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蜗牛养殖骗局(柳州这公园出现)

来源:南国今报

雨后逛公园或在小区的路边、草丛等地方,看到“个头很大”的蜗牛,请不要因为其憨态可掬的外表随意触碰,因为它们很可能是被称为“田园杀手”的非洲大蜗牛。近日,柳州市马鹿山公园大草坪附近出现“巨无霸”蜗牛,园区经调查,确定是非洲大蜗牛。

10月11日,记者来到马鹿山公园,在大草坪附近的阴湿处看到了这种大蜗牛。与普通蜗牛相比,这种蜗牛个头较大,外壳呈现黄褐色的螺旋状并带雾面花纹,喜欢躲在阴湿的草丛,或攀附在绿树丛的墙壁上,一般是在雨后或傍晚才会出现。

巨型蜗牛养殖骗局(柳州这公园出现)(1)

园区管理人员介绍,这种大蜗牛叫“非洲大蜗牛”,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果蔬、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水泥都能成为其饱腹之物。它们对园林和农作物危害极大,可危害500多种作物,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巨型蜗牛养殖骗局(柳州这公园出现)(2)

“我们提醒大家不要去轻易触摸,更不要食用,尽量避开它们。”马鹿山公园大草坪负责人表示,野生的非洲大蜗牛非常不干净,身上的粘液以及粪便里,都携带有非常多的寄生虫和致病菌,尤其是广州管圆线虫,这种虫会导致脑膜炎等疾病。所以,市民见到这种蜗牛,千万不要触碰。

巨型蜗牛养殖骗局(柳州这公园出现)(3)

目前,马鹿山公园已安排工作人员在大草坪和登山石阶处施放消杀药物,防止非洲大蜗牛外延。接下来,会在公园展板上展出非洲大蜗牛的资料信息,供游客知悉防范。

公园同时提醒市民

游玩时要提高警惕,照顾好老人和孩子,不要随意触碰大蜗牛,更不要将其带回家饲养或食用。如果在其他地方发现大量非洲大蜗牛,请尽快联系相关部门处理。

非洲大蜗牛千万别吃

法式焗蜗牛不是这个品种

野外的非洲大蜗牛不能碰,更不能抓回家吃,煮熟也不行!

研究显示,螺肺是幼虫感染密度最高的器官,螺体超过一半的幼虫都藏在肺部。

不少人烹饪螺肉的时候,会为了追求所谓肉质而不完全煮透,这样风险就很高。并且,煮熟的也不是绝对安全。

很多人看到非洲大蜗牛个头大,肉多,以为法式焗蜗牛就是用这玩意儿做的。

事实上,法式焗蜗牛用的不是非洲大蜗牛,也不是水田里常见的福寿螺而是可食用品种白玉蜗牛而且,必须是规范养殖在可控环境里的白玉蜗牛才可以,绝不是小区里抓的,水田里捡的。

所以,不仅不要食用非洲大蜗牛,连蜗牛爬过的有机蔬菜都要彻底洗净煮熟。

大蜗牛的“亲戚”也别乱吃

同样“有毒”

2018年3月,国内外媒体曾报道了澳大利亚悉尼一个19岁的橄榄球队员,因为在一个聚会上“耍帅”,生吞了几只蛞蝓,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四肢瘫痪,撑了8年还是因并发症去世。

在家里的阳台、花园

发现大蜗牛怎么办?

1.首选办法是找小区物业过来消杀。

2.如果无法消杀,遇到这种大蜗牛尽量绕道而行。

蜗牛喜欢阴凉潮湿,雨过天晴,气温升高,它们就自己躲起来了。

3.实在不行,蜗牛有个天敌——盐!

只要蜗牛一碰到盐,它体内的水份就会被吸干,蜗牛的身体就会慢慢融化成水。

来源 | 南国今报记者黄真真 实习生刘远雄

综合深圳卫健委、深圳大件事、深圳特区报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