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

“河南妮儿”一碗胡辣汤暖尽人间真情

十三朝古都响彻新时代“狮吼”豫声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1)

一个河南妮儿,挑起“河南担儿”,演绎了以河南人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不畏艰苦、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于担当、乐观进取的"扁担精神"

一个陕西楞娃,一句话就是一座华山!一根筋、敢闯敢干、认准的道儿九头牛也拽不回、犟劲儿上来敢把天戳个窟窿。

一碗胡辣汤,一场秦豫儿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再现了秦豫人民那种说不尽的水乳交融感情,有筋骨、有道德、有温暖,活灵活现地将中华民族传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美德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2)

由西安演艺集团豫剧团创排的原创豫剧现代戏《秦豫情》将“狮吼剧团”、“河南担儿”、“陕西楞娃”、“胡辣汤”这些看似不相及的词语精彩定格在了一个舞台上。这部由豫剧名家、梅花奖获得者徐俊霞领衔主演的大戏,围绕女主人公“小勤”的十年悲欢命运,讲述了1942年河南灾民“一担两筐”逃荒来陕的奋斗历程。2019年5月7日、8日,《秦豫情》受邀再次进京演出,参加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展演”季。让我们一起走进《秦豫情》的台前幕后,看徐俊霞这位“河南妮儿”如何用一碗胡辣汤暖尽人间真情,看“西豫人”如何把新时代的“狮吼”豫声再次唱响古城西安……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3)

【从活着到活出精彩 ,“西豫人”一直在路上】

“我们把这部戏当做是西安市豫剧团走出低谷、打翻身仗的重要契机,集中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倾力打造!”西安市豫剧团总经理赵鹏说起几年前排演《秦豫情》的情形,心情仍十分激动。

西安市豫剧团(前身狮吼剧社)1934年成立,从开封出发一路向西到达西安,成立至今已有84年历史。随着时代的变革,上世纪80年代以来,剧团陷入了人才匮乏、资金不足等困境。

进入二十一世纪,好多戏迷经常会在网络上发出这样的疑问:“西安豫剧团还有吗?”事实上,当时西安豫剧团经过文化体制改革,借助改制的特殊政策,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重新组建了院团的队伍,也复排了几部“樊戏”,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证明他们还活着。

为了走出困境,重铸“狮吼剧团”辉煌,让剧团活出精彩! 2012年上任的“80后”团长赵鹏立志打造一台适合西安市豫剧团的看家戏。在陕西省文化厅、西安市演艺集团的支持下,投入200万元开始创作《秦豫情》。“排《秦豫情》的时候,可以说我们这个团已经到了生死边缘,成了,就是一个戏就救活一个团。不成,那这个团就不一定能存在了。”赵鹏深情严肃地说。

正是带着一种超乎寻常的虔诚和责任感,西豫人历时四年,《秦豫情》剧本几易其稿进行打磨,主要演员也先后几经调换。让怀揣壮志苦于难酬的西豫人欣喜的是,《秦豫情》得到了河南豫剧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不仅有编剧、导演、主演等主创人员的支援,而且还派出了河南豫剧院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徐俊霞来到西安担当重任。

“陕西和河南两地戏剧人才的融合,充分体现了‘秦豫情’”在赵鹏看来,这部戏能走到今天实属不易,当时所有参与这个戏的人,可以说都是在拿生命来演戏,最感动是徐俊霞几次晕倒在舞台,甚至手腕骨折仍坚持在舞台上……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4)

【虔诚追梦路,“陈派传人”低调赢人心】

“我是陈派传人,对师祖陈素真先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2016年接到《秦豫情》演出任务,沿着师祖走过的足迹从河南到西安,带着河南豫剧院的责任和使命走进‘狮吼剧团’,我始终怀着一颗虔诚和忐忑的心。”徐俊霞说,此剧已“几易主演”! “坐排”已经结束,她这个“女一号”才刚到位,压力可想而知了!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5)

开始对词的一瞬间,徐俊霞就被一群“灾民”带进一个特殊的氛围里!一个男演员撕裂地“那, 是长安”!一群女演员喘着压抑不住的激动气息, “是, 长安”!所有演员屏住呼吸......撕心裂肺地“啊!总算是走到了......”!面对这种不寻常的震撼,此时的徐俊霞已湿润了眼眶!接下来,徐俊霞就进入“恶补”的疯狂状态,背词、学唱、融入、接纳消化…… 于是,西豫人看到了徐俊霞每天清晨早早来到排练厅,主动打扫完卫生就进入了状态,一个唱腔、一个动作,不厌其烦地琢磨、练习。每天夜幕降临,她还沉浸在人物中如痴如醉。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徐俊霞一个月瘦了十斤!

西豫人说起他们眼中的“小勤”,眼神中流露着真诚的敬仰之情: “徐俊霞老师很敬业,没有架子,特别好相处。一开始听说要来一位名角儿,还是梅花奖演员,大家都还很紧张,害怕不好相处。谁知道来了以后,与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有时候我们唱腔上有点问题,向她请教,她也会很有耐心的给我们讲解和指导。真是台上拿着架子,在台下没有架子!”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6)

【赢得赞誉无数,“超级表情妹”火了!】

自2016年首演以来,《秦豫情》三度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资助,陕西省唯一一个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剧目,西北五省唯一一个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大满贯项目!,

截至目前,《秦豫情》已先后在西安、北京、郑州、广州、深圳、济南、杭州、奎屯、宝鸡、榆林等省内外二十多个县市演出130余场,观众数十万人次,主人公徐俊霞的“超级表情妹”形象也让她获誉无数。让我们一起回顾下舞台的一个细节,从“小勤”创业的得意劲儿和幸福感感受下她俏皮可爱的“超级表情妹”形象:小勤要卖胡辣汤挣钱养家了,陕西楞娃 “张大”帮她做好了一副挑子,得意的小勤在邻里面前一阵儿开心地“鬼摆”,摇头晃脑,眉飞色舞,好一个天真烂漫,肆无忌惮.......

据《秦豫情》总导演李利宏介绍,在创作中发现那批逃荒的河南人多是挑着担子到西安,又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维持生活。他就把挑担子的“负重感”、“跋涉感”作为主人公小勤的基本程式。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7)

徐俊霞在基本程式之下,用自己多年创演现代戏人物的经验,用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塑造出的“超级表情妹”形象,更是为该剧增添了一抹亮色。评论家仲呈祥观看此剧后表示,这台戏在美学追求上有着独特品格。豫剧语言是现代化的,它的造型意识吸纳了话剧、影像语言等因素,让人耳目一新。如此高的评价,“超级表情妹”走红也就不足为奇了。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8)

【用生命抒写精品,古城西安响彻“狮吼”豫声】

从2016年首演伊始,《秦豫情》便收获了一片赞誉之声。 “这就是狮吼精神,继承‘樊戏’,更应该继承的是他的这种改革精神。”樊粹庭先生儿子樊琦观看首演时激动地说,这样的成功对于饱经沧桑的西安市豫剧团来说,更是犹如一次重生。一部《秦豫情》,让十三朝古都西安数十年后响彻新时代“狮吼”豫声!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9)

经过三年间的不断打磨和提升,《秦豫情》的故事愈讲愈醇,愈讲愈暖。无数河南老乡在《秦豫情》的故事中看到曾经拼搏的自己,无数陕西乡党从《秦豫情》故事中找寻到奋勇争先的勇气。而在给“西豫人”带来了重生和希望的背后,徐俊霞与西豫人用生命抒写的这部精品力作却用另一种方式感动着观众。

“西安市豫剧团不是在演戏,他们是在演自己,他们有闯劲、有干劲、有韧劲,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西安市豫剧团还‘活着’,而且活得很精彩!”西安市文广新局局长吴逸伦铿锵有力的话语就是对西豫人最好的肯定。

西豫人不会忘记,酷暑中下基层巡演,演员们身上厚厚的“难民服”一次次被汗水浸透,徐俊霞几次被热得晕倒在舞台上……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10)

七月最酷热的季节,《秦豫情》在关中一个县城剧场演出,室外近40℃的高温,剧场没有空调,通风也不好,闷热的环境严重考验着体力近乎透支的主角儿“小勤”,厚厚的棉衣都能拧出水来。“演到我俩谈恋爱那场,感觉徐俊霞老师浑身无力,演唱时也用低八度了,但她还坚持把这场演完,灯光暗下来的瞬间她就倒在了舞台上!我们立即送她到医院,医生严肃地说中暑这么严重,随时有猝死危险,你们怎么才送来!”饰演“张大”的西安市豫剧团党支部副书记王凯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心有余悸,“在医院抢救了好几次,每分钟心跳高达160次,当时医生都让通知家属来了!”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11)

病情转危为安后的第二天晚上,徐俊霞又坚持为当地观众演了一整场的《秦豫情》,这种强烈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西豫人。另外一次巡演的惨痛经历,更是让西豫人刻骨铭心,由于地板太滑,演出中几位演员滑倒在舞台上,而“小勤”滑倒时手先着地了! “当时那个疼啊,瞬间传遍全身,疼得差点休克过去。当时还想坚持把戏演完,可一抬胳膊,整个手都耷拉下来了,桡骨和尺骨骨折,当时我是真绝望了!”徐俊霞说,她就穿着“难民服”,手臂被固定住上了120急救车。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12)

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没过两个月,徐俊霞就又投入到西安市豫剧团另外一部大戏《宇宙锋》的紧张排练当中。“我这个右手现在成了‘小残疾’,由于不到100天排练,骨折地方错位没长好,现在凸出一个疙瘩!”言语中,徐俊霞显得很轻松,但藏在心底的辛酸,又有几人能深切体味呢?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13)

【用身边故事讴歌人间大爱,守好豫剧“西大门”】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身边故事讴歌人间大爱!走过80多年风雨的“狮吼剧团”真正传承了狮吼精神的精髓,一曲《秦豫情》带领新时代的西豫人重回大众视野。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14)

徐俊霞这位如今的西安豫剧团的业务副团长对西豫人有着特殊的感情,“《秦豫情》成功演出离不开剧团的每一位演职员工,我一个人在西安,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排演当中,但团里许多演员上有老、下有小,大家克服一切困难一天到晚都扑在排练场,从来不喊苦,不叫累。特别是赵鹏团长把老婆孩子都送到山东娘家,他一个人全身心地陪着全团排练……这些细节和感动都相互激励着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

西安豫剧团全场戏(西安豫剧团秦豫情再次受邀进京)(15)

2013年拜豫剧领军人李树建为师的赵鹏坦言,自己肩头的责任很重。“我一直牢记师父的嘱托和鼓励,传承‘狮吼’精神,排演精品剧目,重振西安市豫剧团的辉煌,守好豫剧的西大门。《秦豫情》的成功用事实说明了幸福就是奋斗出来的,只要奋斗,就有出路;不奋斗,就无法生存。我们将继续关注现实生活,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把更多更好的舞台精品呈现给广大观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