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萧红童年的文章(和萧红学写环境)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其中人物是核心,情节是骨架,环境是背景。

描写萧红童年的文章(和萧红学写环境)(1)

《呼兰河传》一开始就展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描述,一是让读者了解呼兰河这座小城,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好背景铺垫,二是突显对主题的表达,映衬人心的冷漠、麻木与愚昧。

萧红从冻裂的大地、年老的人、赶车的车夫、卖豆腐的人、卖馒头的人、冻得夜夜叫唤的小狗、冻裂的水缸、冻住的井、封住的家门、停止出汗的马毛上的霜,多个角度展现“冷”的特点。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

“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

“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

这样多方面的详略得当的自然环境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呼兰河的严冬,这样的立体可感相信善作画的伙伴,一定是可以通过这样细致的表述描画出一幅严冬场景图的。

我也尝试写一写:

闹 春

四月的唐山处处呈现闹春的景象。

路边的玉兰斗艳争香,紫的雅致、白的高洁、粉的娇嫩,个个舒展腰肢,享受春日的暖阳,春风的抚触。

描写萧红童年的文章(和萧红学写环境)(2)

描写萧红童年的文章(和萧红学写环境)(3)

描写萧红童年的文章(和萧红学写环境)(4)

嗡嗡嗡,嗡嗡嗡,桃花树上蜜蜂忙,飞进飞出中,还有蝴蝶相伴舞蹈,想必这样的搭档蜜蜂从不知何为疲倦吧?

描写萧红童年的文章(和萧红学写环境)(5)

桃林里,海棠树下,花丛旁,到处是踏春赏春的人们。闻花香,摸花瓣,观花蕊,赏姿态,拍合影……花赏人,人赏花,在暖融融的阳光下,在软绵绵的春风里,姹紫嫣红的色彩是花的,也是人的。

描写萧红童年的文章(和萧红学写环境)(6)

描写萧红童年的文章(和萧红学写环境)(7)

描写萧红童年的文章(和萧红学写环境)(8)

描写萧红童年的文章(和萧红学写环境)(9)

春天,踏春只赏景是不够的,看天上飞翔的风筝,它的主人神情自若;看空中摇摇欲坠的风筝,它的主人担忧无奈;看地上正要起飞的风筝,它的主人焦急兴奋。

描写萧红童年的文章(和萧红学写环境)(10)

远处,还有正在野餐的人们,吊床里享受春光的人们,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闹春景象。

我是云霞,关注我@儿童阅读指导师云霞,从工作、生活、学习中发现更多丰盈生命的话题,共同进步,一起优秀吧!

#以书之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