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生产问题 设计院的生产管理

前两天和设计院的朋友吃饭,朋友向我吐槽说,院里的生产管理啊,真的是依托答辩。

新人进来之后,根本不知道软件该点哪儿,就上去硬搞,搞了半天搞出来依托答辩,还非要等到出图之前才有人去看,然后一顿臭骂 通宵改图 改完之后仍然是依托答辩,发出去之后遭到甲方无情嘲讽。

最后,幸好这个项目黄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朋友非常不解地问:明明很简单的一些事情,为啥就没人去教给新人?非要搞成依托答辩才肯罢休?

我呵呵一笑:小伙砸,还是图样图森破了吧?这里面的道理,还是让我来给你分析一下~

设计院生产问题 设计院的生产管理(1)

第一,对设计院经营者来说,图纸质量并不重要

很简单的道理哈,设计院的经营者们,关心的事情只有一个:钱。

所以,提高图纸质量,难道就可以多挣钱了吗?并不!

因为图纸的设计费,是在中标的一刻就固定好的,后面的图,哪怕画得再烂,也不会影响收费,就算有什么问题,和施工单位一起配合解决就完事了。

所以,作为设计院的经营者,他们改善生产管理的意愿并不强烈,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维护和甲方高层的关系上。

生产中的一地鸡毛,虽然给基层带来了莫大的痛苦,但对高层而言,人世间的悲欢,却并不相通。

第二,对施工单位来说,图纸质量并不重要

其实这个施工单位呢,才是建筑产品真正的落实者,设计院在产业链中的角色,主要是一个走流程,应付审查。

中国的施工单位,都是“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啥样的图纸没见过?早就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应对办法。

所以就算图纸质量再烂,反映到最终的成品上,也不会有太大差别。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为了走这个流程,让设计院去背这个锅,那么施工单位早就自己出图把楼盖起来了。

毕竟,雇一个设计师也花不了几个钱,以施工单位的财力,简直连蚊子腿都算不上。

对施工单位来说,设计图纸更大的意义,是一个去找甲方要钱的依据,至于设计本身的质量,其实并不重要。

第三,对老设计师来说,生产管理并不重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设计院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设计院的技术,是一门无法自我迭代的“伪技术”,没有统一标准,常常是“一花一世界,一人一标准”。

所以,这个老设计师们,为了凸显自己水平的“高深莫测”,很多时候呢,故意不给新人把话说清楚,就让他们自己去硬搞。

这样一来,等到出图之前再来个“趁火打劫”,一顿输出,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抬高自己的“威望”,挫败新人的锐气,令其俯首帖耳,不敢另起炉灶矣~

所以设计院的生产管理,本质上是停留在封建中世纪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各个流派之间自说自话,自卖自夸,实际上怎么搞都一个样。。。

~~~

其实呢,这个产品质量的好与坏,以及生产管理的优与劣,在任何行业,都是不容忽视的普遍矛盾,对设计院来说,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商品社会中的根本矛盾,还是在于“生产VS销售”,而销售,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所以,“好VS坏”,“优VS劣”的矛盾,在设计院的基层看来,虽然十分凸显,但放在整个产业链的大环境下看,却远远没有到达激化的程度,反而随着行业的发展,逐渐被掩盖、消弭,以至于基层想要获得上升,技术已经变得非常次要,反倒是酒量更实在一些。

~~~

公众号「迟英的世界」(chiying366)

关注我,每天阅读理性分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