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均生讲陈式太极拳推手种类(师爷洪均生公讲如何学)

我从一九三〇年向陈氏十七代拳师陈发科先生学拳至一九四四年离师移家济南一九五三年从周汉民先生借读陈照丕在南京出版的《陈式太极拳汇宗》,又从杨澄甫弟子葛兰笙先生借读开明书店印行的陈鑫所著《太极拳图说》,经过细心研读,联系陈师口传身教的拳理、拳法,结合返济后与学拳同志们作科学实验,从而对陈式基本规律——缠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关于缠法自转的顺逆,发现在眼、身、手、腿部位各有不同的配合,也根据陈师示范中动作,发现公转的正旋、反旋及其左右、前后、上下的不同方向,同时悟出王宗岳《太极拳论》所指出的:“双重”、“懂劲”,如何做到“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阴阳相济,也就是“刚柔相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等,前人未曾说明,学者都莫知领要的问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洪均生讲陈式太极拳推手种类?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洪均生讲陈式太极拳推手种类(师爷洪均生公讲如何学)

洪均生讲陈式太极拳推手种类

我从一九三〇年向陈氏十七代拳师陈发科先生学拳至一九四四年离师移家济南。一九五三年从周汉民先生借读陈照丕在南京出版的《陈式太极拳汇宗》,又从杨澄甫弟子葛兰笙先生借读开明书店印行的陈鑫所著《太极拳图说》,经过细心研读,联系陈师口传身教的拳理、拳法,结合返济后与学拳同志们作科学实验,从而对陈式基本规律——缠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关于缠法自转的顺逆,发现在眼、身、手、腿部位各有不同的配合,也根据陈师示范中动作,发现公转的正旋、反旋及其左右、前后、上下的不同方向,同时悟出王宗岳《太极拳论》所指出的:“双重”、“懂劲”,如何做到“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阴阳相济,也就是“刚柔相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等,前人未曾说明,学者都莫知领要的问题。

我当年因病学拳,体力不佳,故尔用功不勤,水平有限。但身懒而思想不懒。学拳时曾多听师教,多看示范动作,多思考,然后按所闻、所见、所能记忆的加以多练,虽然练的趟子不多,却对每一动作,每日反复单练数十次,以至数百次,必求不违师教而后已。解放后三十余年中,又从与学拳同志们多作研究、试验,把早期的“四多”,增为“六多”,一得之愚来自千虑,老马长途体力虽差,而识途经验,略可告人,因此不致怀宝迷邦,数年写出有关陈式文字,将数十万言。

我于前十年写过陈式太极一、二路动作说明,在每式下都对式名考释作了介绍。这次重写式名考释杂谈,不是按原式次序写的,而是将同名不同练法、作用的及同一类型手法而有不同变化的式子排列的。这可以为已经学过陈式一、二路的人们阅览,使之知其变化的原因和用法,以便从认识上有所前进。

我们学拳原是以增强体质为第一目的,不是单纯重在技击。一九六三年山东钢厂工程师沈世谦先生曾向我学陈式一路。据他谈及学习任何技艺都是先进行观察、比较,然后入手学习。例如对炼钢本来学过,为了研究这一技术先购来各国原本有关资料,随看随摘要记录,评比其优点,最后参入自己的科学方法,便可变成个人的创造发明。

学太极拳也是先看有关书刊,并在旧书店用三十元购读陈鑫著作,到各拳场参观教法、练法,最后方来找我学习。我认为这种学习方法是科学的,对我研究陈式大有帮助。沈老学了半个多月,套路将及一半,因领导批准回上海疗养,行前说:“陈式拳真是可以说是神拳。我打算退休后,申请党领导成立陈式太极拳研究机构,你负责拳的理法,我负责有关物理,再约好友中善中西医者负责生理、病理、经络学说等等方面,作深刻研究,准备写出综合的、科学的一部文字,作为对祖国和全世界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我深感佩其言,应作为我酷爱此拳的最高理想。从美芹而独善其身,作出献芹而并善天下的效益。可惜经过十年动乱,沈老病逝,此愿未能实现。

但,静言思之,我虽不懂科学,应以责任托与后学之秀的懂科学者,特别是懂经络学及力学者共同研究,逐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陈鑫原谱讲动作缠丝常常结合经络穴位的运行线路,这就给我们打开捷径。我们可以按照原文已经指出的穴位,从练习中试验它对人体的感觉和效应。再从局部肢体推及全身,从外肢推及内脏,从外形体验到内部的气血循行。这样一步一步地摸索前进,找出太极拳保健医疗的科学论据,是有可能的。陈鑫原著关于技击的说法也随处可见,但只笼统地讲中气为主,也讲到技击方面的方向和时间,因为那时他不一定懂得力学。

我们现在讲技击应当以力学为据。主要的在于杠杆原理,即躯干的重心在动作千变万化中始终保持随遇平衡。然后因敌变化而综合运用力学中的螺旋力、滚动摩擦等等规律,以求在不败中取胜。不过人是微妙的动物,动的规律——即方向时间的配合,连自己也从不能自主,达到不能自知的高深阶段。这种境界是从辛苦而兼毅力的按照拳理、拳法练出来的。凡是有志气的人们都是有成功希望的,也是能成功的。【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二日 洪均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