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

“京城处处皆白花,风吹热泪撒万家,从今岁岁断肠日,定是年年一月八”。

是的,每年的1月8日就是中国人民的断肠日。因为这一天,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46年过去了,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无比地怀念周总理,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在解放军305医院病逝,享年78岁。

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1)

周恩来

一时间哭声在整个房间里回荡,被病痛折磨了很久的周总理还是走了。邓颖超走进房间,含泪说道:“恩来,你走了。”

一向冷静稳重的邓小平,听到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后,也表现得有点失态:他忘记了自己还在开会,直接站起身就准备往医院赶。

旁边的工作人员提醒他会议还没有结束,邓小平才稍稍冷静下来,随即含泪下达了3条命令,叶剑英表示完全赞同。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会议室,坐上汽车赶到了305医院。看着周总理骨瘦如柴的遗体还要他老人家安详的样子,邓小平忍不住失声痛哭。

护士孟锦云将周恩来去世的消息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几天吃不下饭,悲痛不已,几次痛哭流泪,非常罕见。

周总理去世后,邓小平下达了什么命令呢?叶剑英为何又完全赞同?这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2)

邓小平与周恩来

一, 周总理确诊膀胱癌,与病魔抗争的岁月

1972年,在一次常规身体检查中,周总理被确诊为膀胱癌。然而他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他想在最后的时光里为他深爱的祖国多做一点事情,哪怕能多做一件事情也行,可是周总理早就已经身患重病,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工作量。

1974年1月到5月到5个月时间里,周恩来每日的工作情况经常都是这样:工作12到14个小时的有9天;14到18个小时的有74天;连续工作24小时有5天。

即便是身体完全健康的年轻人也无法承受这样的工作强度,面对身边工作人员的劝导,他总是说:

“你们先不要忙,先让我忙过这一段。再说,查出癌症又有什么办法?我这么大岁数 了,能多忙几天,多处理几件事就可以了。”

他无数次地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讲:“我们都老了,可是我们的共和国还很年轻啊,年轻的共和国还需要时间去慢慢长大,真想为我们的共和国再多做些事情啊。”

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3)

周恩来

从1974年6月1日进行第一次手术,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周总理前后一共经历了大小手术共13次,这意味着平均每40天就要进行一次手术。

手术后的恢复和疗养极其重要,然而周总理几乎每隔40天就要做一次手术。这样的手术强度就算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无法承受,更何况已经年过七旬的老人呢?

1975年12月,周总理经常性地陷于昏迷状态。即便如此,周总理还是会利用自己短暂的难得的清醒时间来处理工作。

12月20日上午11点左右,周总理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见罗青长。”

可当时罗青长正在上班,通过电话联系,罗青长终于到了周总理前,可是等罗青长到的时候,周总理又昏迷过去了。

病房里就是自己敬爱的周总理,罗青长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只是总理交代给自己的任务,他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要让总理失望了。

周总理让罗青长对蔡省三的文章进行真实性分析,但是,要知道,总理给他的这一个任务并不是单纯的对一篇文章进行调研,更多的是对台湾和大陆两地人民的关怀。

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4)

罗青长

等周总理醒来后,罗青长赶紧走进房间:“周总理,我来了。”于是,罗长青详细地给周总理做起了工作汇报。

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都还是围绕着台湾进行展开,周总理嘱咐罗青长不能忘记台湾,更不能忘记在台湾的那些朋友,中国还是要统一。

1976年1月5日,周总理病逝前的几天,他向医生表达了自己想回家的愿望。

也许是察觉到自己剩下的时光不多了,也许是他老人家有落叶归根的想法,周总理对他身边的大夫说:“我想回家,回到那里再治疗……唉,出来两年多了,真想回去住住啊。”

听到这席话,医生泪流满面,可是理智告诉他,他们不能这么做。因为现在的周总理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只有在医院继续接受治疗,才能多一些挽救生命的机会。

医护人员只能强忍内心的伤痛,对周总理说,等病好了后就会送他回家。

周总理特别会替他人着想,他知道回家这愿望是不会实现了。从这以后,周总理便再也没有提过回家的事情,因为他知道这样做只会让医生为难。

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5)

随着病情的加重,周总理也感觉到越来越痛苦。即使这样,他依然用自己超强的毅力忍受。有时候疼到全身发抖,汗珠从额头上一颗颗往下掉。

有一次,周总理实在无法忍受痛楚,便对医生说:“张大夫,我实在忍不住疼了,想哼哼几下,行不行?”

医生听后,连忙说道:“总理,总理,你如果感觉到疼就喊……没关系……怎么样疼得好一些,就怎么样!总理,你别……别再拘束……自己了。”

1月7日,周总理的病情持续恶化,他长时间在昏迷中,气息已经变得十分微弱。

当天晚上11点,弥留之际的周总理睁开了双眼,讲出了离世前的最后一句:“我这里没什么事了,你们去照顾别的生病的人吧,那里更需要你们……”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还是在为他人着想,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在解放军305医院病逝。

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6)

周总理去世后,总部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连降半旗7天致哀。周总理不仅受中国人民的爱戴,也受全世界人民的爱戴。

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共同接受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他的去世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悲伤的悼念狂潮,不仅联合国降半旗,很多国家都主动降旗来哀悼周恩来的去世。

二,邓小平含泪下三道命令,叶剑英指示即刻执行。

周总理在医院去世的当天,中央领导人们正在开会,此时的汪东兴匆忙地来到会议现场,悲痛地说出了这个消息:“周总理今天上午去世了。”

邓小平听到这一消息之后,缓缓地站在原地待了很久没有回过神来,一向以冷静平稳著称的邓小平竟然表现得有点失态。

邓小平和周总理早就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们一起在法国留学,一起闹革命,彼此互相欣赏。周总理比邓小平年纪大,他就像大哥一样在法国照顾着这位小弟。

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也有着很多共同的爱好,都喜欢法国面包,喜欢看足球。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邓小平去法国访问回来,还专门为周总理带回他们爱吃的法国面包。

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7)

周总理对邓小平“举重若轻”的做事风格非常欣赏,极力推荐邓小平做自己的接班人。

邓小平在江西的时候,周总理特别强调一定要妥善安置邓小平,多次亲自参与安排他的工作和生活。

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曾说:“周总理的去世给了我父亲当头一棒,这对我父亲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这种悲痛,旁人永远体会不了。父亲一向冷静沉着,无惧生死,可周总理的逝世,却让他悲痛欲绝。”

当邓小平正准备离开去看周总理的时候,旁边有人及时拉住他提醒道:“会议还没结束,你不能离开,要留在这里主持大局。”

邓小平回过神来后,强忍着悲痛,下达了三道命令。

第一就是要立即向毛主席汇报情况,并组织治丧委员会。

第二就是以中央的名义发布公告,通知各个驻外使馆下降半旗。

第三就是命令海边防守部队立刻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8)

邓小平

邓小平下达完命令之后,叶剑英表示完全支持,他以严肃的口吻说:

“完全同意,我现在就去通知作战部队,让他们立刻执行命令。”

周总理是享誉海外的风云人物,他的去世势必会在国际上引起剧烈反响。

之所以要命令海边防守部队立刻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是担心国外的敌人或者其他的敌对势力知道这一消息后,对我国发动战争或者趁机捣乱,因此必须全面戒备。

叶剑英和周恩来很早就认识了,黄埔军校建立时,叶剑英是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周恩来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他们一起工作,度过了革命中最难的时光。

周总理生病后,叶剑英元帅非常关注周总理的病情。在周总理住院期间,叶剑英还亲自叮嘱医生一定要竭尽全力去救治,尽一切可能减轻周总理的痛苦,延长周总理的生命,哪怕多一分钟一秒钟也行。

叶剑英还到处打听到各种关于治疗膀胱癌的方法,经常和医生一起探讨,反复测试是否可行。

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9)

叶剑英

每次周总理手术,叶剑英都会亲自安排并并询问手术的各个细节。

周总理每次进行手术,叶剑英都会默默地等在手术室外,直到顺利结束后才会离开。在得知周总理胃口不好,不能吃东西的时候,叶剑英还特地去河边为周总理钓鱼。

后来据叶帅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周总理病逝那天,叶帅一走出大门就泪流满面,很长一段时间都缓不过来。

三,十里长街送总理,邓小平在追悼会上哽咽致词,遗嘱细节令人泪奔

1月11日,北京的老百姓得到消息:“载着周总理的送葬车队,会路过长安街。”

于是,数十万的北京群众,自愿自发地走到长安街头,他们想送敬爱的周总理最后一程。老百姓排成了长队,绵延数十里。

人群中,有抱婴儿的母亲、倚杖而立的老人、还有双腮垂泪的孩子。有年轻人,有正要上学的孩子,每个人都戴了黑纱和白花,表情肃穆且悲伤。

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10)

十里长街送总理

也许是司机不愿意送周总理走,也许是他想让百姓再多看总理一眼,也许大家对周总理有太多的不舍,哪怕能够多看周总理一分钟一秒钟都行,平时半个小时的车程,这次竟走了1个小时35分钟!

“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十里长街送总理》

1月15号是周总理的追悼会,5000多人来到人民大会堂悼念周总理。

邓小平强忍着悲伤,强忍着泪水代表中央致悼念词。他声音哽咽地读着悼念词,现场传来了阵阵哭泣声。

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11)

邓小平致悼词

邓小平悲痛地宣读道: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悼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同志。”

……

此前,邓颖超向大家宣布了周恩来生前的三点遗嘱:不保留骨灰;后事处理不要特殊、不要超过任何人;不要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

但是李先念反对不搞追悼会,他说:“这不行,如果不开追悼会,我们无法向全国人民交代。”

最后大家达成一致:周恩来的追悼会要举行,遗体告别也要搞,至于骨灰是否保留,请示毛泽东意见。

追悼会结束后,邓颖超亲手将骨灰分装在四个文件袋里。周恩来骨灰分别撒在四个地方:北京上空、北京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入海口、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

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12)

邓颖超手捧周恩来骨灰

每一个地方对周恩来来说,都有特别的意义,尤其把最后一部分撒在黄河入海口还有另一层深意。

据罗青长生前透露,周恩来想把骨灰撒在黄河入海口,就是希望海水把骨灰带到台湾海峡,希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周总理从小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图大志,并为此奋斗终生。

新中国一穷二白,为了年轻的共和国,他奉献了自己的全部。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世世代代传颂。

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13)

温文尔雅,谦谦君子,中国历来崇尚君子之风,不少文人墨客争相为君子二字“折腰”。纵观中华上下5000年,堪当君子二字的人不多,而我们的周总理完全能胜任君子二字。

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尽管周总理已经离开我们46年,但是他的风采,他的精神,依旧流传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永远怀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