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
在中国洋洋洒洒数千所院校中,没有任何一所高校像西安交大与上海交大一样纠缠不休,有着千丝万缕般、剪不断理还乱的渊源。然而归根结底,它们同根同源,并非“旁类”,不是谁合并谁,也不是谁主谁次,这两所大学其实就是原来一所大学因历史上的搬迁而造就的矛盾。
西安交通大学南门
不论是西交还是上交,都源自于民国时期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再往前,就是创办于清末1896年的南洋公学。它是经慈禧太后批准,晚清名臣盛宣怀所创办的一所现代意义上的高校。它一成立,就注定了不平凡。
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清政府灭亡,中国结束了2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进入共和时代。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南洋公学被国民政府交通部接管,就此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
民国时期,交通大学大放异彩,人才辈出,名气力压清北和国民党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为当时全社会所公认的名校、强校,蔡锷、钱学森、张光斗、竺可桢、茅以升等泰斗,都是交大毕业生。在当时,人人都以能拥有一张交大毕业证为荣。所以护国将军蔡锷,也抽空去交大插班学习,弄了张交大毕业证。
上海交通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交大依然很厉害,仅次于清华北大,与复旦齐名,教育界有句顺口溜,叫“北清交复”或“清北复交”,这是国内4所顶尖名牌大学。
复旦大学
交大成立于上海,本来仅此一家,别无分店,也没有后来的有关谁是正统的争议。但是一切都在1956年发生了改变。当时国家为了支援西部教育,决定从东部地区抽调一所高校,迁移到西部,扶持西部教育事业。但选来选去,位于大上海的交通大学,就进入了决策者的眼帘。
南洋公学
为何是交大,而不是南大或清北呢?
原因很简单,清北位于首都,皇城根下,天子门生,正是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高校,肯定是不在考虑范围内。而南京大学是原国民党中央大学,在政治上有“污点”,政审通不过。复旦大学原是民办大学,且不以当时热门(至今仍热门)的工科为强项,也被排除在外。至于浙江大学,在当时名不见经传,自然也不被青睐。
西安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在综合考虑之下,交通大学具备无可替代的优势,是最佳选择,所以就义无反顾了。
问题是,搬迁就搬迁好了,交大响应国家号召,怎敢有半个不字!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一切都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中央下令,国家号召,水到渠成。
西安交大俯瞰
交大接受西迁西安的任务后,马上就付诸行动,一边做教职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一边打包仪器设备、图书教材。而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对于交大的到来,也是热烈欢迎,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市政府征收原唐朝大明宫遗址的一大块黄金地块,用来兴建校舍。
当时长江上还没有大桥,上海到西安两千多公里的路程,没有直达火车,交大的搬迁靠的是卡车和步行,所以搬迁进度缓慢。路途遥远,舟车劳顿,风尘仆仆,过长江时还要靠轮渡。更无奈的是,西安与上海相比,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风俗习惯,都大相径庭。一些在上海呆惯了的教职工,忍受不了西安的干旱和漫天灰尘,再加上家人都在上海,心生怨气,对搬迁缺乏积极性,甚至是抵触,导致搬迁进度更加迟缓。更糟糕的是,先期已经抵达西安的部分人,又悄悄跑回了上海。
上海交大医学院
因此,交大搬了三年,到1959年时,依然是没有搬完。但是,当时交大的绝大部分都搬了过去,包括图书馆藏书、仪器设备、教学资料等,只剩下不便搬迁的船舶系。西安远在内陆,远离大海与大江大河,设置船舶系似乎不太合适,有没有船舶系也无关紧要。
在搬与不搬、去了又折返的吵吵闹闹的三年中,交大的搬迁工作遇到了脖颈,矛盾百出,无法调和,陕西省和上海市都无法解决。究竟要不要全部搬走,或者再返回上海去,各方意见不一,争执不休。
上海交大七宝校区
此事后来闹到北京,周总理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一个折中的决定:已经搬过去的,不准再返回;还没有搬的部分,不必再搬了,就留在上海。交大实行两地办学。
至此,交通大学一分为二,搬去西安的大部分,叫:西安交通大学,留在上海的小部分,叫: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校园
百年交大,一分为二。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交大不是分家,而是搬家。至于后来的分开,也是无奈之举。何况,整个交大的精髓,几乎全搬到了西安,留在上海的船舶系,只是一个零头。这也是西安交大一直引以为傲的地方。这就像一家人搬家,父母和老大、老二、老三都搬走了,却留下了一个老四守在原地,谁是正统嫡系,一目了然。
两所交大的校徽是一样的
虽然后来还是有部分教授、讲师陆续返回了上海,但不可否认的是,西安交大在新世纪之前,绝对力压上海交大,位居全国名校、强校前列,仅次于清北、复旦,在全国高校中赫赫有名,如雷贯耳。而且,西安交大与中国科技大学率先开办少年班,至今仍保留大学少年班,这在当年可是传为美谈,风靡一时,涌现出许多少年大学生、神童。
上海交大准备更改校徽
然而,改革开放后,地缘劣势的逐渐凸显,让西安交大尝到了苦头。西北贫瘠之地,经济落后于沿海地区,且差距逐年拉大。缺钱的陕西省、西安市,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西安交大,而从教育部获得的经费,显然是不够。反观大上海,趁着改革开放的大潮,风起云涌,大踏步前进,很快就进入一线城市行列,与北京、广州和深圳,并列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
而大多数原来毕业于交通大学的知名校友,都宣称自己毕业于上海交大,这样讲也没毛病,毕竟当时交通大学就位于上海。成功的交大校友,大批的捐款也捐给了上海交大,认为上交才是母校。而上海市政府巨额财政支持,更是让上海交大青云直上,甚至超过了复旦大学。
交大饮水思源
因此,上海成就了上海交大,西安拖累了西安交大。
2000年之后,上交就把西交甩在了身后,且差距逐年加大。
上海交大校史博物馆
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西安乃至陕西省留不住交大毕业生,大家纷纷往东部发达地区跑,这儿就业机会更多,机遇更大,发展空间更广。如此一来就进入了恶性循环,西安留不住人才,发展就愈加缓慢,而发展缓慢,更支撑不了高校的发展。
西安交大樱花大道
而今的西安交大,虽然还是国家历次评选的重点大学,211、985、双一流、副部级高校,同时也是C9联盟、常青藤联盟、珠峰111计划成员,但名气逐年低落,早已经跌至了20名左右。而上海交大,位居华五之列,与复旦不相上下,录取分数线超过南大、中科大、浙大,仅次于北大清华。
西安交大梧桐大道
中国有两所名牌大学受地域的连累,除了西安交大外,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同病相怜的2所大学,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东北,被清北和华五远远地抛在身后。至于每年的生源质量,只能以降低门槛为优势,以此来吸引考生报考。其分数线甚至低于武大、东南大学、厦大、中山大学了。不过,就性价比来说,西安交大依然是很高的。
虽然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西安交大还是很强悍的,其管理学、电气、能动以及机械专业,位于全国高校前列。国家电网每年的校园招聘,首选西安交大,其次才是清华。
上海交大教学楼
两校比较,西交低调沉稳,学风严谨踏实,毕业生更勤奋苦干;上交浮躁飘逸,霸气侧漏,有点急功近利的意味。
至于谁才是交大嫡系、正统,西交和上交都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他们本就是一家人,何来谁嫡谁庶呢?
西安交大北门
有意思的是,上海人从不叫上海交通大学,而是直接称呼交通大学,其大门上的校名也是“交通大学”四个字,此举颇有点不太厚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