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乡村是座博物馆)

乡村是什么?乡村是座博物馆。一个个村庄,就是一座座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的露天博物馆。

青山绿水、田野星空,是博物馆的布景;蛙声蝉噪、鸡鸣犬吠,是博物馆的音乐;烟柳画桥、参差人家,是博物馆的展品;生活在村里的人们,则是博物馆最优秀的讲解员……

为满足群众暑期出游需求,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推出“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8条,涵盖乡土乡情、红色文化、考古遗址、自然科普、农耕文明、历史文化、非遗体验等众多适合青少年暑期出游的线路和产品。

这个暑假,就让我们沿着“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前往江西南昌梅岭、湖北咸宁九宫山,欣赏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到河南林州红旗渠、安徽凤阳小岗村,重温艰苦奋斗的红色历史;去浙江临海尤溪镇、广东开平碉楼,体验浓郁厚重的乡土文化;在新疆尉犁罗布人村寨、广西三江月也侗寨、四川茂县中国古羌城、云南大理巍山古城,领略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乡村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乡村是座博物馆)(1)

山水尤溪

一直觉得,一个村庄,如果有水的润泽,就会变得灵秀起来。尤溪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有山有水有溪流,尤溪镇坐落在浙江临海西南12公里处,是典型的江南地貌结构,背倚青山,环抱溪流,如诗如画。走进尤溪,仿佛走进一段悠远的旧时光,安静温软又清晰可见。

一些人来了,从远处的远处,来这里寻找心中的风景。我也不例外,开车来尤溪寻幽。

穿过城市的喧嚣,车子进了郊区,慢慢地,高楼隐去,天地间空旷起来了。一些绿意成片成片地进入眼帘,风吹过,惊扰了路边不知名的花草,丝丝幽香在空气中蒸腾、飘散。渐渐地,车子开始往幽深的山谷驶去,两边是高耸的岩石和陡峭的石壁。一条白玉般的溪流,一直伴在左右。车子到哪里,溪流就到哪里。溪水缥缈、悠长、清亮,水流从上游下来,源头隐在山的深处,水色清冷,潺潺有声。车子转弯时,偶尔往窗外一看,发现溪水忽然不见了,心里正在恍惚时,它却像个调皮的孩子,拐个弯,又豁然出现在眼前。其实,溪流它一直在,只是这么一绕弯,就绕出不一样的味道和风景。

有溪水的地方大多有竹林,竹林的清幽和秀雅是与生俱来的。空谷青山中,三两声鸟鸣,仿佛湖面的涟漪,将这太古般的寂静轻轻掸破。穿过尤溪生态竹林园,有几处房屋隐在其中,偶尔闪过几株开着白花的树,虽然不是桃花,却有种“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意境。行走在尤溪的山山水水,不禁沉浸于唐诗宋词的氛围中,不可自拔。

镇上有一条老街,南北走向,长约500米,是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晚清民国风格的老街。当地人在老街的枝节脉络上,慢悠悠地生活着。我以游走的方式进入这条老街,古民居、老戏台鳞次栉比。老街的房子仍然保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自然生态状,没有想象中的喧嚣,却充满人间烟火味。石灰剥落的墙角总有一两株花朵在绽放,泡沫箱、花盆在角落里摆放着,韭菜、大葱青绿绿的。偶见一些小院落,墙壁爬满藤蔓,望进去,一眼深深。这样的老房,一旦有了岁月的浸染,就有着旷古的悠远。不曾料到,这么一条颇有年代感的老街,却有一座精致的乡村图书馆嵌在其中,取名:老街三寻。二层高的砖楼、纯白的墙体、立地玻璃大窗,倒是给这条街增色不少。传统和现代交汇,不仅提升了乡村文化,也造就了一处网红打卡点。

出老街沿溪流而上,进欢乐谷,就来到江南大峡谷,这里有来尤溪必玩的探险漂流项目。漂流区域全程3.6公里,水位落差达138米,两侧崖石陡立、绿树参天。水从山崖上跌落下来,如珠帘一般。坐上皮划艇的瞬间,有一种冒险的兴奋感。刚开始溪水缓缓,绿荫、清风、水流、阳光,像一幅画。几分钟后,沿着坡度起伏的水流越来越急,皮划艇开始不受控制地向下游飞越,失重的感觉让一颗心提到嗓子眼。水花四溅的舒爽感在一阵一阵的呐喊声中此起彼伏,俯冲、转弯、回旋,穿梭在蜿蜒曲折的激流中,那种速度与激情的体验,是尤溪山水中不能忘怀的独特之美。

相对江南大峡谷的激荡,七折潭的瀑布就显得柔和多了。碧绿的潭水衬着白绸缎似的瀑布,扑面而来的水雾在式微的诗意中弥漫着,时光在这一刻变得凝固了。

不远处的情人谷安放着几顶色彩艳丽的帐篷,溪边残留着篝火燃过的痕迹。想象着这些陌生人围火而坐,木柴噼啪响着,篝火映着他们的脸,鲜活的爱情在这情人谷的夜晚弥漫,该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快乐的事啊。

除了好山好水好风景,舌尖上的尤溪也充满诱惑。清新自然的原生态小吃,尝过就会念念不忘。番薯庆糕、灰青糕、米粉干、春笋炒肉以及招牌“农家九大碗”,味道独树一帜。

涨亭是尤溪下涨村的网红亭子,是在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中斩获一等奖的作品。亭子的造型别致而风雅,竹子透着简单和素朴。我留恋亭子里的每一扇窗、每一片竹瓦、每一个造型。一把圆形竹椅放在亭子里,坐上去细细把玩,想象着那些年轻大学生工匠们一起切磋琢磨,一起动手建造,把那份细致、心思、技艺,还有巨大的欢喜,全部揉在这部作品里,特别了不起。

入住的民宿是预先订好的,民房式结构。房前有一条溪,印证我们观山听水的心意。开窗,就看到溪流蜿蜒流过村口。溪水清澈透明,水流表面上看是匀速的、欢快的,像是奔跑中的人,实际上,溪流底下暗流涌动,只有溪水下面的溪石,才能感受到水流亘古而幻渺的鸣响。几个村妇在溪边浣衣洗菜,对面是疏秀的竹林和遒劲的溪椤树,背后是一袭蓝天和升腾的炊烟。这样的村落画面,分明就是法国巴比松画派的经典作品。这里是本真的、质朴的,也是令人眷恋的。美丽乡村,当如是也。

这个夏天,来到尤溪,与草木一起,与溪水一起,与乡村一起,心里特别踏实。人在很多时候并非一定要得到什么,只是在寻找一种感觉、一种微妙的心境罢了。来吧,来尤溪,让尤溪山水治愈我们疲惫的心灵。(作者:李鸿)

家门口的梅岭

谁说家门口没风景,坐落在南昌西郊的梅岭就是我和妻女常去的风景地。梅岭因西汉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景区主峰海拔不高,100多平方公里的景区有叠翠竹海、幽深谷壑,又有蜿蜒溪潭、迤逦群峰,山光水色交相掩映,有“小庐山”“南昌后花园”之美誉。

立秋刚过,是处深绿映浅黄,一片桐叶斜斜飘过,我和妻女驱车再登梅岭。

梅岭多竹,每年春天都有不少人来挖竹笋。现在,一些裸露的竹笋早已被土石覆盖,竹叶绿得深沉,长得繁茂。只见那竹林葳蕤,一株株翠竹高耸挺拔,上端长出蓬蓬细枝,撑起了一方竹海。一阵风过,竹林欢快地唱起了歌儿。女儿背着水壶哼着小调,欢腾在山间小路上,不时因看见平日少见的山虫小兽而惊喜叫嚷,没多久便吵着让我给她做一支竹杖。女儿和我一样爱竹,可爱竹不能伤竹。竹子素来受中国文人墨客的喜爱,因宁折不弯寓意挺拔洒脱的风骨,又因空心于内而现虚怀若谷之品格。借着爬山,我给女儿讲起了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典故。因无意登顶,我们便在群峰中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不时给女儿讲些有关竹子的诗词和故事。

行至山腰,放眼群岭,山连山、坡连坡,遍山翠竹、满岭翠绿,浩瀚的竹海气韵奔腾而来。除了竹子,还见雄峻奇崛的迎客松、状若老者的盆景樟。有些树木山石叫不上名字,女儿便给他们象形赋名,这个叫“灰犀牛”、那个叫“长颈鹿”,左边的叫“铃铛”、右边的叫“四季豆”。被女儿一赋上名字,这些奇谲瑰丽的景观顿添几分可爱。回眸处,山腰薄薄的烟云轻轻缭绕,如在竹端、似在云端。

神龙潭是每次到梅岭的必去之处。这里树木葱茏、山风温润,沿溪谷山路拾级而上,一路是落瀑叠溪、深潭浅滩,水气沁人,击退了秋老虎带来的暑意。神龙潭又名脚鱼潭(脚鱼即甲鱼),因脚鱼多而肥美著称,这里最大的脚鱼可以达到二三十公斤。脚鱼潭也有个故事,相传有对生活在鄱阳湖的脚鱼夫妇因向往成仙,率领子孙逆水而上,途中来到梅岭的神龙潭,看到川流而下的瀑布,误以为是天降银河之水,于是沿着瀑布奔腾上爬。就这么坚持了千年,它们最终感动了上苍,有一天神龙下凡卷起一阵大风,把脚鱼一家都卷到了天宫。于是,鄱阳湖附近的脚鱼全都涌向神龙潭,期望有朝一日登天过上自在生活。

女儿听完神龙潭的故事,说要去水潭抓脚鱼,便赤脚下了溪流,拿着网兜向两边水草丰茂处网去。网了十余下,突然网中了几只鱼苗小虾,女儿开心坏了,快步向我走来,脚下一滑,小鱼小虾又进水溜了。捞脚鱼无果后,看见水潭有不少小朋友拿着水枪玩游戏,女儿也加入了他们。嬉闹的孩童和消暑的成人,一串水声与笑声流淌在这片山谷。

驱车向南,便到了洪崖丹井景区。洪崖丹井是南昌十景之一,位处梅岭。记得十年前在南昌读大学时,大学老师第一堂课便是介绍南昌的风土人文。南昌古称洪都,缘由一是南昌市内有青山湖、象湖、梅湖、艾溪湖、瑶湖等十余处湖泊,缘由二便是黄帝时期的乐臣洪崖子曾在南昌断竹奏乐,创制音律。

洪崖丹井是南昌的名胜古迹,历朝历代都有人前来追思怀远、寻仙问古。晋人郭璞曾有诗云:“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宋有石刻:“携樽访药血,徘徊不觉暮矣。曝西日,掬清泉,相与乐而忘归。”明人张位曾言:“何福生居此,桃源莫更寻。”由此可见洪崖胜迹在历史长河中的浓墨重彩。

“素练飘来胜白纱,轻飞玉屑点袈裟。”居南远看山势,宛若匍匐的长龙。近看一条山涧自北蜿蜒下注,如游龙吐水,流到“洪崖”,汇成渊潭,山泉撞击峭壁,叮当作响。这是绝妙的天地之曲,待到日光倾泻,水雾蒙蒙,时光流转到此,山水交融,一方奇景。

斜阳晚照,梅岭群峰染上一抹嫣红。家门口的梅岭就像生活中的家常菜,兴许少一些风味,但却多些许温情。还须独归远,向来再看山。(作者:简父)

精神长河

夏日的太行林虑山苍翠欲滴,绿浪滔天。乘着徐徐山风,沿着陡峭山坡拾级攀登,来到半山腰。松柏掩映下,一渠清水绕山奔流,让人不由得忘记了登山的疲惫,心情也舒展开来。

山上有渠,在山下已是满心向往,真正见到它,更是惊叹不已——它不是想象中的小水渠,而是一条缠绕在茫茫太行陡峭山崖间的人工天河。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红旗渠。

沿着渠岸走,绕着群山行,同行的人打着红旗,唱起红歌,铿锵前行,构成一幅人在景中游、亦是景中景的美丽画卷。触景生情,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仿佛看到了当年开山修渠时满山猎猎招展的旌旗,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开山炮声、叮叮当当的锤钎撞击声,劳动号子一浪高过一浪……

1960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借着元宵节的喜庆和吉祥,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毅然决然将红旗插到太行山上,吹响了劈山修渠、“引漳入林”的战斗号角。满山红旗漫卷,人人斗志昂扬,人也成了红旗,要修建的引水渠也成了红旗。“红旗渠”这个名字一经喊出,就响彻太行山巅,传向四面八方。

红旗渠注定是不平凡的。在那个极其艰难的年代,林县党员干部群众苦干追梦、大干筑梦、巧干圆梦,用勤劳、智慧和双手削平一个个山头,凿开一孔孔隧洞,架起一座座渡槽,终于建成长达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引来祖祖辈辈期盼的“生命水”“幸福水”,打开了通向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大门。

渠水奔流,滋润山田,滋养百姓。这是修渠人的初心,更是红旗渠的使命。红旗渠在践行使命中成为风景,也成为丰碑,被周总理誉为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项水利工程有这么多光环,这是不多见的,为什么?因为它是一条精神长河,满载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人说,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修建红旗渠也绝非易事。而在那个物质匮乏、极其艰难的年代,林县人民建成了人工天河,这里面,精神的力量尤为重要。

满怀敬仰之情,漫步在太行山腰,眼前的红旗渠犹如一条“水飘带”,盘旋于陡岩峭壁间,与“雄、险、奇、秀”的太行山自然风光巧妙结合,绿水青山与渠岸相映成趣。红旗渠让太行山显得更加雄壮、更加险峻、更加奇特、更加秀美。山的雄壮,直观地展示着红旗渠工程的浩大;山的险峻,无声地诉说着修建红旗渠的艰难;山的奇特,彰显着修渠人的智慧才能;山的秀美,映衬着红旗渠的婀娜与妩媚。

顺着“水飘带”一路前行,来到红旗渠的“咽喉”青年洞,身临其境感受到“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雄壮豪迈。跟随着奔流的渠水,行进至红旗渠分水苑,走进红旗渠纪念馆,聆听那扣人心弦的难忘岁月,听到动情处,不由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内心涌起满满的正能量。

青山不墨,渠水长流。红旗渠是一条流淌不息的精神长河,满载共产党人的信仰、初心和使命,流向幸福的远方。(作者:杨林防)

听风九宫山

艳阳高照,风就像夏的爱宠,金屋藏娇,从不轻易示人。此时友人说,来吧,到九宫山来,风一定在这儿等着你。

清晨,车子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攀升。窗外满山翠绿,缥缈如烟的云雾仿佛拈手可得。缓缓摇开车窗,一股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洋溢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知道,那是九宫山的风来了。

风渐行渐近。你听,松涛阵阵,如山泉潺潺,又如书声琅琅,却听不见任何喧嚣。九宫松树满山遍野,千姿百态,被称为“八景”之首的百年迎客松高大笔挺,立于道路边,像极了一名长年站岗的战士,不畏风吹雨打,无惧严寒酷暑。它的枝丫向着一旁伸展,如同招手致意;树冠向着一侧低垂,如同屈身行礼。山风拂过,那不断摆动的松枝,分明在热情欢迎你的到来。

风渐行渐远。你看,竹林摇晃,有如稻菽千重浪,尽情荡漾在绿色的海洋里。九宫之竹随风起伏,满目青绿。走进竹海深处,踏着满地枯枝,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山风里散发着竹子的清香,时不时有落叶摇曳纷飞,置身其中,顿感神清气爽。

循着风的脚步声,我小心翼翼地揭开云中湖的神秘面纱。悬崖瀑布如喷雪,在飞流直下途中褪去雪白的衣裳,渐渐与云雾融为一体,将游人紧紧缠绕在怀中。这时候,你只需屏住气息,闭上眼睛,静静享受滋润的水汽,默默聆听自然的倾诉……此刻,伫立湖畔,人流如织,湖影婆娑,我不禁想起宋代诗人葛天民的《夏日池上》:“微波漾漾雨濛濛,岸脚烟莎间水葓。照影已无双鬓绿,关心犹有一丝风。”更多时候,湖畔蓑翁垂钓,湖面云雾缭绕,恰似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画。

九宫山主峰铜鼓包海拔1500多米,像极一只巨大圆鼓。山上屹立着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大风车,片片风车叶像巨鸟张开的大翅膀迎风转动,与绿草、野花、青山构成独特的景致。夏夜露营山顶,繁星满空,偶有几只萤火虫在身旁逗留,风车相伴,凉风习习,令人一时竟分不清是天上还是人间。

寻奇石,观山瀑,看流泉,赏异木,石龙峡应为首选。然而,它们都离不开风的指引。山道弯弯,曲折迂回,景未至、风先至,有山风、树风、竹风、河风、沟风、路风,人在深山密林中,依靠识风,远远就能辨别出每一种属于大自然的独特风味,真可谓一风为一景——或许,这便是“风景”一词的由来?(作者:廖辉军)

十八个红手印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段凤阳花鼓,唱出了凤阳数百年来逃荒要饭的沧桑历史。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淮河岸边的一个普通村庄。1978年,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风险,按下了“生死契约”,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

车行至小岗村村口,凤阳县文化馆的老朋友汉寿兄已等候多时。停好车,穿过社会学家费孝通题词的“凤阳县小岗村”牌坊,一条大道直通村中。汉寿告诉我,脚下的这条大道叫“改革大道”,小岗村成为红色旅游景区后,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已突破百万。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首1979年在当地传唱的《大包干歌》,在大包干纪念馆内不停地滚动播放。纪念馆大厅正中的一座雕塑复原了1978年冬天,18位农民秘密在一张纸上按下鲜红手印的场景:18位农民或坐或站或蹲,在同意“分田单干”的字据上,摁下18个鲜红的手印。“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鉴(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丰富翔实的资料、图片,完整地再现了当年小岗村人大包干发展的历史过程。走出纪念馆,我们又走进纪念馆对面的一个大棚,这是村民杨伟和妻子开办的家庭农场。2012年,转业回乡的杨伟看到家乡变化之大,决定放弃外出打工,留在村里做一名“新农人”。2013年,他流转了20亩土地,开始种植西瓜、蔬菜,但成效并没有想象中好。“慢慢琢磨发现,小岗游客多,西瓜、蔬菜这类不能带走,应该种一些既能让游客参与,又方便携带的品种,于是想到种植草莓。”杨伟四处考察学习草莓种植技术,建起8个草莓大棚,打造了一个可供采摘、游玩的家庭农场,游客络绎不绝。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金昌食府”。汉寿介绍道,这家食府的主人就是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如今,“金昌食府”已成为小岗村的网红打卡地。

今年已经79岁的严金昌十分健谈。被问及当年他们是怎么想起大包干的,严金昌放下手中的碗筷说,大包干之前,我们村一直是“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1978年又逢大旱,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我们才有了18个红手印的事。真没想到,大包干第一年,我们村就发生了巨大变化,粮食产量是过去5年的总和,油料产量是过去20年的总和,自1956年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12488公斤公粮,人均收入由上一年的22元一下增长到350元。

说到这里,严金昌一脸兴奋,话题一转继续说道:由于各种原因,之后这些年,我们并未真正走上致富路。“一夜迈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这是20世纪80年代我们村曾经流传的一句话。直到进入新世纪后,我们村开始了第二次“革命”,就是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集中起来,改“化整为零”为“化零为整”,改“分田到户”为“分红到人”,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我家60多亩地全部流转了出去,每亩800元的租金,去年我们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5万元。

吃完饭,我们来到“当年农家”。小院门前,一石碑上刻写着“滁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走进小院,院里只有几间泥巴垒成的矮旧茅草小屋。低头弯腰走进屋内,坑坑洼洼的地面、袒露的土墙壁、分不清颜色的桌椅板凳、一盏没有灯罩的煤油灯,目睹眼前这一切,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让人心里发颤。谁能想到,就是在这样一间破旧的小屋里,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走出“当年农家”,汉寿又带我转了转。在村委会办事大厅的墙上,我们看到《小岗村美德银行积分办法》:好人好事每次积10分,遵守村里红白喜事公约每次积200分……所有积分,可兑换各种生活用品。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我们看到,盼盼食品、蒸谷米等一个个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现代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昼夜不停。在葡萄采摘园,一串串圆润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透着诱人的光泽,游客们冒着酷暑体验采摘的乐趣……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站在村口,面对眼前宽阔的“改革大道”,我想,小岗村的蝶变再次向我们证明: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奋斗得来的。(作者:王唯唯)

落叶归根自力村

从佛山驱车前往开平观赏碉楼,小车像一艘轻捷的快艇,飞驶在佛开高速路上。盛夏时节,岭南早上的天气不算太热,车里暂时不用开空调。摇下车窗,公路两旁葳蕤的花草树木散发的清香吹进车厢里,让人神清气爽,开了一个小时的车也不觉得累。

把车停在自力村外的停车场,进村要穿过一片很大的稻田。此时正值稻谷成熟,稻田像铺了一层黄绸缎,又像铺了一地金子。一阵风吹来,层层翻卷的稻浪,以及铺天盖地的窸窸窣窣声,仿佛一层柔柔的水漫过身体,酣畅淋漓。

沿着稻田间的小路往村里走,迎面是一口荷塘。荷塘里挨挨挤挤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朵朵粉红的荷花各领风骚,随心所欲地展示自己的绰约丰姿。荷塘边的一丛修竹下,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扒开树叶啄食虫子,咯咯地叫着,旁若无人。修竹下的小路上,一只小狗摇着尾巴从村里走出来,优哉游哉,闲散自由。朝阳穿过修竹,洒落金光点点,小狗的毛发犹如太阳照耀下的汪洋,波光粼粼。

我们的到来,并没有影响鸡和狗的雅趣。它们和朝阳、微风、碉楼、居庐(西式别墅)、稻田、荷塘一样,怡然自乐,让人恍入陶潜的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自力村位于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开村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由安和里、合安里和永安里三条方姓自然村组成。20世纪初,旅居海外的华侨回乡建房屋,多以碉堡形式设计建筑,形成中西结合的侨乡文化。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徜徉村中,亦中亦西、错落有致的九座碉楼、六间居庐像老电影的布局直冲眼球。四面悬挑、四角悬挑、正面悬挑、后面悬挑的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包青砖墙体,厚铁板所造的门和窗,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混合式结构,古希腊、古罗马等多种特色风格,如老电影中的特写,饱含沧桑气息,逐浪般铺陈延绵,在宛如仙气的炊烟里舒展筋骨,舒坦、怡然。

老布景中最令人瞩目的要数铭石楼。它由方润文1925年回乡始建,花了两年时间才竣工。方润文早年在美国谋生,经营过餐馆,后以“其昌隆”杂货铺发家,成为自力村首富。铭石楼高六层,像一座巨大的古堡屹立在稻田边,彰显着主人曾经的富足和荣耀。

碉楼边,一个老伯坐在树荫下摘花生。我们问他是否可以进碉楼参观,他拿出钥匙,打开铜扣圆环大锁,推开厚重的大铁门,一股古旧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楼原为厅房,还保留有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我们沿着靠墙边的直梯往上走,二至四楼为居室,虽然不再居住了,但还是按原来的模样摆设和布局,尽显奢华。五楼为祭祖场所,有柱廊阳台和四角悬挑塔楼。六楼的平台正中有一中西合璧的六角形瞭望亭。

站在瞭望亭上放眼望去,整个自力村如一幅水墨画铺陈在大地上,远处的万亩良田、水塘、草地,近处的荷塘、村舍、青石板小路……画中的一个个布景,藏着一个个久远的故事,等待世人来倾听。

自力村开村之初,只有两间民居,周围均为农田,后购田者渐多,又陆续兴建了一些民居。鸦片战争后,人民生活困苦,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招募劳工,村民开始一个带一个地远渡重洋赴北美打工,挣钱回家买地建房,再返回海外继续谋生。

村中的碉楼和居庐,皆为1917年至1948年间建成。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沧桑,雨水在它们脸上留下霉点,时光将楼身的铜墙铁壁啃噬得凹凸不平。但岁月苍老了它们的容颜,却摧毁不了它们的精神气,它们依然气宇轩昂、光彩照人,扎根在开平大地上。

岭南人“落叶归根”的意识极其强烈。对于漂洋过海的侨民来说,身体虽然离开故园,心却系着家乡。他们在外节衣缩食,却把钱带回家乡大兴土木,建造碉楼和居庐,除了炫耀财富外,更蕴含着一种朴素的家国情怀——有屋就有家,把根留在故土,无论走多远,也不会忘记家在哪里,根在何方。

村中的众多碉楼、居庐结构坚固,建筑精美。混凝土外墙厚实坚固,大门是沉重的钢板,窗户小并装有铁栅,俨然一副防卫保守的姿态。这与当时社会动荡有密切关系。“时局分更,匪风大炽”,在土匪眼里,华侨便是“肥肉”。为了防御土匪劫掠,“富家用铁枝、石子、士敏土(水泥)建三四层楼以自卫;其艰于资者,集合多家而成一楼”。碉楼都设有枪眼,先是配置鹅卵石、碱水、水枪等工具,后又有华侨从外国购回枪械。侨民漂洋过海,深受西方文化熏陶,因此建碉楼时,往往融入西方建筑特色,让防匪防洪的欧洲古堡在南粤大地上复兴。

在铭石楼的瞭望亭上,我扶着亭子的圆拱形门柱往远处张望,朋友趁机按下快门,村中风景尽入镜头,很契合一幅画的意境。在这样的美景面前,我除了赞叹,还有惊喜。清风徐来,在幽幽的稻香荷香中,一曲优美的岭南粤曲正在唱响,清新、自然、欢快、喜悦……(作者:罗捷媚)

罗布泊的守望者

位于尉犁县境内的罗布人村寨,是新疆之行中一个很让我期待的地方。因为“罗布”这两个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有名的药材罗布麻,以及充满神秘色彩、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罗布泊。

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也是罗布人先辈安居生息的地方。如今,罗布泊的踪影已难以寻觅,世代生活在罗布泊的罗布人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塔里木河畔,过着逐水而居的渔猎生活,成为“消失的罗布泊的守望者”。

罗布人村寨总面积72平方公里,村寨里生活着二三十户人家,是为数不多的“最后的罗布人”。罗布人属于维吾尔族的一个分支,讲维吾尔语罗布方言,是一个古老神秘、以打鱼为生的土著族群。《回疆志》记载:“罗布人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

鱼是罗布人的主食,也是罗布人的图腾。走进罗布人村寨入口,就能看见两个高大的鱼骨状图腾,可见鱼在罗布人生活中的地位。

罗布人热爱自己的家园。他们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叫做“阿不旦”,意思就是“罗布人定居的好地方”。罗布人村寨内有个阿不旦广场,走过广场,就进入村寨核心区。

罗布人村寨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村寨里有茫茫无际的沙漠,有碧水荡漾的海子,有流水淙淙、穿村而过的塔里木河,有原始的胡杨林,还有展示罗布人古老生活方式的草屋、祭坛等。

跟之前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时看到的景象不同,罗布人村寨周边的沙漠不只是茫茫一片土黄色,而是点缀着许多或大或小、或浓或淡的绿色。也许是靠近塔里木河及许多海子的缘故,这里的沙漠中长着一丛丛芦苇、红柳、梭梭、骆驼刺等植物。一些近水的地方还生长着大片胡杨林,让人感受到浩瀚沙海中迸发出来的顽强生命力。站在这样的沙漠里,你是不会感到无望和孤寂的。

分布在沙海低洼处的海子是罗布人村寨的一个个明眸,也是罗布人得以在这里生存安居的重要因素。罗布人世代以打鱼为生,那些海子就是他们的天然“粮仓”和生存之本。罗布人捕鱼的方式十分独特,他们所用的船是一种用整段胡杨木凿空制成的独木舟。捕鱼的时候,有撒网的,也有用鱼叉的。海子里的鱼很多,十多斤一条的大鲤鱼也很常见,所以只要下到海子里,总会有收获。

罗布人以鱼为主食,烹饪方式极为简单,就是用火烤。他们把鱼洗净后从背上一剖为二,去除内脏,再用红柳枝将鱼穿成扁平状,然后放在火堆旁烘烤。烤熟后,蘸着盐或者别的调料食用。

在罗布人村寨那些明珠般的海子中,神女湖无疑是最亮眼的。这个湖面积虽不太大,但湖水清澈碧绿,如镶嵌在沙海中一只深情脉脉的明眸。关于神女湖,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罗布人村寨伯克(族长)的女儿帕里黛爱上了邻村的一个小伙子。由于小伙子家里穷,伯克一直没有应允这门婚事。后来,罕见的大旱降临,塔里木河断流,逐水而居的罗布人生活艰难。面临旱灾,伯克发话:谁要是能找来水源,把水引到村寨,就把女儿嫁给他。小伙子挺身而出,跟心爱的帕里黛道别后,毅然踏上了寻找水源的路程。小伙子走后,帕里黛天天守在村口,盼望着心上人归来。日子一天天过去,哗哗的流水终于出现在干涸的塔里木河中,小伙子却再无音讯。帕里黛每日以泪洗面,盈盈泪水汇成细流,与姑娘一起化作了一片永不干涸的海子。为了纪念帕里黛,人们就把这个海子称为“神女湖”。据说,从空中俯瞰,神女湖的形状就如一个姿态婀娜的少女。

神女湖水美鱼肥,吸引了燕鸥、黑翅长脚鹬、黑鹳等众多鸟儿来此觅食嬉戏。鸟雀们美丽的身姿,成了神女湖上一道鲜活、灵动的风景。

穿村而过的塔里木河也是罗布人村寨重要的打卡点。我们去的时候正逢枯水期,河床上裸露着成片沙石,但河道中间最深的地方,清澈的河水仍在不紧不慢地流向远方。清风拂过,河岸的胡杨和芦苇点头招手,仿佛迎来送往的仪仗。而粉红中带着些浅紫色的罗布麻花,则像仪仗队旁边一面面艳丽的小彩旗,迎风舞动着。

罗布人的生活也像塔里木河里的水,静逸而安详。长期与世无争、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造就了罗布人乐观、知足、随和的性格及健康的体格。罗布人村寨是个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村里有多位年岁过百的老寿星。在村寨里游览的时候,我就遇到两位百岁老人。他们银须飘飘,精神矍铄,坐在自家门前,以纯手工方式,用胡杨木制作迷你的独木舟工艺品,引来众多游客啧啧赞叹。

我们去罗布人村寨的时候正值盛夏,塔里木河及一个个海子边的胡杨树绿荫正浓。一位牵着骆驼的罗布人告诉我:再过两个月,那些胡杨树叶就变黄了,像裹上了金子似的,好看极了。听着他的话,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一幅油画般的图景:飘着白云的蓝天、碧玉般的海子、金黄的胡杨林……等到深秋,定要再来。(作者:李希文)

百家宴 一家人

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流传着“吃百家宴,纳百家福,成百样事,享百年寿”的说法。这里说的百家宴,是侗族地区待客的最高礼遇。在三江月也侗寨等村寨,每当有重要客人来访时,全寨各家各户提篮携酒,将自家菜肴带到鼓楼前,与客人围长桌把酒同欢。席间,客人可四处串桌,将各家饭菜品尝一遍。百家宴场面热闹,气氛融洽,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纯朴的乡土气息、浓浓的侗家风情,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正宗的百家宴是摆在鼓楼坪的。进入侗乡,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像宝塔又像亭阁、雄伟壮观又玲珑雅致的鼓楼。鼓楼是侗家人的社交中心,只要大鼓一响,人们便纷纷涌到鼓楼来。

长桌在鼓楼坪一字排开,一般有五六排,每排七八桌,每桌不少于10个菜。百家宴的主食以糯米粉为主,也有粥和面食。荤菜有传统的酸鸭、酸鱼、酸肉和土猪肉、腊肉等,素菜则有酸木姜、酸豆角、酸萝卜、酸竹笋以及时令蔬菜。酒是各家各户酿的,菜是各家下厨做的。百家宴上,客人可以随时拿起碗筷,从第一桌吃到最后一桌,喜欢什么吃什么,不必不好意思。

关于百家宴的由来,流行最广的传说是:古时候,一个侗寨遭到洪魔袭击。眼看稻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倒,人们就要被洪魔吞噬,忽从天上下来一位英雄,用他有力的臂膀斩断了洪魔的脊梁。为了表示对英雄的敬意,侗寨各家都想请英雄到家中吃饭,但英雄第二天一早就要离去,不可能一一到各家做客,怎么办呢?这时,一位漂亮的侗族姑娘想出了个好主意,每家做几道最好的菜,全寨人一起来款待英雄。由于这个宴席集百家之长,所以就叫“百家宴”。

过去,侗家老人们也把百家宴叫“合拢饭”,就是大家合拢在一起吃饭的意思。那时候都是本寨乡亲一起吃,后来慢慢开始邀请其他寨子的人,然后再到其他民族。大家一边吃一边聊事,比如集体开垦梯田、修路等,后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这才演变成侗家待客的最高礼遇百家宴。

百家宴有一套独特的宴请流程,包括拦路迎宾、品油茶、歌舞表演、芦笙踩堂、讲款、吃百家饭、敬酒、多耶和送客。“拦路对歌”迎宾是侗族隆重的迎宾仪式,是接待客人的最高礼节。当客人到本寨时,主人要在寨门边门楼或要道口设置障碍,拦客人于门外。主人首先唱起“拦路歌”,唱出种种拦路理由。每当客人用歌答复了对方提出的一次盘问或逗趣之后,主人就把障碍物拆去一件,直至把拦在路上的障碍物完全拆除干净。这时,主寨的姑娘就会拿起装满酒的酒杯或牛角向客人逐个敬酒,然后引领客人入寨。

对过拦路歌,喝过打油茶,芦笙阵阵,欢快的歌舞开场。身着蓝衣黑裙、头戴银饰、颈佩银项圈的侗家妇女与头裹褐色包头、身着白色对襟及黑裤的男子,一起伴着芦笙曲,跳起踩堂舞。一位男子手持小芦笙吹奏引子曲,引领众人步入表演场地,以芦笙柱为圆心,由内向外排圆圈,手持大芦笙、地筒、小芦笙、中芦笙的人们顺着圆圈逆时针方向跳踩堂舞,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

表演结束后,百家宴正式开席。寨老在鼓楼的高台上用侗家土语发出号令,刚才还在热情歌舞的侗家男女马上化身迎宾服务员。他们搬来桌椅板凳、拎来食盒,偌大的鼓楼坪瞬间变成露天餐厅。不一会儿,各种饭菜已把一排排长桌摆满,侗家人招呼客人落座,自己也加入其中,和客人们一起吃喝起来。

我原以为百家宴只是好看,未必好吃,万万没想到,菜品色香味俱全,十分美味。面对美食诱惑,我不再拘谨,拿起筷子,果断站起来,先尝自己桌上的每道菜,然后向旁边桌游走。哪一桌菜好吃就多些停留,甚至可以赖着不走。然后,我笑眯眯、美滋滋地欣赏起侗家特别的敬酒仪式——侗家妹子从上而下,斜着排成一排,装酒的器皿连接起来,酒水从最高处缓缓往下流,客人则蹲坐在最下面接着流下来的酒,还必须一口喝完,俗称“高山流水”。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如果没有酒量和胆量,千万别去挑战。当然对于老人或不愿喝酒的客人,侗家人会尊重客人意愿,不会强求。

侗家人十分注意待客之道,比如要求酸食品制作不得使用速生食材,盛装油茶水、糯米饭等食材的器皿必须是陶瓷制品、木制品、竹制品或其他具有侗家特色的传统餐饮具。寨子里的各家主人统一着装,整洁得体,餐桌椅也是统一木制。可别小看了这一桌饭,百家宴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友好的表现,同吃一桌菜、同饮一壶酒,吃着吃着,就成了一家人。

百家宴后,是传统的多耶大型集体舞。主人和客人手拉手,环绕长桌一起唱侗族多耶曲,将百家宴的气氛推向高潮。跳着跳着,如果发现长桌上还有没吃过的菜肴,随时可以停下来,坐到长桌边接着品尝。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唯有此景不可忘怀。我对百家宴留有美好印象,就是因为它蕴含着喜庆、欢乐、友爱、和平,不但传统,而且热闹;不但美味,而且养眼。(作者:刘星)

羌城婚礼

九寨归来,又进了中国古羌城。在这里,我巧遇了一场隆重的羌族传统婚礼,参加者上千人。

四川茂县是中国著名羌族聚居地、古蜀文明重要发祥地和羌文化核心保护区,享有“中国羌都”的美誉。中国古羌城位于茂县凤仪镇,有羌王官寨、李元昊大殿、大禹纪念大殿、炎帝纪念大殿、碉楼等古堡式羌族祭祀文化建筑。我游完三大殿,正沿着高高的石梯走向羌王官寨,只听得三声炮响,随即礼乐齐鸣,羌城大门前的石梯上,五彩斑斓的队伍开始往上移动,问后方知,是一场盛大的羌族婚礼刚好开场。

领头者头戴造型独特的礼帽,身着镶有祥云图案的黑色衣装,手鼓随脚步敲响,双目微闭,嘴中念念有词,神秘而威严。他身后是长长的迎亲队伍,队伍中的人个个身着艳丽礼服,手捧红绸,兴高采烈。紧接着,新郎背着新娘一步步往上走来。新郎满脸通红,十字绶带交叉处,绫绸红花占了半个胸膛。新娘大红的盖头内,满头饰品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一路上,唢呐锣鼓吹吹打打,热热闹闹。两边的女人们身穿色彩斑斓的衣服,双手将红绸高高举过头顶,红红火火,起伏飘荡,从山上一直铺展到山下。小伙们抬着摆放有各式嫁妆的礼盒,女人们背着大红的被盖,老者抬着水酒,壮汉背着茶包。最后是长长的亲朋好友队伍,也有游客混入其中,个个笑逐颜开。石梯两边的小亭里,四位女歌手身背扩音器,歌声此起彼伏,悠扬婉转。队伍远去了,歌声方才停下来。

我走进小亭,跟两位羌族歌手打招呼:“好听,唱得好!”我想,眼前应该只是婚礼表演,许多景区都有这样的民俗表演,于是又问:“你们这婚礼好隆重!是真实的,还是景区的婚俗表演?”歌手低头一笑后说:“这是真实的婚礼。今天日子好,有两对新人结婚……”

闲聊中得知,羌族婚俗分为订婚和结婚两个阶段。订婚要喝三台酒:说亲定亲喝“开口酒”,近亲见面喝“小定酒”,送彩礼、择婚期喝“大定酒”。结婚仪式一般三至五天,有“女花夜”“正宴”及“谢客”三道程序。“女花夜”在婚礼前夜进行,亲友唱歌跳舞预热氛围。婚礼当日摆“正宴”。这天,新娘由兄弟背出大门交给新郎,或骑马,或郎背,或牵手,蒙脸大哭,悲切声伴着欢乐的鼓乐和唢呐声响起,大师引路,红绸飘飘,新人走向崭新的生活。迎亲队伍途经亲戚家门,火枪三响,亲戚摆出茶席糕点招待。新郎村寨将到,火枪再鸣三响,全寨人等齐集寨口迎接新娘。正堂屋内,古老而喜庆的婚礼程序走完,盛大婚宴开始。吃喝中,亲友唱着赞美新娘的酒歌翩翩起舞,直到深夜。次日,主人再次备席“谢客”,仪式结束。

正聊着,第二支婚庆队伍又一步步向山上走来,我们再次融入欢乐的人流之中。(作者:何卡林)

美味巍山

一座城楼,一条长街,时光仿佛一下子回到遥远的明清。从南到北,街心摆出好几百米的长街宴席,天南海北的人坐到一块儿,让一桌小吃给迷醉了。豆腐、冬瓜做出的“猪肉”“鸡肉”,还有南瓜和百合制成的“鸡蛋”,充满智慧与想象的美食,全打上了浓厚的地域符号,让人忍不住按下快门,发到朋友圈,分享给远在天涯海角的朋友。

“缘分啊缘分!”旁边的人举起一杯香甜的米酒,半条街的人于是都起身举杯。熟悉的、不熟悉的,能坐到一起,就是缘分。“兄弟情深啊!”“姐妹情更深啊!”“干了!”“干了!”都一起豪爽地干了。沉醉之中,南边的城楼下面,长长两队衣着艳丽的彝家男女对称地抬着酒坛,举着酒碗,弹着弦子,唱着酒歌,踏着舞步,祝福来了。热烈气氛中,慌忙放下酒碗,一路追着拍照,稍不留神便和人撞个满怀,踉跄着倒下的时候,心里暗想:“莫不是真的醉了?”

一条老街,一道横幅。顺着“巍山小吃街”的牌号,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起挤进街心。两边的小摊点一个紧挨一个,直连到不知远近的街尽头。各种各样的巍山小吃,水淹的、盐渍的、糖浸的、油煎的、烟熏的、火烧的、炭烤的、生的、熟的……即便才从隔壁的长街宴上下来,看着那么多美味,登时又觉得饿了。“随便尝啊!”“随便尝?”“尝就尝嘛!”“不客气了!”小摊上备着牙签,酱辣子酱蒜、泡梨泡菜、腌萝卜腌咸菜……走不上两步便汗流满面,但晓得不是累的,是辣的。赶紧换种口味吧。

于是,米花糖、麦芽糖、核桃糖、花生糖、叮叮糖,还有许多说不出名字但记得清楚的糖,随着手起刀落的霍霍声响,孩童时的味觉记忆便在浓郁的甜香中苏醒。卷粉油条、油粉锅巴、麻辣豆腐、荞面粑粑、一根长面、过江饵丝、牛肉干巴、酱油凉鸡、烧烤洋芋、蜜饯南瓜、苏裹梅子、冰粉凉虾……光看一眼,就忍不住期待其中的油辣酸香或甜蜜脆爽。一条长街走至一半,顿时感觉巍山一年四季的出产,都被勤劳智慧的人们做成一道道穿越时间的经典美食,在上千年的岁月长河中传承下来,用“小吃”两字冠名,谦逊地陈述着属于自己的久远沧桑。一条街走完,在敬重和感佩之中思索,两手不知不觉带上了沉甸甸的收获。

一座古城,一色古朴。巍山是彝族回族自治县,千百年来,汉彝回白等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和谐共处、交融共生。文献名邦、南诏故都、彝祖故里、红河之源、鸟道雄关、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中国彝族打歌之乡、中国名小吃之乡……这么多称誉合在一起,指向云岭大地上这个独有的旅游天堂和文化地标。所有这一切,看到的或是想到的,只能在巍山,也只能是巍山。(作者:王灿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