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听秦刚大使履新后首次讲话的是(在现场听秦刚大使履新后首次讲话)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在外界猜测两天后,有关中国新任驻美大使秦刚赴美履新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他甫一抵达,就对中外媒体发表讲话:“我相信,中美关系的大门已经打开,就不会关上……我将按照两国元首除夕通话精神,同美国各界架起沟通、合作的桥梁。”由于几天前中美刚刚在天津完成一轮高级别外交官直接对话——那是一场“严峻的交锋”,有评论称,中国新大使发出了乐观、和解的信号。也有声音说,中国希望重修中美关系,但要根据自己的条件。秦刚是第11任中国驻美大使,出使美国之前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但他最为人熟知的履历是两度出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出的诸多“金句”让人印象深刻。在不少人看来,这位中国外交官以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闻名,而能言善辩的优势或许有助于他在新岗位上向美国传递中国的声音。然而,鉴于深陷低谷的中美关系的复杂性,无论谁来充当两国之间的沟通桥梁,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何况,这样的棘手局面主要是美方造成的,这从华盛顿对中国的定位以及最近美国诸多议员的反华动作就能清晰看出。

在现场听秦刚大使履新后首次讲话的是(在现场听秦刚大使履新后首次讲话)(1)

“大门已经打开,就不会关上”

经过14个小时飞行,秦刚大使于美国当地时间28日下午抵达纽约肯尼迪机场。“抵达美国。未来可期。”他在推特上用英文发表了一则推文,并配以抵达机场时的照片。秦刚在本月开通推特账号,这是他的账号首次发推。

甫抵华盛顿,秦刚就在官邸对中外媒体发表讲话。他先用中文讲了一遍。秦刚表示,他相信,中美关系的大门已经打开,就不会关上。中美作为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大国,正在进入新一轮相互发现、认知和调适中,寻求新时代彼此相处之道。中美关系又处在一个新的紧要关口,既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也有巨大机遇和潜力。

《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虽然经过上海—纽约—华盛顿的长途旅行,秦刚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疲惫神色。在英文讲话结束后,他离开了大厅。在场有外国记者表示,意犹未尽。随后,秦刚通过推特表示,他将进行14天自我隔离,然后尽快开始工作。

据中国驻美大使馆网站消息,秦刚还发表致全美侨胞问候信,表示要积极为侨胞促进中美两国开展各种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在致在美中国留学生的问候信中,他说“祖国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秦刚曾先后两次担任外交部发言人,在这两天的外媒报道中,很多记者提到这一点。秦刚还多次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任职。一些分析关注到,秦刚此前是分管欧洲地区事务和新闻、礼宾工作的外交部副部长。“‘欧洲问题专家’任驻美国大使。”德国新闻电视台29日写道。

有熟悉外交事务的中国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秦刚在外交部不同部门均有丰富的履历,处理过许多挑战,是一名专业性极高的外交官。德国新闻电视台也称,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关系必须面对新的现实,而拥有丰富经验的秦刚是最合适人选。他是能言善辩的前发言人,这有利于向美国阐述中国的声音,让美国人了解中国的想法。

秦刚接替的是6月下旬离任回国的崔天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对《环球时报》表示,秦刚履新后的首要任务是坚持中国一贯对美政策,稳定中美关系,并尽可能推进对美合作。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秦刚上任初期,需要解决怎样与拜登政府建立一个畅通、有效的沟通渠道问题。

中国政策的“坚定捍卫者”

“中国新任驻美大使秦刚在华盛顿发表讲话,采取安抚语调。”《华尔街日报》29日称,秦刚甫抵华盛顿就发出和解信号,他的语气与中美高级外交官周一在天津的紧张交锋形成鲜明对比。秦刚更具安抚性的言论表明,中国政府仍希望重修中美关系,但要根据自己的条件。

路透社评论说,在两国关系极为紧张之际,55岁的秦刚在华盛顿的初次讲话的乐观语气,让人印象深刻。他祝愿美国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称中美关系有巨大潜力。德新社称,秦刚接近北京最高层,他表示愿同美国各界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确发展轨道。

在“德国之声”看来,秦刚是中国政策的坚定捍卫者,他在北京曾召集外国外交官,对他们的政府在新疆事务等问题上的声明表示不满。该媒体称,当下的中美关系使秦刚面对相当艰巨的挑战,他必须在代表北京立场的同时,与华盛顿建立沟通的桥梁。在如今美国两党一致对华强硬的氛围下,这项任务殊不简单。

《纽约时报》称,2018年秦刚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后,他的母校发布的简历写道,他作为发言人“从来不会绕着问题走,而是态度鲜明直截了当;不会躲躲闪闪,更不会语焉不详”。文章称,秦刚将处于中国努力重塑中美关系的前线,他可能会向华盛顿传达中国领导人希望中国被当作一个大国对待的信息。

吴心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秦刚与崔天凯的风格不同,两任大使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目标是一致的。一段时间以来,拜登政府继承了前任政府一系列对华政策和做法,将中国作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在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及疫情等因素影响下,驻美大使未来将承担更多危机处理的责任。

秦刚的赴任结束了过去一个多月中美两国首都同时未有对方大使常驻的情况。吴心伯表示,中国驻美大使的离任和赴任处在正常的轮换节奏中,反映出中国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态度,即希望可以保持平稳发展。

美国方面则不然。路透社28日称,美国驻华大使职位自去年10月以来一直空缺,共和党人布兰斯塔德当时卸任回国帮助特朗普竞选连任。尽管华盛顿外交政策圈青睐美国前驻北约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但拜登至今未提名新的驻华大使。

美议员掀起反华潮

对于中国新大使面临的挑战,美国全国公共电台称,秦刚将需要应对40多年来最令人担忧的美中关系:拜登政府将中国描述为国际秩序的威胁;拜登维持了对中国主要科技和防务公司的许多制裁;两国在人权问题上继续冲突……

中美关系陷入低谷,原因在于美国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政策。正如美国《外交政策》所说,拜登政府上台后很快与北京展开了一场激进、全方位的对峙。拜登政府还承认,前特朗普政府所接受的战略竞争概念仍是定义两国关系的框架。

有分析称,拜登政府在想尽办法遏制中国的同时,也开始与中国接触,但面临“中国困局”挑战。最新一期香港《亚洲周刊》刊文称,拜登的对华政策正走向一个困境,进退维谷。受内政因素的强大制约,仇华论述成了两党当前唯一的共同语言,对华强硬能为拜登政府争取更多民粹选票,并在国会中破解共和党的阻碍。

美国国会的一系列动作凸显这种氛围。28日,美国两党多名议员提出法案,要设立一个重点针对中国的“公开翻译和分析中心”,系统翻译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军队的相关文件、报告、战略、新闻文章、评论等,在网上免费发表。据报道,该机构将以外国广播新闻处为基础建立,后者在冷战期间负责提供对苏联阵营和其他外国政府的媒体资讯翻译和分析。

据美国“Axios”新闻网29日报道,针对新疆议题,美众议院有议员正在组建所谓跨党派“维吾尔议员团”,美“国会暨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则在推动国会通过两个涉及“人权”和“强迫劳动”的议案。

美国议员们更是频打“台湾牌”。28日,美众议院通过国务院拨款法案,纳入多名共和党议员提出的修正案,禁止行政部门花钱制作、采购或展示任何将台湾画成中国一部分的地图。一名共和党众议员声称,美国实行的“一中政策”是一项“不诚实政策”,应当摒弃。同日,美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通过一项法案,要求国务卿协助台湾重获世界卫生大会观察员身份。29日上午,首届“日美台议员战略对话”也粉墨登场(详见今日本报第三版)。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支持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重返联合国下属机构尤其是世卫大会,是华盛顿的共识,但行政部门碍于中美关系会相对克制谨慎。国会对此不满,通过法案表态并施压行政部门,这也反映了美国的“府院矛盾”。信强说,中国外长王毅周一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会晤时谈到三条底线,其中之一就是台湾,拜登行政当局承认一个中国,想跟中国接触,但国会反华动作会越来越多。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吴乐珺 林 日 青 木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 白云怡 徐可越 任 重

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

作者:吴乐珺 林 日 青 木 赵觉珵 白云怡 徐可越 任 重

来源: 环球时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