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峰投资集团(青春在一线闪光)

一名90后女孩,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在省城的发展机会,回到家乡,扎根基层,带着一帮年轻人,为当地农民发展新兴种植业奔忙,令胸前的党徽在一线熠熠生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云南腾峰投资集团?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云南腾峰投资集团(青春在一线闪光)

云南腾峰投资集团

一名90后女孩,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在省城的发展机会,回到家乡,扎根基层,带着一帮年轻人,为当地农民发展新兴种植业奔忙,令胸前的党徽在一线熠熠生辉!

她,就是中共党员、云南腾森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杨建聪。

同事赞她“能吃苦”

“作为一名90后姑娘,她在工作上特别能吃苦!”谈起杨建聪,同事赞不绝口。

1991年,杨建聪出生于中和镇高田社区的一个普通农家。2010年,杨建聪顺利考起云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校期间学习相关化工知识,并于201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杨建聪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腾冲,到云南弘森林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担任普通技术员,主要负责林权调查、规划设计、森林评估、林业勘测等工作。

“林权调查是林业服务中最累的一个行业,需要到艰苦的山林里去工作,好多小伙子都不能坚持下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樊榕介绍。

在猴桥镇约1万亩的国家森林抚育项目调查中,杨建聪及其同事必需抽样调查300亩不同区域的山林,测量山林里每一棵大树的高度、胸径,每一片树林的密度、植被、坡向等等。那段时间,恰逢腾冲雨季,刚参加工作的杨建聪,两个多月穿行在时晴时雨的山林里,吃饭全无规律,天亮吃过早饭上山,往往到天黑才能吃第二顿;在固东镇雪灾木调查工作中,杨建聪负责采伐设计,在固东江东大山上一天转到晚,回到住处,脚都走软了,但她从无怨言,从来不曾有过放弃的念头。

4年来,她是公司唯一坚持下来的女技术员。

领导夸她“敢担当”

“她身上不仅有青年人的闯劲,又具备了一名党员的担当!”云南腾森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杨龙洲介绍。

腾冲市委提出“大健康、大物流”发展战略之后,集团公司迅速行动起来,高标准组建起了生物产业部,任命杨建聪为生物产业部副经理,并担任林瑞公司经理,负责《万亩银杏叶用林高标准种植项目》,杨建聪稚嫩的肩膀上一下子挑起了千斤重担。

面对上万亩的银杏种植任务,从哪儿开始干?如何实施?杨建聪一度陷入了沉思。在公司党支部的帮助下,她带领团队远赴江苏邳州,到市内的中和、马站、界头等地考察学习,认真钻研苗木培育和管理技术,结合曲石江南实际制定了《银杏苗木种植技术规程》《银杏种植操作流程》等技术方案,为开展银杏种植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同时,针对种植任务重、时间紧、劳务成本高的实情,公司创新采用“土地流转 网格化承包”的经营模式,将流转到的土地,根据农户种植意愿,重新承包给农户,由农户自行组织人员种植,公司按照种植面积付给农户劳务费。

如此一来,既减轻了公司负担,加快了项目进度,又有效地调动起了广大农户的积极性、主动性。银杏种植大户赵彦强说:“以前我自己种的是玉米,现在,靠着杨建聪等人的技术指导,学着种植银杏,树苗长势很好,看着就来劲!”赵彦强与公司签订了240亩的银杏种植合同,按照每亩1320元的劳务成本计算,待验收通过后,他将能从公司拿到30多万元的劳务费。

在解决了种植技术、土地、人员等问题后,杨建聪带领公司员工起早贪黑,卷起裤腿在田间地头穿梭,组织134户种植户开展了多次现场操作培训,每天轮流到田间进行现场指导,认真细致地讲解,及时解决农户遇到的每一个技术难题。期间,还要担负着全长8万多米的银杏苗木灌溉水利工程的现场施工,几乎没有完整的休息过一天。

去年腊月二十八,银杏种植水管架设工程在某社区受阻,杨建聪与集团公司领导一起,带领公司员工深入村寨召开村民会议商讨解决,直至深夜,双方才达成协议。第二天一大早,杨建聪根据协议,全面安排布置好水管架设相关工作后回到家,已是年关将近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眼下,在江南社区,大片大片的银杏苗长得绿意盎然,势头看好。

员工敬她“好大姐”

2018年,林瑞公司又承接了曲石镇7000亩万寿菊种植项目,项目投资1500万元,涉及江南、双龙、回街、秧草塘、清河、曲石6个社区,3000多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户250多户),13000多人。

在项目推进中,杨建聪发现一家承包户种植进度缓慢,种植质量也不达标时,立即带上员工到农户家里了解情况,耐心做通思想工作后,又带着几名技术员到农户的承包地里示范指导。该农户深受感动,最终及时完成了种植任务,跟上了整体步伐。

如今,在杨建聪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曲石境内的万寿菊墨绿一片,长势喜人。

“刚到公司,我们什么都不懂,是她一步一步地带着我们大家走过来的,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就像大姐姐一样关心我们。”公司员工梁杰说。

林瑞公司现有员工11人,都是一帮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一开始,这些小青年被安排到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基地上工作,好几个员工都曾有过辞职的想法,但杨建聪一直鼓励他们,耐心细致地跟他们交流,从思想上、行动上引导他们,生活中关心他们,至今无一人跳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