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和女娲原本是一对(伏羲和女娲是什么关系)

伏羲和女娲原本是一对(伏羲和女娲是什么关系)(1)

每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背后都有一个低幼的爱情史

话说我们地主人公女娲和伏羲是如假包换地亲兄妹,当时地社会观念近亲结婚是被认可的,是亲上加亲的一种表现。

伏羲和女娲原本是一对(伏羲和女娲是什么关系)(2)

我们的主人公的女娲比伏羲要小15岁,从小就跟着伏羲后面长大,把伏羲当哥哥的,当然了伏羲从来一直都是女娲的亲哥哥。所以女娲对这段感情感觉是亲情大于爱情的,哪个少女不怀春,都等着自己真命天子踩着五彩祥云来接自己,女娲对这段婚姻是有抵触情绪的。

既然这段婚姻是天命所归,是上天包办的,一定有解决办法。

女娲开始是有抵触情绪的,伏羲就说了“好吧妹妹,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是既然我们的婚姻是上天神明认可的,这件事情就不是你我能做主的,我们应该祭拜神明,问问神明的意见”。

女娲觉得哥哥说得对,就这么办吧。

伏羲和女娲原本是一对(伏羲和女娲是什么关系)(3)

过三关游戏

神明有时候效率就是这么高,神明说我们给你出三个难关,很难很难的那种,如果通过了就代表神明们都认可,意志是不可改变的。

伏羲和女娲原本是一对(伏羲和女娲是什么关系)(4)

Round1

你们没事儿就到昆仑山上,什么离得远?没事,我们有专机接送很快的。

你们两个分别在两座山头,用一个大石头碾子从山头开始以相反的方向滚动,碰在一起,但表示第1关就通过。附体碾子的神明就开始干活了,很快两个碾子激情地碰撞在一起,有人说地球不是圆的吗?碾子动力足够,早晚会碰到一起。时间就是生命啊,效率啊,不作弊都耽误孩子打酱油了。第一关顺利通关。

Round2

第2关要求是这样的,双方在山头各点一堆篝火,然后篝火的烟交融在一起就表示婚姻是被认可的,表示水乳交融,可以到得到神明的祝福。当篝火刚点燃,火苗就蹭得一下窜起来了,滚滚浓烟,像极了烽火戏诸侯的那一缕情愫。神明又开始忙活起来了,有的小心翼翼地呵护火焰,有的开始引导烟的走向,很快两山的烟火就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不分彼此,留下一抹春情。第二关通关。

Round3

第三个关要求是这样的,伏羲和女娲两个选手站在昆仑山脚下,拉开距离,女娲在前面跑,伏羲在后面追,伏羲能把女娲扑倒就通关。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女娲在前面跑,伏羲在后面追,女娲小时候就有补天的潜质,因为她现在会扑腾扑腾的飞,伏羲在后面气喘吁吁的总是追不上,一边追一边唱:我痴情的脚步为什么总是追不上你驿动的翅膀。神明看这个剧本不对了,曰:此地禁止扑腾。然后给伏羲传音,说你可以反着追,不要顺着一个方向追,一定会扑倒的。

伏羲对神明的意见是很尊重的,照方抓药很快扑倒了女娲。全关通关。

伏羲和女娲原本是一对(伏羲和女娲是什么关系)(5)

伏羲和女娲原本是一对(伏羲和女娲是什么关系)(6)

神明的考验难不倒有情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伏羲和女娲获得了圆满幸福的爱情,但是,婚后的日子过得也不是很和谐,因为双方年龄差15岁,我们现在来讲三岁隔一个代沟,十五年都是鸿沟了。

伏羲觉得有些愧疚女娲,当时结婚时候流程草率了。为了后来的有情人婚姻更正式。伏羲定了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男方迎娶女方的话,必须给女方的家庭和女方带来聘礼。不过当时的聘礼就是个形式,给一头猪也行,给个砖头也没毛病啊,都代表了定情之物。不像现在给女方的彩礼,都不都就放血男方几代。

伏羲去世以后,部落首领自然地落到了女娲的头上。女娲整天想着自己的丈夫,就不断的用伏羲创造的乐器--埙(xūn)来寄托相思之情。埙(xūn)的声音很低沉,象一个少女在暗夜中无助的哭泣,让人情绪会感到很难受,很消沉,很悲怆。

部落的人们刚开始听到乐曲,感同身受,也深深地怀念伏羲地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女娲沉浸在亡夫之痛中难以自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吹着埙,时间长了,部落的人感觉很消沉,整个人都不好了,工作效率也大大下降。

伏羲和女娲原本是一对(伏羲和女娲是什么关系)(7)

伏羲和女娲原本是一对(伏羲和女娲是什么关系)(8)

女娲也发明乐器

忽然有一天。掌管牲畜饲养的人告诉女娲说:不好了,部落的牲畜因为伤心过度,都开始绝食殉情了,已经开始大面积的死亡了。长此以往,部落就会因食物不足,而发生饥荒,部落可能就亡了。女娲一听感觉醍醐灌顶,想起了自己作为一个部落首领的责任和义务,觉得自己不应该再消沉下去,所以她又创造了一个新的乐器--瑟

伏羲和女娲原本是一对(伏羲和女娲是什么关系)(9)

这是二十五弦瑟,五十没找到

弦乐器,似琴。长近三米,古有五十根弦,后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平放演奏:鼓~

瑟的声音冷且低沉,女娲发现自己在演奏的时候也感到寒冷,寒风瑟瑟是不是就这么来的。

女娲觉得乐器能给人带来快乐,能忘记烦恼和忧愁,后来又发明了笙簧[shēng huáng]

《礼记》(西汉):女娲之笙簧。

《风俗通义》(东汉·应劭):谨按《世本》:“女娲作簧。”簧,笙中簧也。《诗》云:“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宋书》(南朝梁·沈约):八音七曰匏。匏,笙也,竽也。笙,随所造,不知何代人。列管匏内,施簧管端。宫管在中央,三十六簧曰竽;宫管在左傍,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其它皆相似也。古今亡。“大者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其笙中之簧,女娲所造也。《诗》传云:“吹笙则簧鼓矣。”盖笙中之簧也。《尔雅》曰:“笙十九簧者曰巢”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舜祠得笙,白玉管。后世易之以竹乎。

女娲在乐器制作人的道理上越走越远,渐渐地也给部落带来了隐患,预知后事如何请看明天18:00盘女娲。

下一回我们继续盘女娲当首领时,部落有了什么灾难。

历史从来都是很高尚的,十分香甜。

正所谓闻一闻神清气爽,嗅一嗅精神百倍。

请跟我一直感受热乎的历史味道。

我是史尚香,如果老爷您恨我请狠狠地愤怒三连击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