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兄弟有什么规矩(危险的盗墓江湖)

聊聊盗墓工具和圈内秘闻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对盗墓故事有兴趣的头条号网友,都应该知道盗墓利器——洛阳铲,其实,洛阳铲的功能有限,并不那么神奇。

洛阳铲的主要功能表现在寻墓打孔方面,有明显优势,在掘洞取土上,并比不上普通铁锹。

盗墓兄弟有什么规矩(危险的盗墓江湖)(1)

不同规格的洛阳铲

在古代,盗墓者也有盗墓利器,有专门的盗墓工具。

明朝时洛阳盗墓者用的是铁锥。铁锥比洛阳铲的作用还要大,但需要盗墓者拥有丰富的盗墓经验,才能正常发挥作用。

明人王士性在《广志绎·江北四省》中有这样的记述:“洛阳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辘轳汲绠有长十丈者。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以铁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则发。”

王士性在文章中说得很清楚:“铁锥入而嗅之”。出于反盗墓和秘葬考虑,古人的墓穴往往挖得很深,一般不会少于10米,甚至挖到地下水层。沧海桑田,泥沙堆积,有的墓葬甚至在百米深以下,不要说盗墓了,连考古都没有办法发掘。

盗墓兄弟有什么规矩(危险的盗墓江湖)(2)

深深的盗洞

有记载埋的最深的墓葬,是始皇帝嬴政的秦陵。

据《史记·始皇本纪》,秦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有人推测秦陵地宫在500米深的地下,最保守的估计深及50米。

深埋的墓穴用铁锥打下去探查,是最便捷的。

通过锥体带出泥土的颜色和气味,盗墓者马上就可以推测出地下有无墓葬,是什么朝代的墓葬。在确定古墓存在后,再在中心点外围地毯式打探,便能弄清地下棺材摆放的位置、大小及随葬品分布等情况。

盗墓兄弟有什么规矩(危险的盗墓江湖)(3)

长沙马王堆汉墓墓穴(考古发掘后)

民国时,长沙一带也是盗墓活动比较猖獗的地方。长沙盗墓者使用什么探墓工具?

洛阳盗墓者有洛阳铲,长沙也有利器,叫“短柄铲”,这种工具在砂石多、地下水位高的湖南境内使用,比洛阳铲的效率要高许多。

过去长沙当地人称盗墓者为“土夫子”,土夫子在民国盗墓江湖上有一席之地。

为什么叫土夫子?据说这些盗墓者起初是一群靠卖黄泥为生的农民,俗称“土夫”,故名。土夫子所售土叫糯米泥,实为唐宋土坑墓葬里的回填土,黄泥中的上品。

盗墓兄弟有什么规矩(危险的盗墓江湖)(4)

马王堆汉墓发掘现场,其中有几位探工出身民国土夫子

取糯米泥时很容易发现墓内随葬品,找到金银财宝什么的,将之卖给古玩商,所获之利比卖黄泥要多多了,来钱还快。渐渐地,这些土夫子起了贪心和邪念,干脆以盗墓为生,长沙职业盗墓者出现了。

民国时,著名考古专家商承祚曾对长沙土夫子作过调查,他认为,这些职业盗墓者最早是给窑场取土的窑工。长沙一带也是古国所在,周边古墓很多,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较为集中,且随葬品丰厚,取土时很容易挖出随葬品。

盗墓兄弟有什么规矩(危险的盗墓江湖)(5)

马王堆汉墓出土精美漆器

这些随葬品有古玩商收购,窖工因此发了点意外小财。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在金钱的诱惑下,窑工变身“盗墓者”。

长沙土夫子有不少盗墓绝活,某些方面比河南、陕西一带盗墓者还厉害,马王堆汉墓第一时间被土夫子出身的老探工认定为“火洞墓”,便显示出了他们的能耐。

长期的盗墓经历,使土夫子积累了很多实用经验。

比如,战国贵族大墓,多陪葬有大量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长期埋在地下,渐渐锈蚀,导致附近土质发生变化,形成一种特有的痕迹,土夫子称为“铜路”。只要看到铜路,就知道附近有大墓,极容易找出青铜器分布和藏埋的位置。

盗墓兄弟有什么规矩(危险的盗墓江湖)(6)

随葬青铜器出土现场

封土的性质,也很容易辨别。

春秋战国墓的地下填封土多为青色膏泥,唐宋陵墓则多用糯米泥;明清墓多用石灰、三合土。秦汉人迷信水银、朱砂、玉器,墓葬中基本上会有这类随葬品。这些随葬品也会影响土质,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土气,有经验的土夫子将地下提取出的土样,放鼻子下一闻即知。

但在开挖盗洞方面,土夫子似乎没有中原盗墓者在行。

在中原地区,不少古墓都埋葬在深深的黄土地下,由于盗洞好挖好,不容易塌方,盗起来相对容易。一般来说,中原盗墓者喜欢挖长方形盗洞,这也是盗洞最传统的开挖方式,因为过去在陕西关中地区很流行,圈内俗称“关中式盗洞”。

盗墓兄弟有什么规矩(危险的盗墓江湖)(7)

长方形盗洞

长方形的洞口符合盗墓的实际需要,开口一般是长1米,宽0.5米,这样大小的盗墓最好用。在盗洞两侧挖出脚蹬,上下特别方便。我在作相关野外调查时,曾进入这种盗洞内体验过,攀爬一点劲也不费,十几米深的盗洞上下很快。

圆形盗洞便不怎么方便,上下、升降主要通过吊绳完成。清人徐珂主编《清稗类钞·盗贼类》“焦四以盗墓致富”条所说的一起盗墓活动是,盗墓者便是这样上下的。在盗洞挖成后,“焦(四)乃选有胆勇者数人,使手炬,坐竹筐,悬长绳以下。”

盗墓兄弟有什么规矩(危险的盗墓江湖)(8)

这种盗洞在现代多见,主要原因是使用膨胀炸药打洞,炸好后用铲子简单修一下,盗洞就行了。

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盗洞,都离不开一种东西——绳索。

绳索是古今盗墓必备。过去盗墓使用的绳索一般用三股以上的大麻皮拧结出来,结实耐用。

绳索在盗墓活动中的作用,甚至比铲子还要重要,一是用之提土,再是束身吊人,在运输盗墓工具和盗出物品方面,也要用到绳索。

盗墓兄弟有什么规矩(危险的盗墓江湖)(9)

现代盗墓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绳索有时还是一种杀人工具。

盗墓者通过绳索,从盗洞下到深深的墓室内,地面上会留有同伙负责望风和接应。如果地面上的人有贪心,斩断绳索,下面的盗墓同伙便别爬上来,活毙墓底。所以,过去盗墓搭班子多父子伙、甥舅伙,至亲一起盗墓才放心。

但即使这样也得防着。一般安排让儿子、外甥进入盗洞,年长者在上面守着。为什么?除了考虑年轻人身体灵活,上下盗洞利索,更多是“怕儿子”,老子一般不会害儿子,而儿子有可能害死老子。

盗墓兄弟有什么规矩(危险的盗墓江湖)(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