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的成语以及出处(韩愈进学解中的成语)

学而的成语以及出处(韩愈进学解中的成语)(1)

  • 韩愈的《进学解》写于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距今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了,为什么这些词语,仍然为人们所广泛运用,并且又经久不衰,从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呢?这是因为:
  • 第一是这些词语本身形象生动。
  • “焚膏继晷”,虽然与“夜以继日”意思相差无几,但是前者却比后者,要生动得多。透过“焚膏继晷”四个字,似乎使人看到一个奋发努力、挑灯夜读、孜孜不倦的古代知识分子的鲜明形象。
  • 再如,由“跋前踬后”这个成语,人们很容易想见那种瞻前顾后、进退两难的情景。倘若换上其他的词语,便远不及它来得具体生动。
  • 又如,“含英咀华”,韩愈用“英”和“华”,来比喻古代典籍中的精神,非常新奇;同时又分别贯以“含”和“咀”两个动词,其咀嚼品味、揣摩思索之神态,跃然纸上。
  • 第二是这些词语内涵丰富。
  • 其中有很多词语都可以使人产生许多方面的联想,极富于概括性,又有很强的适应性。如,“佶屈聱牙”,在《进学解》中本来是说《尚书》中的《周书》里的《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和《商书》中的《盘庚》,文字艰涩,拗口难读。可是后人便用这一成语泛指所有写得不通顺、文辞曲折的作品。
  • 再如,“闳中肆外”,在《进学解》中是用来概括韩愈文章风格的,但是后来便指所有具备内容博大丰富,形式奔放多样的文章。
  • 就每个词语本身讲,也都是言约意丰,以少胜多的。虽然只是四个字,但是要想把它解释透彻了,还真得要费一些笔墨的。
  • 第三是这些词语哲理性强。
  • “业精于勤”和“行成于思”两个成语尤其明显地体现出了这一特点,于是后来这两个成语,竟成了有志之士的座右铭,激励和鼓舞着人们勤奋学习,不断探求,认真思索。
  • “牛溲马勃”和“败鼓之皮”两个成语,同样含有一定的辩证法。牛溲,牛尿,一说是车前草;马勃,药名,属于菌类,又称“脱皮马勃”;败鼓,坏了的鼓。这两个成语的大意是说,事物虽然很微贱,似乎不值得一提,但是如果能够兼收并蓄,却又可以为我所用,不容忽视。
  • 第四是这些词语雅俗共赏。
  • “动辄得咎”、“细大不捐”、“同工异曲”等等,都显得非常通俗浅切,明白如话,一看即懂,便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但是,通俗并不等于庸俗,通俗之中自有其高雅的一面。如“同工异曲”,言简而意赅,词近而旨远,耐人咀嚼和回味。
  • 第五是这些词语在结构上自具特点。
  • 上面所列的被直接用作成语的词语,本身都是整齐的四字结构,这样就更适合于人们的用词习惯。中国文学史上,自从《诗经》开始,不论诗,还是文,四言句式就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到了南朝的骈文,乃至专门追求“四六”句式。七言诗中,绝大部分,都是上四下三的句式。如果我们说“回狂澜于既倒”,就不如说“力挽狂澜”来得简洁有力。说“记事者必提起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就远不及说“提要钩玄”更富于概括性。于是,人们便把这种杂言句式,化为四字成语,既得原句之精华,又显得结构整齐而严谨。
  • 这些词语有的还注意了声调的平仄变化,如,“焚膏继晷”、“闳中肆外”、“同工异曲”等,就属于平平仄仄。而“提要钩玄”、“力挽狂澜”、“败鼓之皮”等,则又是仄仄平平。
  • 有的词语对仗工致,如,“跋前踬后”,动词对动词,方位词对方位词。“闳中肆外”,形容词“闳”、“肆”相对,方位词“中”、“外”相对。“同工异曲”,则是除形容词“同”、“异”相对外,“工”和“曲”两个名词对得也很巧妙。
  • 由此可见,这些词语不仅声调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易于记诵,而且排列整齐有序,又善于变化,音乐美和形式美,兼而有之。
  • 因此,我们在给学生讲解《进学解》这篇文章时,切莫忽略了语言大师韩愈为我们所创造的这些成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