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多肉植物怎么种植的(盆栽多肉植物的繁殖方法)

盆栽多肉植物的繁殖方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盆栽多肉植物怎么种植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盆栽多肉植物怎么种植的(盆栽多肉植物的繁殖方法)

盆栽多肉植物怎么种植的

盆栽多肉植物的繁殖方法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中的根、茎、叶中至少有一种可贮藏水分、外形肥厚多汁的植物。大多数生长在干旱地区,在土壤含水量极少,植物根部不能从土壤中吸取水分的情况下,它能使植物暂时脱离外界水分供应而独立生存。据粗略统计,全世界的多肉植物大概有一万多种,隶属于一百多科。

近年来,多肉植物逐渐被大规模引进,其因造型小巧精致、圆润可爱,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被广泛用于盆栽种植,已经逐渐形成一种适应现代人们居家生活的新的植物盆栽种类。目前国内市场上在售的多肉植物大概 100 多种,景天科白牡丹、黄丽、虹之玉、静夜、火祭、桃美人、千佛手等,百合科玉露、条纹十二卷等这些品种易繁殖,生长快,因而被称为“普货”,价格在国内市场也越来越低,成为多数新手的首选。而一些生长缓慢的品种,如龟背牡丹,则被列为濒临灭绝的多肉植物,严禁贩卖和人工种植。

1 多肉植物的繁殖方法

1.1 播种

(1)播种时间。春播在 4 月中旬以后,秋播在 10月上旬,冬季播种则要注意提高温度。

(2)播种温度。种子必须在合适的温度下播种,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导致种子发芽率偏低或不发芽。景天科以 20℃为宜,肉锥科以 15℃为宜,仙人掌科30℃左右,温度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品种选择不同的季节和时机。

(3)土壤。土壤应选择疏松透气,且保水性能好的土壤,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纯沙或无土栽培介质,一般可以选择泥炭土 3 份、珍珠岩 1 份、蛭石 1份、赤玉土 1 份混合的土壤,这样既能保证土壤的营养性,又能使土壤有足够的空隙,有利于植物根部的呼吸。土壤要事先消毒,可以采用最原始的高温蒸煮方式进行消毒,这种消毒方法简便、经济,而且消毒杀菌效果也很理想,蒸煮时间 30min 即可,经过高温消毒后基本杀灭有害病菌和虫卵。

(4)上盆。在花盆底部排水孔处垫上纱网,防止土壤溢出,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害虫从育苗盆底部侵入,抵御虫害。土壤过筛,较粗的土壤放置在最下层,约占土层的 1/3,撒上一定量的杀虫剂,这样做可以确保一段时间内盆内不会有害虫啃食小苗。然后铺上剩余的土壤,这些剩余的土壤是中、细混合土壤,这样有利于种子出苗后扎根和吸收土壤中的营养。

用洇水法(把花盆放到水盆中,水面低于花盆高度,水通过底部的小孔逐渐洇湿盆中土壤)将花盆浸湿,待土壤完全浸湿后提出,放置 1h 左右,这时就可以准备播种了。

将种子平铺在土壤表面,严禁覆土,可盖上保鲜膜保持湿度,用牙签多扎些孔透气。放置在有阳光散射的地方,避免直晒,出芽后可以去掉保鲜膜,逐渐移动到阳光下。

1.2 叶插

首先选好健壮的叶片,摒弃发黄或根部有损伤等不健康的叶片,否则不健康的叶片很容易腐烂,进而传染其他叶片。

其次,土壤的湿度对叶插来说也很重要,土壤水分过多叶子容易腐烂,完全干燥又不利于生根,所以,稍稍保持表土的湿润即可。一般在叶插前用喷壶将表层土喷湿便可种植。

最后,叶片的摆放。推荐 2 种叶片摆放方法,第1 种是平放,将叶片平放于土壤表面,出根后再把根埋到土里或重新在上面覆土。第 2 种是斜插法,不要将叶片的根部直接插向介质,这样容易伤害根部。要斜插 1 个浅坑,然后把叶片放进去,大面积叶插。也可以分出垄沟,把叶片放进垄沟。这样虽然出根比平放要慢,但是出根后不用再次将叶片埋进土壤。

叶片生根发芽之前不需要太多光照,一般放在散光下就可以了。此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尤其要避免正午的强光,否则会耗尽叶片的养分。期间如果发现有变成半透明状的叶片要及早清除,这样的叶片称之为“化水”,不会生根发芽并且会很快腐烂。霉变叶片也要尽早清除,避免传染其他叶片。此时尤其注意不要在叶片表面喷水,防止叶片化水死掉。

1.3 枝插

枝插又称为插枝、砍头,也是多肉植物繁殖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进行多肉植物枝插之前,首先要选择健康的植株,这样才能保证枝插的成功率。

其次是修枝。对于一些长相难看的植株,可将多余叶片剔除,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植株生根,另一方面,剔除的叶片又可以用于叶插。枝插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修剪 2~3d 后立即枝插。也就是说,当剪枝的切口干爽愈合后就扦插。枝插之前最好先看好花盆和剪枝的高度,以决定扦插深度,免得反复进行。操作时尽量让裸茎全部没入基质中,直到第一片叶以下。采用这种方法枝插,前 1 周不要浇水,之后喷湿盆土表面,见干后用同样的方法给水,过 2 周左右稍加大给水量。进行扦插的植株,要放在明亮处,

无需暴晒。这种枝插的优点是不会伤及根芽,但控水不好容易腐烂而导致扦插失败。二是等待剪枝生根后再扦插。其实,剪枝凭借空气中的湿度,15d 左右就能生根。如果采用下面这种方法,生根速度还会加快。找 1 个小瓶,将瓶壁喷湿,把剪枝架在上面;也可直接在里面装上少许湿润的赤玉土,再放上剪枝,这样瓶内的相对湿度能很容易地促进生根。生根后再扦插,就不会因为在无根的情况下浇水而导致腐烂了,但扦插时不小心会伤到新生根。这种扦插方法大约 1周便可生根,生根后便可正常浇水。

2 多肉植物的作用

2.1 净化空气

多肉植物多生长于干旱炎热地区,为避免水分流失,白天闭合呼吸,夜间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种独特的代谢方式与其他植物正好相反,被称为“景天酸代谢”。因此,多肉植物夜晚释放氧气,恰好有助于人们的睡眠。

2.2 防辐射

部分多肉植物具有防辐射功能,可将一些多肉植物放在单位或家中的电脑、电视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辐射作用。

2.3 美化环境、满足审美需求

多肉植物体积大都较小,多数直径在 5~20cm以内。形态、颜色各异,小巧玲珑,再配以不同样式的花盆,随意摆放,可满足各种审美需求,而且浇水少,非常适宜室内养殖。

2.4 易成活

多肉植物比较好养,7~10d 浇 1 次水就行。夏天是多肉植物的休眠期,可以 2 周浇 1 次水,有些品种甚至可以 1 个月浇 1 次水,不需要精心呵护,对初养者来说十分容易。

3 多肉植物种植中的注意事项

3.1 选盆

选盆要注意选择通透性好的盆,多用阔口盆、浅盆,以利于植物生长,保护植株。市面上的花盆种类很多,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塑料盆。塑料盆价格低廉,比较节约成本。近年来的多肉专用塑料盆经过改良,通透性大为改善。控根盆分为单层和双层,单层控根盆的保水性较差,略强于陶盆,要多浇水。双层控根盆近似于粗陶盆,浇水要少于单层控根盆。

(2)红陶盆。红陶盆的通透性极好,可以让土壤迅速脱水,对于一些厌水植物是很好的选择,在多肉植物正常养护时应加大浇水频率。

(3)粗陶盆。粗陶盆的通透性好,价格便宜,样式多样,可选择的范围很大。陶盆在露养中可保证足够的稳固性,因此这种盆比较受欢迎。

(4)瓷盆。瓷盆比塑料盆厚重些,可以缓解温度变化对根系的刺激。但其通透性较差,需用特殊垫层才能强化通透性。

3.2 配土

土壤的配置主要讲究一个原则,即充分考虑土壤的通透性。

播种及育苗的用土,可以用椰糠土、泥炭土、草炭土、蛭石、细珍珠岩、稻壳炭等,基本是等比例混合。粗粒珍珠岩、东北松针土、石渣,体积比大概是

5∶3∶1,加少量活性炭、坚果壳、木炭、煤球灰,这种土的通透性好,价格便宜,适合推广使用。如果不考虑重量,花岗岩风化石的碎屑是最好的景天用土,如市面上的麦饭石。

轻石,作为珍珠岩的替代物,通透性好。木炭颗粒尤其是活性炭,是极好的调节成份。鹿沼土与赤玉土,性价比不高,不建议使用。

3.3 上肥

肥料要根据植株的特性及土壤情况进行选择。磷肥排微量元素的第一位,对植物生长十分重要。含有活菌的液态肥例如酵素可以有效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激发植物生长活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土壤优化。

尿素或氮磷钾复合肥,对苗期植株来说,可以提高成长速度。对于成株来说要慎用,因为氮肥会促进植株徒长。

生长季也可以用水肥。例如水果酵素、自酿的EM 菌液、啤酒、豆饼麻渣发酵液、芸苔素、氨基酸肥等,浇水时在水中兑入,方法简单有效。

农资店的复合肥,肥料往往质量差且不适合多肉植物。

另外,施肥时应该视配土情况区别对待。有较多泥炭的配土含有较多的腐殖质,可以少用或不用氮肥。多空隙的岩屑会释放出矿物质养分,珍珠岩和新鲜岩石等则几乎不会释放养分。

3.4 给水

植株的给水量应根据品种及季节情况区别对待。非生长季时 10~15d 1 次,生长季可能 5d 1 次,水要浇透。多肉植物比较耐旱,总的给水原则是宁可缺少不能水量过多,否则根部容易腐烂。在植株的幼苗期,浇水尽量采用浸盆法,以免造成水冲幼苗,对幼苗造成损伤。

3.5 用药

即使肉眼看不到虫害,适当的用药还是必备的。杀虫剂主要是用蚧必治、吡虫啉、阿维菌素等,杀菌剂主要用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杀虫剂、杀菌剂大概2 个月用 1 次,用药的方式主要是灌根、浸盆,因为虫子与病菌主要在土里,内吸式药物可以根部吸收,喷叶片效果并不明显。播种用土用甲基托布津杀菌,成株用土用高锰酸钾溶液杀菌。

新购植物上盆前应用杀虫剂与杀菌剂联合杀毒,将植株浸泡在药液中 20min,充分杀死病菌再上盆,对防止病虫害是十分必要的。

杀虫与杀菌都是以预防为主,因为多数虫害在土里隐身,等发现病虫害了才开始查杀,就已经晚了。这时虫害或病害严重的植物,一定要及时扔掉,以免病菌传染给其他植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