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太仓将向哪发展(太仓确立城市东进)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在苏南诸多强县中,近年来发展略显沉稳、存在感稍弱的太仓,已经猛醒——如何找到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城市能级的突破口。

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愈发清晰。

沪苏通铁路于去年开通,契机似乎突然而至,太仓到上海的通勤时间缩短为30分钟左右,“沪太同城化”变为现实。太仓顺势喊出“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的口号,令不少长三角城市艳羡不已。

即将到来的又一波利好消息是,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的第一届学生于今年9月入校报到,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学校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有望于明年(2022年)交付使用。国内罕见的、两所知名高校同时在一个县级市落地的场景在太仓实现,而其总招生规模高峰期约在1.65万人,今后将为太仓源源不断地输入有活力的优秀年轻人才。

放眼未来5年,小小的一个县级市太仓,5条高铁、1条跨省地铁(上海市域铁路嘉闵线将被北延至太仓站)将在此交汇成网,太仓“临沪第一门户城市”的称谓将更加坐实。

围绕高铁太仓站,太仓正谋划城市“东进”,在与上海嘉定区接壤的区域,将平地建成一座容纳30万人口的现代化新城(娄江新城),届时,太仓城区将与上海边界全面接壤。

紧挨上海,坐拥多条高铁及城际铁路,又有两大知名高校“加持”的太仓,将重塑其在区位、科教、产业、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有望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成为一匹蓄势待发的“黑马”,而临沪“强县榜”也或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

今年4月9日,太仓市正式发布娄江新城总体控制性规划,标志着娄江新城吹响了大规模开发、精细化建设的“集结号”。

根据规划,娄江新城位于太仓主城的东部,与上海嘉定区接壤,规划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约30万人。

对于这座新城,太仓砸了重金,将最优质的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和配套布局于此,因此也对其寄予厚望。太仓市长汪香元表示,娄江新城是太仓把握城市未来、提升城市能级的“历史性工程”,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前沿阵地。

“太仓将举全市之力,精心打造新城格局,为后人留下一系列传世精品、建筑典范。”汪香元说,真正把娄江新城的最佳区位优势,转化为最优营商环境、最强比较优势,打造成为“沪太同城化”的综合性价比最高地。

据太仓官方介绍,娄江新城总体定位是太仓主城东部副中心,将其打造为“长三角中德合作示范区、临沪智能制造集聚区、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区、虹桥商务核心配套区”,成为太仓“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的核心功能区域,以及“对德合作”和“沪苏同城”第一高地的核心载体。

“未来,娄江新城以先进产业体系为支撑,实现从精明增长到智慧创新的转变。”娄江新城规划设计单位、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总经理梅耀林说,这样一座新城将放大自身优势,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经济。

其思路和特点是 : 第一,擦亮太仓“德企之乡”品牌,探索对德合作的新体系、新空间、新模式。其二,突出临沪优势,展开沪太产业协同发展。其三,扩大两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专业优势,组织创新空间。

未来太仓将向哪发展(太仓确立城市东进)(1)

太仓高铁、高校,构筑融沪独特价值

距离上海近,绝非太仓独有的强力优势。放眼苏浙两省,与上海相邻的县市有多个,比如,昆山主城距上海虽不似太仓主城那般近,却在过去十几年成为了“中国最强县级市”。

从苏州下辖诸多县市中原本排名落后的“小六子”,到“中国最强县级市”。昆山的“逆袭”和成功,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外界注意到,在苏南浙北的环沪县区中,昆山是为数不多的、早在2010年便接入沪宁城际高铁并设站的城市。与上海通达的便捷性、同城化,也成为昆山日后不断强化其竞争长板和优势的利器。

如今,随着“轨道上的长三角”联系越来越紧密,一批同等量级的城市相继迈入“高铁时代”,它们与上海的时空距离也都大幅缩短,跟太仓相比相差不大。比如,在太仓的西面,苏州相城区就借助高铁苏州北站,超常规地大打“临沪牌”,近两年迅速崛起为苏州下辖区县中的一匹“黑马”。

那么,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提速实施的背景下,尤其是在苏州提出“沪苏同城”战略的情况下,太仓怎么才能找准自己的独特定位,发挥出自己的比较优势?

在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更新规划设计院副院长王海勇看来,高铁、高校的资源叠加,将构筑太仓在苏南强县乃至长三角县市中的独特价值。

未来太仓将向哪发展(太仓确立城市东进)(2)

首先,高铁方面,苏锡常城际铁路将经过太仓并设站,上海市域铁路嘉闵线将被北延至太仓站,并与沪苏通铁路(一期、二期)、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铁路实现换乘。这样,5条高铁和1条跨省地铁将在太仓形成合围的局面。太仓真正成为江苏进入上海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第一门户。

高校方面,西北工业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已落户太仓并将陆续招生,太仓一举成为全国唯一拥有“985”、“双一流”高校的县级市,一座临沪科教高地拔地而起。

除了每年源源不断地给太仓输入有活力的年轻人才,更重要的是,这两所高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比如西工大的航空航天及智能制造等,西交利物浦大学主打的新型的创业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芯片学院等,既迎合了时代所需,又与太仓的规划主导产业及优势产业相匹配。

可以预见,伴随着高铁、高校蜂拥而来的,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大量的年轻人才、科研机构和项目资源。

而娄江新城就是太仓未来抢占和承载优质高端资源最重要的新增载体。目前,上海的瑞金医院、上海世外学校等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已经签约落户太仓。

太仓市委书记沈觅说,通过拉开城市框架、适度扩展规模,增强太仓对高端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将实现“高铁、高校、高层次人才、高质量项目”在太仓交汇叠加、融合互动,更好地推动城市能级快速提升。

未来太仓将向哪发展(太仓确立城市东进)(3)

“沪苏同城化”新打法

一边是太仓铆足干劲建设新城、加快融入上海,另一边“领头羊”上海也正火热推进新城建设。上海提出,将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5个新城,建设成为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打造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那么,作为“姊妹城”的太仓以及娄江新城,又该如何融入其中?

在太仓采访期间,当地政府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沪太同城”语境下,娄江新城将充当“先锋”,在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和营商环境上加速与上海的同城化连接。而在产业定位上,将与上海的五大新城形成分工有差异、产业各有特色的错位竞争、协同发展效应。

太仓的“打法”是,上海正在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航空制造业集群,太仓则要抓住这些风口和契机,培育与之相配套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航空“大产业”,加快形成五百亿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百亿级航空产业集群。

举例来说,随着C919国产大飞机开始量产,上海庞大的航空产业集群已初现雏形,航空产业链条正加速形成。据娄江新城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白斌介绍,太仓引入西北工业大学,带来了航空航天科研优势,且太仓德资企业密集,精密制造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

这些优势叠加,使太仓早在2018年便率先布局航空产业,对中国商飞未来将量产的C919大飞机进行协作和配套。

目前,太仓选择了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航空新材料、专业无人机、航空服务业等四大领域,作为航空产业发力方向。据统计,当前已有20多个航空产业项目落户太仓,总投资超100亿元。去年,太仓航空航天产业产值已近百亿元。

太仓下的这招“先手棋”,已成为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的“样本”,受到苏州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今年2月12日,苏州市政府和中国商飞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地放在了太仓。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刘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