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五年级下学期教案(教案9.古诗三首)
《从军行》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思想的教育。
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悟诗中意境。
2.品味诗人笔下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爱国之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出示组图(边塞),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想到学过的那些古诗。
2、这就是我国西北大漠的风光。也就是边塞。当时大唐,一些游牧民族,却时常侵扰边境,引发战争。将士们就驻守在这,戍守边关,保家卫国。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他常年随军,跟随将士们一起生活,一起经历战争,所以他写了很多关于行军打仗的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首《从军行》。
板书:从军行
二、读题释题,作者简介
1、说说题目意思。介绍“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2、作者介绍。七绝圣手。学习其中一首《从军行》。
过渡:写了边塞什么情况和战士们怎样的生活?
三、读通古诗,弄懂大意
1、读通古诗。要求:自由读诗,仔细读,争取读正确。
2、指名读。引导读出节奏、韵味。(标节奏)
3、读懂古诗。回顾方法:注释、看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
自读自悟:利用这些方法理解,不明白标出。
4、交流理解。指明说大意。
适时补充:青海(出示青海湖图片),玉门关(图片)
穿(磨穿磨破),百战(百→许多次,三千尺,高百尺)
5、教师指名学生说诗意。
诗意: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四、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1、出示学习任务:默读古诗,拿起笔,把令你印象深刻的字词圈画出来,思考:透过这些字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简要在书上写一写。
2、明确方法。根据学生圈画的字中途提示:如“暗”,你仿佛看到(乌云密布、硝烟滚滚),听到(万马奔腾),想到(戍边将士环境恶劣)
3、学生继续体会。
4、交流汇报。如:“遥望”,哪里望、望什么、望得到吗?四处地点,它们在哪,出示地图,介绍四个地方:海拔3000多米、人迹罕至,终年积雪、绵延千里,我军戍边营地孤单一城,军事要塞、国家边境。两地数千里、快马加鞭、五天五夜——望不到,为什么望?——了解军情。要塞?张骞、李广、唐僧。
边说感悟边读。
5、一起来体会后两句,找到了什么印象深的字词?
预设:
“穿”:将士们战斗时打得英勇,打得顽强,打得艰苦,铠甲破烂、血迹斑斑,战场厮杀、出示战争视频。
“终”:坚定决心,发誓不胜不回——是什么让他们有如此豪情、情怀?听到豪言壮语。
“不还”?为什么?有国才有家,有家才可回。
即使破楼兰,可以还吗?
唐诗中去找: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李白: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明白什么了?
誓死保卫、戍守保卫、爱国之志,十有八九不能回,但仍是发出铮铮誓言。
6、你想对战士、诗人说点什么。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首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1300多年前,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场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爱国之情。
板书设计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誓死报国爱国之志
终 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我国古代进步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珍视友情的高尚情操。
2、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地背诵和默写这首古诗。
重点与难点、重点:
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
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忆学法,揭示课题。
(1)、回忆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出示学法:
理解课题。
认识作者;
解释字词,说诗意;
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运用上述方法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理解题目的意思: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这首诗。
(3)、理解课题,简介陆游及有关的背景知识。解释字词,说说诗意。
①学生自由读古诗,看注释理解;并提出不懂的地方;
②检查自学情况,抽读古诗。
③逐句理解。
理解第1句——三万里河东入海
“三万里”形容黄河的长,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黄河实际长一万多华里。学生试答。
教师讲述: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翻该,向东流入大海。
理解第2句——五千仞岳上摩天。
“五千仞”也是虚指。形容华山的、雄伟高大。学生试答。
教师讲述:五千仞高的华山直插云霄。
这两句主要写景,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夸张、化静为动,使人感到景物不仅雄伟,而且有生机。
理解第3句——遗民泪尽胡尘里
“遗民”、“泪尽”、“胡尘”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
教师讲述:北方沦陷区老百姓在异族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于了。
理解第4句——南望王师又一年。
“南”、“王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
教师讲述:他们盼望南边的宋朝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
小结:这两句描述了北方人民的境遇和盼望解放的急迫心情。
(4)、总结。
①指名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安史之乱迫使诗人携家带口流连辗转,流落到四川梓州。多年的颠沛流离让诗人饱受战乱之苦,风雨漂泊的生活终于在胜利的喜讯中成为过去,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想起这些,诗人悲喜交加,欣喜若狂,喜极而泣,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教学中,引领学生与诗人对话,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与文本对话,体会诗人闻喜讯时悲喜交集、欣喜若狂的复杂心情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激发爱国情感。创设情境,链接诗篇,启发想象,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走近诗人,走进诗人生活的时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流离之悲、闻讯之喜,感受诗人忧国忧民情之深,爱之切,体会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之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
3.让学生学会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字词及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一、揭题,知背景。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在中国诗坛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伟大诗人,他与李白齐名,被称为“诗圣”,认识吗?(板书:杜甫)你对大诗人杜甫了解多少?学生回答。
2、揭题。杜甫的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因此,他的诗风格深沉,旋律悲壮。但有一首例外,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齐读课题。
3、解题。谁能说说诗题目的意思?重点提示“闻”是听到的意思,不同于现在的“用鼻子嗅”,这是古今词义上的变化,例如:忽闻岸上踏歌声。“河南河北”指的是河南省与河北省吗?
指的是黄河的南北两岸,那里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4、了解背景,再次读题。
这首诗的背后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你知道那是什么事件吗?
“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八年之后,诗人在四川剑外听到了官军收复失地的胜利喜讯,诗人心情如何?
喜悦,激动。
让我们带着喜悦激动的心情读课题。
这一喜讯冲开了诗人郁积多年的情感闸门,写出“生平第一首快诗”——再读课题。
二、初读,读通顺。
1、大声读一读这首诗,做到字正腔圆。
2、指名读诗,检查生字读音。蓟北、涕泪、妻子(zǐ)
3、再读古诗,注意压韵。“裳、狂、乡、阳”
4、齐读,读出节奏和韵味来。
三、再读,明诗意。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做上记号。
2、质疑问难。说说古诗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协同解决。
课件出示地名,师简单介绍。
4、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诗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
四、细读,悟诗情。
1、一首好诗,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也总是蕴涵着一种心情!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板书:喜欲狂)
2、从哪里能体会到诗人这种喜欲狂的心情呢?请同学们读读诗,细细地品味一下。
3、集体交流。
对比感悟“悲喜交集”。
(1)杜甫不是爱哭的人,但在写这首诗之前,他也曾流过泪,你看!
(出示杜甫《春望》)请生朗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师:叛军攻破国都长安,大肆劫掠,纵火焚城,繁华兴盛的都城一时成为一片废墟,人民流离失所。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而四十六岁正值壮年的诗人竟然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2)本是百花盛开的春天,杜甫却对着花儿流泪,听到鸟的鸣叫也感到揪心,你们说,诗人的泪是怎样的泪?
国破家亡的泪;战火纷飞中流离失所的泪;是别离的人思乡的泪;深受战乱之苦痛苦的泪,仇恨的泪……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是啊,回望历史,痛苦的何止杜甫一人,还有谁在流泪?
失去了亲人的孩子、士兵、历经战乱折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
他们为谁流泪呢?
为失去亲人、为百姓流离、为国家动荡、为山河破碎……
指导朗读:这泪,如瑟瑟秋雨,裹挟着满腔的凄凉、悲惨和绝望,洒向了满目疮痍、遍地废墟的中原大地,冷冷地滴落在诗人的心头,也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齐读全诗。
(3)在多年的生离死别、颠沛流离之后,诗人终于听到了胜利的喜讯,“初闻涕泪满衣裳”又是怎样的泪呢?
这是喜悦的泪、激动的泪、感慨的泪……
指名读,评点,再读。
点评:谁说杜甫“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今天你就是杜甫的知音。
想象感悟“欣喜若狂”。
(1)看课文插图,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见到的诗人一家欣喜若狂的样子描绘一番。
(2)从此以后,不必妻离子散,天各一方,怎能不喜?读——
从此以后,不用颠沛流离,远走他乡,怎能不喜?读——
从此以后,可以家人团聚,尽享天伦,怎能不喜?读——
朗读感悟“放歌纵酒”。
(1)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他还要做什么?读五六句。指名读,
评议读“哼歌——唱歌——放歌,饮酒——纵酒”,读出“放歌纵酒”的感觉。
点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想到在阳春三月就要回到久别的故乡,回乡的路上有——做伴,此时,诗人喜到极致,忘乎所以。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的“喜欲狂”,与诗人一同放歌纵酒,一同颠狂。全班读。
体验感悟“归心似箭”。
杜甫的家乡在哪儿呢?
洛阳。
出示:司马光《洛阳看花》
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人将锦绣学群花。
师:在处处牡丹、户户天香的洛阳,牡丹品种各呈娇态,城内居民蜂拥往观,万人空巷。看花人摩肩接踵,如痴、如醉。群花竞放,可以比以锦绣,反过来,人们又在织锦描绘时把花的美好形象绣进去了。
学习:“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李白曾有一句诗,和杜甫的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人归心似箭,千里迢迢算什么,千山万水算什么?在诗人的眼里,美景就在眼前,洛阳就在眼前,故乡就在眼前。让我们一同感受的诗人轻快愉悦的心情。 齐读。
4、当年,杜甫随着浩浩荡荡的逃难人群别离了故乡,历尽千辛万苦。现在,他又要和千千万万还乡的父老一起重归故里。这份喜悦,只是诗人一家人的喜悦吗?还有谁的喜悦?
师:这是人民诗人杜甫的心声,更是唐朝千千万万苦难子民的共同心声。让我们与欣喜若狂的诗人一同放歌,与千千万万欣喜若狂的人民一起放歌吧!齐读全诗。
学习诗意: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五、诵读,懂诗人。
1、你读懂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爱国、爱人民。
2、杜甫晚年居无定所,携家漂泊,五十九岁病死于湘江的一条小舟之中。他一生命运多舛,生活艰难,时或衣食不得饱暖,后半生更是凄苦无依,甚至经历了幼子因饥饿而夭折的痛苦。但是他笔下流露出的并不是自伤自艾的一已之悲,而是忧国忧民的巨大痛苦。他的大量诗篇都深切地表达了对天下民生的忧怀,企盼人民能逃脱生活的苦难。即便是自已所住的草屋被狂风卷破时还在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示若得偿此愿,则“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出示诗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诗人!承袭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齐读诗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