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未央谁最美丽(唐博来扬解读锦绣未央原型)

锦绣未央谁最美丽(唐博来扬解读锦绣未央原型)(1)

电视剧《锦绣未央》海报

电视剧《锦绣未央》一度热播,唐嫣饰演的李未央圈粉无数。据考证,她的历史原型就是北魏冯太后。昨天下午,“百家讲坛”主讲人唐博登上市图书馆“扬图讲堂”,主讲“《锦绣未央》的历史解读——鲜为人知的北魏冯太后及其改革”。本报今特辑录现场讲座内容,以飨读者。

李未央的原型是冯太后

亡国公主遭逢国破家亡

电视剧《锦绣未央》讲述了亡国公主心儿在遭逢国破家亡的变故之后,阴差阳错成为“李未央”,回到尚书府与仇敌斗智斗勇,还意外卷入与北魏皇子拓跋浚、拓跋余的情感纠葛,最终,她历尽艰险磨难为父系一族正名,同时也收获了曲折感人的爱情。

如果结合历史和剧情来看,唐嫣饰演的李未央就是历史上的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长乐冯氏,祖父冯弘曾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后投降北魏。父亲冯朗曾做秦雍刺史、辽西郡公,母亲王氏是乐浪郡(今朝鲜平壤)人,因此,冯氏为胡化汉人与高句丽人的混血儿。冯氏还有一个哥哥叫冯熙。

后来冯家突遭横祸,父亲冯朗因受大案牵连被太武帝诛杀。冯氏因为年幼又是女孩,成了拓跋氏的婢女。冯氏在宫中得到了姑母冯昭仪悉心照料,度过幼年时光。

452年,北魏发生“正平事变”,宦官宗爱谋害太子拓跋晃,进而杀害太武帝拓跋焘,然后立南安王拓跋余(太子异母弟)为帝。拓跋余继位后为保帝位,用公款收买人心,因纵情声色而耽搁朝政,甚至边境告急都不予处置,还试图谋划削杀宗爱时反被其害。8个月后,13岁的太子长子拓跋浚被立,即文成帝。文成帝继位后,旋即发动宫变,杀掉宗爱。改扩张为休养。

11岁的冯氏成为贵人,实现第一步“逆袭”。

这个“冯氏”不简单

荣冠六宫又二度临朝

公元456年,14岁的冯氏被文成帝立为中宫皇后。小小年纪就当上皇后。

值得一提的是,冯后对文成帝乳母常氏的恪守妇礼及对文成帝之子拓跋弘的养育,为自己赢得了宫内宫外、朝廷上下一片赞誉之声。

冯后与文成帝过了将近十年美满和谐的生活,和平六年,文成帝去世。丧夫之哀,令冯后痛不欲生,3日后,按照北魏的旧俗制度,焚烧文成帝生前的御衣器物等,冯后突然冲向烈火,幸而救出,昏迷许久方醒。

12岁的拓跋弘继位,是为献文帝,冯氏为皇太后。当时的太原王车骑大将军乙浑图谋篡位,冯太后闻讯,率先出手镇压。平定乙浑之乱,稳定政治局势,冯太后表现出果敢善断的政治才干。接着,她再露锋芒,宣布由自己临朝称制,掌控朝政大权。虽然仅有18个月的时间,但她凭借多年宫中生活的阅历和非凡的胆识,稳定了北魏动荡的政局。

时隔不久,她停止临朝,由已经14岁的献文帝亲政,转而担当起抚养皇孙拓跋宏的责任。献文帝亲政以后颇有作为,他贬斥了不少冯太后宠臣男侍等。冯太后无法容忍,于是她逼迫献文帝交出皇位。禅位给不满5岁的太子拓跋宏,太子上位但太上皇仍大权独揽,生杀予夺。献文帝奉旨入宫面见太后,被强行软禁,死于宫中。

冯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再度临朝听政,成为北魏的政治核心。

锐意新政卓有成效

被后人封为“千古一后”

献文帝死后,政局又动荡起来。不仅如此,献文时遗留下众多痼疾难除,使北魏统治面临潜在的威胁。为了北魏的长治久安,也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冯太后恩威兼施,充分施展了她的政治智慧。

首先,冯太后进行系统性改革,在平城宫发布三项命令:一是“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即在朝廷设专款专户,为官员按季发薪;二是“罢诸商人,以简民事”。即减少各种名义摊派(尤其是面向商人),减轻扰民负担,为发放俸禄单开附加税,以孝文帝名义发布“均田令”,按定额收纳赋税,征发徭役,确保朝廷财政收入;三是“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一死”。俸禄既定,惩贪升级,新规堪称史上最严。改革前,北魏律法规定,贪赃满40匹绢才处死。即便是号称治贪最严的朱元璋,对贪官的生死线也要定在60两银子。

冯太后为了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还特别注意培养扶植一些贤能之士做亲信,组成一个效忠她的领导核心。在这个领导集团中,有拓跋氏的贵族,也有汉族名士,有朝廷大臣,也有内廷宦官。而其中的汉族名士,不少又是她的宠幸之臣。此外,冯太后还对宦官大加委任。宦官本来供事宫中,经常生活在帝妃周围,冯太后临朝听政,对其中有才干者也引为亲信。所以一批人等皆由底层小宦官得到提拔。在她临朝听政的时期,并没有发生宦官专权、胁迫朝廷的现象。这是因为冯太后虽然利用宦官居中用事,但对其行为作了严格的限制。

由于培植起一个忠心耿耿的政治集团,冯太后的临朝专政取得了成功,所谓“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猜忍,能行大事”。而尤为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冯太后运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钢铁般的手腕,纵横捭阖,排除干扰,对北魏的政治、经济和风俗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公元490年,49岁的冯太后死于平城皇宫的太和殿,谥号文明太皇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4位权倾天下的女性之一,影响力甚至超越自身所处的时代,为隋唐的统一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她的开阔胸襟与丰功伟绩,历代女性几乎无人望其项背,然而史书却没有留下这位“千古一后”的名字,仅称其为“冯氏”。

冯太后既有令人赞叹的杀伐决断,又能忍辱负重,深谋远虑。在她的领导下,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国力空前强盛,民族融合加速进行;经她指点,孝文帝拓跋宏成长为聪敏过人、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记者 车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