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荀子的古今异义(荀子原书的文本)

要完整而透彻地了解荀子的思想,必须对他的原书中的文本,进行原原本本、老老实实的细读,才能品味出其中包含的意思出来。现在的人读书不仔细,粗枝大叶,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古人原书中的思想内容。

荀子所说的学,是为改造人性的恶而进行的学,是以“闻先王之遗言”为内容的学。这种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坚持一生则可达到化道的神境,获得无祸的长福。于这样一项人生大事,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以最积极的认真态度从事之。

从这个逻辑出发,自然而然就要说明学的态度的问题。上述这段文本中所说的积善成德,是学的效果,而用心一则是学的态度二者也是相辅相成的。

荀子讲的学之效果,即“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积善成德”乃至使人具有“昭昭之明”“赫赫之功”等。这说明积是专一持久的工夫,所取得的成效绝非小人所敢企望、所能达成的物利可比,所以,这是君子的事业,是圣心的成功,是神明的境界。只有以积善成德为学之目标的人,经过无已不懈的努力,才能认识到这种层次,才能进展到这种境界。

前面说“神莫大于化道”,所谓神就是神明。把有关人生、社会的根本性道理内化于自己的人性之中,也就达到了神明的境界。对事物无不洞察,任何事物在神面前,均不再有神秘性和不可知性,这就是神明境界、化道的境界。

前面又说过“知明”,这是神明的另一种说法。“知明”,不仅仅是对相关道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更是由此而能对一切事物的洞悉机微,如孔子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距”一样。人性达到神明境界之后,心灵就可说是圣心。这是人性及其心灵的最高境界,积学成德,就可达到圣心备焉的境界,这是人性改造的最高层次和最终目的。但它不是可以轻易达到的境界,所以要用持久专一的态度,无已不懈地朝它努力。

尽管荀子做了周到的阐述,恐怕有人还不能完全信服,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很难看到行善积善的直接效益,不免对荀子的说教产生怀疑。于是荀子进一步说明行善积善的效用,以打消人们的疑虑:

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这又是用自然事物来做比喻:善于鼓琴瑟的人可以用音乐去打动动物,就是说只要音乐动听,必然产生效应。同样道理,只要一个人具有真正的善行善德,也必然会打动别人。只要你发出了声音,不管声音多么小,别人都会听到。同理,只要人做了善行,不管善行多么微不足道,别人也会了解到。这就是所谓“行无隐而不行”。山里埋有宝玉,此山的草木就必然会受到润泽而生长茂盛;深渊里藏有宝珠,渊旁的山崖就必然不会干枯。一个人积的善行,也必然会在外表上表露出来。即《礼记》所说的“德润身”。

荀子认为,善是如珠玉一样的宝物,善若蓄积于身,必然会使此人的外在表现与众不同,所以根本不会有积蓄善行而不为人知的事。因此人们尽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行善积善,由此走向通神明备圣心的境界。

人在未学之前,能力有限,只有经过学,才能大大提高人的能力。这在荀子眼中看得非常清楚:

吾尝企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企足而望,所见不远,登高四眺,所见广博。登高是学的形象比喻。经过学,人的立足点大大提高,视野大大开阔,知性大大敏锐,人的作为就大大不同。在这样的人面前,任何困难都能克服。所以说千里能致,江河可绝,同时可使见者远,闻者彰,大大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此等之人才可算是君子。

然而君子绝非一生下来就与别人不同,他的出类拔萃乃是由于善学。人借助外物,如车马舟船之类,就可以致千里而绝江河。君子借助于学,就可以成为超乎众俗之人。在荀子看来,这是同样的道理。这就说明了学对人的重要作用:学既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呢?

劝学荀子的古今异义(荀子原书的文本)(1)

《荀子》的原书原文,要仔细地读。

劝学荀子的古今异义(荀子原书的文本)(2)

劝学荀子的古今异义(荀子原书的文本)(3)

劝学荀子的古今异义(荀子原书的文本)(4)

这种今注今译本,也要充分利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