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知识产权问答(从同仁堂商标之争)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乐家传承三百年的家训,为同仁堂制作药品建立起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也推动了“同仁堂”品牌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与日俱增。经过近四个世纪的发展,“同仁堂”字号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天津同仁堂”、“南京同仁堂”等不同地域的“同仁堂”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消费者对此迷惑不解。而中文域名:同仁药业.网址究竟花落谁家,它将怎样发挥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呢?

商标知识产权问答(从同仁堂商标之争)(1)

根据网络信息显示,“同仁堂”之争由来已久。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乐家管理下的同仁堂,经营不善,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乐家女婿张益堂在天津另立门户“张家老药铺”,而后更名“天津同仁堂”,成了天津同仁堂的创始人。早在1852年张益堂更名之初,就产生了京津同仁堂之争,最终以“天津同仁堂”更名“天津同仁堂和记”而结束。

2006年,商务部认定北京同仁堂为首批“中华老字号”。同年,天津同仁堂也被商务部授予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自此,经营范围相同的两家“同仁堂”,都成了“中华老字号”。但是通过查询国家商标局官网发现,天津同仁堂在2017年曾申请注册“同仁堂”商标,未获得授权;北京同仁堂则注册了“同仁堂”系列商标一百余件。虽然双方在医药领域都拥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但在商标问题上,二者的商标权归属争端仍在持续。

事实上,京、津同仁堂的商标纠纷只是“同仁堂”商标归属纠纷的一部分。早在2015年,北京同仁堂就曾起诉中华同仁堂侵害“同仁堂”商标权,法院判决中华同仁堂构成侵权;以及北京同仁堂否认与南京同仁堂存在关联等案件,都折射出“同仁堂”标识,已经成为众多相关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

如今,“同仁堂”纠纷未平,“同仁药业”名称权同样是竞争激烈。面对社会上多个“同仁药业”,包括:上海同仁药业、北京同仁药业、江西同仁药业、乐氏同仁药业、辽宁同仁药业等不同的企业,如何保护自己的企业名称权,成为这些“同仁药业”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经查询发现,辽宁同仁药业有限公司早在2017年就率先注册了“同仁药业.网址”,在线上保护品牌的策略方面,领先了其他同名企业。与商标注册所不同的是,商标分为45大类,不同类别的产品可以重复注册同一个名称,而域名注册则具有唯一性,.网址中文域名一经注册全球唯一,辽宁同仁药业率先注册了“同仁药业.网址”,占据了使用“同仁药业”进行网络宣传和网站推广的先机,大幅提升了网络品牌竞争力,有力保护了商标品牌知识产权。

河北悦宾律师事务所李晓月律师认为,“同仁堂”作为传承百年的民族品牌,由于发展悠久、产生不同的分支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也给权利主体的认定工作增加了难度。从京、津同仁堂的纠纷中,折射出当下老字号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难题。我国《商标法》对老字号与商标保护制度尚未能有效统一,不少老字号的字号被抢注,给民族“老字号”保护工作又增加新的问题。作为权利主体的老字号传承企业,在品牌保护方面应更加注意,尤其是网络宣传方面更要加大保护力度,形成“品牌即网址,网址即品牌”的对外形象,扩宽市场宣传渠道,降低民众访问难度,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将商标品牌知识产权全方位保护落实到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