈和察必跟前,然后站在他们中间,这时,大厅内又喧嚣起来,欢呼声和笑声不绝于耳。忽必烈抓着羊踝骨的大头,而察必抓着羊踝骨的小头,在阿合马的吆喝下,她们在堂前三拜,完成了拜堂仪式。

婚礼整个过程对察必来说是模糊不清的,不是因为错过观看许多细节,其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她看到了很多东西,自己觉得有点消受不了。跟前随后的侍婢们花枝招展,削肩上绕着鸾环,秀发上簪着绢花,脚下踩着铺满地毯的花瓣,所有映入她眼帘的都是汉式的家具和器皿。在王府客厅里,烛光与霞绡齐色,緑琴与瑶瑟齐鸣,乐师们轻拢琵琶,慢抚奚琴,更有筚篥和轧筝和弦,美妙悠扬的乐声弥漫在大厅内,令她心旷神怡,无疑这些都是她非常喜欢的,也是她想要拥有的一种感觉。

察必侧耳细听,那女的唱道:

将轻捻慢拢,

醉卧听梧桐,问君此去何时回?

兀的不愁煞人也么哥?

明月楼中,

凤离鸾分恨深深,

泪相随,看斜阳一抹红,

兀的不愁煞人也么哥……

她有些黯然,大喜之日听到这样的曲子,使她萌生一种不祥的预感……

忽必烈有亲兄弟吗(忽必烈大婚之日)(4)

忽必烈的弟弟这是怎么了?醋意大发?还是另有隐情?看来在忽必烈结婚那天就暴露出他们兄弟不和,怪不得弟弟会与他争夺皇位。

也许这种预感很快就应验了,就在厅堂宴席上,阿里不哥不停地喝酒,直到醉眼朦胧。他挪动着自己臃肿的身子离开座位,摇摇摆摆地挤到察必的两位兄长唆儿火都和必哥身边,两位尊贵的娘家客见是小王爷来了,马上毕恭毕敬地给他让座,而阿里不哥也毫不客气,一屁股就坐了下去,这一幕却被一只盯梢阿里不哥的燕真看在眼里。

“你妹妹可真是美若天仙啊!”阿里不哥斜睨着唆儿火都和必哥嬉皮笑脸地说。

“是,是,王妃她很美……”唆儿火都和必哥表面恭敬地应着,可心里早就对他厌恶起来。

“美是美,只是可惜啊!”阿里不哥嬉笑着说,“好好的一副纯金宝石做的马笼头套在狗脖子上了。”

“小王爷,你!”唆儿火都闻言大怒,瞪着阿里不哥,而胆小怕事的必哥则拉住他,不让他惹事。

“哈哈哈……”阿里不哥大笑一声。

这时候,燕真走了过来。

“小王爷,太后有请!”燕真厉声说,阿里不哥一听,大吃一惊,酒也醒了一半,他瞥了燕真一眼,从怀中取出圣旨,走向堂前,燕真张口结舌。

情况不妙!亲弟弟参加婚礼是来捧场还是来砸场啊!看来有什么大事发生……

察必虽然看出忽必烈心事重重,内心不悦,但也只能将这些暂时搁置一旁,她必须走完整个典礼的过程,由于一直猜疑着忽必烈,察必几乎把整个结婚典礼的过程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唯一没有忘记就是忽必烈瞥向她的那一个冷漠眼神。

就要在入洞房的那一刻,忽然,阿里不哥大声喊道:“诸位静一静!”

唆鲁禾帖尼大惊,以为阿里不哥要捣乱,愤然起身,当她看到他手中捧着圣旨时,又泄了气,只好带着侍女从侧门离开。

大厅内的欢笑声戛然而止,忽必烈和察必俱是一愣,转脸看着阿里不哥,有些不知所措。

“诸位,婚宴已毕,不送了!”阿里不哥趾高气扬地扫视了一遍厅堂里的人,众人见阿里不哥奉圣旨而来,只好纷纷散席,默然退去。

“忽必烈接旨!”见众人退去,阿里不哥的声音提高了一倍。

“上谕:命忽必烈一月之后率军南征大理国,兀良合台⑦总督军事,钦此。”阿里不哥大声宣道,然后捧着圣旨来到忽必烈跟前。

忽必烈跪地,举起双手接旨道:“臣弟接旨。”

阿里不哥将圣旨放在忽必烈的手上,冷笑道:“二哥,此去云南,天高地远,你倒也是落了个自在,就盼着二哥早早地去,打个胜仗早早地回,省得我嫂子她独守空房没人陪,我这就去给汗兄复命了,你自在着。”说完扬长而去。

察必闻言,如炽热的心头浇了一瓢凉水,寻思道:“莫非是我的好梦、痴梦,就醒来了么?本是大喜之日,反添了许多惆怅!枉我欢喜一场呵,到头来成连理分枝,来贺喜的人未尽欢而散,却被他兄弟赶出厅堂,这不气煞人了么?”

忽必烈由于圣旨在手,不敢抬头,只把那牙关子咬得咯嘣嘣直响,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察必,见她早已是泪眼汪汪,凝颦而泣……

(本文摘自《蒙古秘藏》之《忽必烈秘器》,殷谦 著,东方出版社)

------------------------------------------------------------------------------------------

①唆鲁禾帖尼,大蒙古国皇太后,克烈氏,是拖雷的正妻,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的生母。元宪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都做过大元的帝王,旭烈兀在西亚开创了伊儿汗国,阿里不哥1260年在蒙古本土被部分宗王贵族推举即位,并和忽必烈争位达四年之久。由于她的这四个杰出的儿子都做过帝王,所以她被后世史学家称为“四帝之母”。

②姓弘吉剌氏,名察必,济宁忠武王弘吉剌·按陈之女,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中统初年立为皇后。

③蒙古汗国和元朝国家体制。成吉思汗即位后,建立千户制,将全国的人民和土地划分为95个千户,由大汗分别授予与共同建国的贵戚、功臣,任命他们为千户的那颜(首领),使之世袭管领。千户下分为若干百户,百户下为十户。

④出卑,元宪宗蒙哥的皇后。1251年,蒙哥继位为元宪宗,立出卑为第三皇后。出卑得到重宠,常随宪宗出征。1259年,出卑随宪宗出征四川合州,在钓鱼城宪宗为宋军炮石击伤。七月,宪宗不治而死。九月,出卑死于六盘山。

⑤孛儿只斤·阿里不哥,蒙古贵族,元睿宗拖雷第七子,元宪宗蒙哥及元世祖忽必烈之弟。

⑥双手放置额前。旧为祷祝仪式之一。亦用以表示敬意。

⑦蒙古帝国名将。察必皇后的父亲按陈那颜的陪嫁奴隶。开国功臣速不台长子,蒙古兀良哈部人。因是功臣世家,受命护育皇孙蒙哥,后成为蒙哥的一怯薛长,掌管蒙哥宿卫。后来为元世祖忽必烈时的近臣之一,出生于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官至宰相,主政十多年。后因所为多不法,经忽必烈调查后亦数阿合马之罪,不但没收其家产,杀其党羽,还剖开阿合马之棺椁车裂其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