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忘了羊了个羊的后遗症(羊了个羊成瘾性曝光)
□杨诗宇(陕西师范大学)
“今天你加入羊群为家乡争光了吗?”近日,一款名为“羊了个羊”的小游戏风靡朋友圈,无数玩家涌入其中,如痴如醉,夜不能寐。其火爆程度,令人不禁惊呼:这款小程序游戏何来这么大的魅力?
“羊了个羊”本质上是网友们熟悉的“消消乐”,难度并不高。玩家通过点击消除牌堆,可在游戏下方的“槽位”放置闲牌,提高容错率。就连牌上的图案,也都是以往“消消乐”中熟悉的画风。特别之处就在于,“羊了个羊”第二关的难度极高,号称只有“不到0.1%”的通关率,无数玩家止步于此。准确来讲,这是一个因为难度太高而爆火的小游戏。
为何“羊了个羊”通关这么难?真的是因为玩家自嘲的“智力不够”吗?
答案并非如此。据光明网报道,有资深玩家和行业人士分析,“羊了个羊”与其说是智力游戏,不如说是运气游戏。第二关出现的牌型是纯随机的,如果运气好,就能够一直凑到3张同样的牌消除,如果运气不好,那么一开始系统发的牌就注定了死局。玩家们为第三张牌焦头烂额,一次次点开广告换取小道具,寄希望于下一张牌或者下一轮,殊不知所有结局早已提前写好。
这样一款“我命由天不由我”的小游戏为何能走红?原因是它瞄准了人性的弱点,完美地利用了人们不服输和好胜的心理。
通过简单的“消消乐”便可换取“0.1%的通关率”,实现玩家对“芝麻换西瓜”的渴望;每次都擦肩而过的胜利掩盖了背后的算法,让玩家把失败归结于自己,激发了他们不服输的心理;即时和低成本的游戏设计,方便玩家一次次重开。配合循环洗脑的BGM、绑定微信的社交属性、地区竞争机制的引入、逐渐增加的沉没成本……从而让玩家念念不忘,无法割舍。
不得不说,“羊了个羊”是一个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它很好地把握了用户心理,收割了大量的注意力。游戏里,一个道具需要看15秒广告以换取,按照一局使用三个道具计算,玩50局游戏要观看75分钟广告。在注意力以秒为单位计算的互联网时代,这个时长无疑是宝贵的。无论是哗众取巧的短视频,还是情节离奇的网络爽文,或是以夸张标题博人眼球的公众号推文,都在想方设法增添卖点,制造爽点,争夺用户的注意力,增加用户粘性。我们正如游戏里的羔羊一般,裸露在“注意力之战”中,试图抵御周围虎视眈眈的“灰狼们”。然而,防得了这个防不了那个,终有防不胜防的时候。
作为普通受众,我们自然不能寄希望于商家们手下留情。在互联网时代,即使是一只飞鸟,也有可能带起一阵大风。只不过,互联网的风常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这场旷日长久的注意力争夺大赛中,“羊了个羊”仅仅是这一周的胜者,呼啸在朋友圈罢了。早已经历过无数次大风洗礼的我们,不如放慢脚步,在下次风起时,先仔细想想这只“飞鸟”是否值得自己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关注,经过理性思考,再决定是否跟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