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纪的古老爬行动物(长有三只眼睛的史前爬行动物)
长有三只眼睛的史前爬行动物
地球常见的生物都长有两只眼睛,第三只眼睛往往只存在于神话传说和文学游戏之中。前不久,古生物学家真的发现了长有三只眼睛的动物,它生活在2.29亿年前的三叠纪。
白垩矿中的怪石头
图注:三视龙的3号矿坑旧照,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霍华德县(Howard County)有一个名为奥迪斯的白垩矿,白垩矿中偶尔会发现一些遥远古生物的化石。在奥迪斯白垩矿的3号矿坑中,古生物学家发现一块孤零零的化石,这块化石属于某种动物的头骨。
图注:三视龙的研究者之一的施托克(Stocker),大美女啊,图片来自网络
经过对化石的研究,古生物学家在2016年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拥有圆顶脑袋的主龙类是恐龙与其远亲连接》(A Dome-Headed Stem Archosaur Exemplifies Convergence among Dinosaurs and Their Distant Relatives)的论文,论文中建立了三视龙属(Triopticus)。
图注:三视龙的头骨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三视龙的属名来自拉丁语中的“tri”(意为“三个”)和“optic”(意为“视觉”),来自其脑袋后面的凹陷。三视龙的模式种名为原始三视龙(Triopticus primus),种名同样来自拉丁语,意为“原始、早期”。从分类上看,三视龙属于主龙形下纲(Archosauromorpha)下的主龙形(Archosauriformes)动物。
第三只眼
图注:三只眼睛,往往在神话中才能看到,图片来自网络
三视龙的属名意为“具有三面视力”,也就是说它有三只眼睛,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却是真的。
图注:三视龙的头骨三维模型(GIF),来自网络
图注:三视龙的头骨内部结构,紫色的为大脑,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古生物学家仅仅发现了三视龙不完整的头骨上部颅顶部分化石,但是在其头骨后上方有一个凹陷的小孔。通过使用三维扫描技术对头骨进行扫描和模拟内部重建,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个凹陷恰恰可以容纳一个松果体眼,这就是三视龙的第三只眼,也是其得名的原因。
松果体眼在结构上与眼球虽然不同,但是有感光的功能,可以作为双目视觉的辅助。如果三视龙真的在其脑袋后面存在一个松果体眼,那么它真的是一种背后长眼的动物啦。
图注:三视龙的近亲,它们的样子比较相似,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我们只发现了三视龙的颅骨化石,无法对其外形进行准确的复原。不过根据与其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判断,它应该是有长长的脖子,细瘦的身体,较长的四肢。三视龙是一种反应敏捷的爬行动物,脑袋之后的第三只眼能帮助它尽早发现身后的危险。
肿头龙的“老祖宗”
三视龙的第三只眼成为大家关注它的焦点,实际上仅有的一块头骨化石还显示了它的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厚厚的头顶。CT扫描显示三视龙的高高隆起的厚厚颅骨内部由三层组成,最下面一层为密集骨质层,中间的一层多孔而且充满毛细血管,最上面的一层则最为致密。
图注:三视龙与肿头龙,它们有着相似的头骨结构,图片来自网络
三视龙的头骨结构并非独此一家,在恐龙家族中属于肿头龙类的剑角龙头骨上也有一模一样的结构。相差1亿多年,属于完全不同动物家族的两个物种却有着相似的头骨结构,这真的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古生物学家认为这种相似是趋同进化的结果,并不能证明三视龙是肿头龙家族的遥远祖先。
图注:三视龙和肿头龙属于不同的家族,但是却有相似的头骨结构,图片来自网络
与肿头龙相似的颅骨结构预示了三视龙的某些行为,它们或许会用厚厚的脑袋作为武器或者工具,1亿年之后的肿头龙类就是这么干的。
奇异的三叠纪
图注:三视龙生活的三叠纪,近处类似鳄鱼的是植龙类,图片来自网络
三视龙生存于距今2.29至2.26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地点是北美洲南部。与我们熟悉的侏罗纪、白垩纪相比,三叠纪时期的北美洲是一个令人感到陌生的世界,生活着许多奇特的生物。与三视龙生活在一起的古生物包括有属于原龙目的马拉利蜥(Malerisaurus)、属于道斯威尔龙类的道斯维尔龙(Doswellia)、植龙类的幅鳄(Parasuchus)和狭喙龙(Angistorhinus)、坚蜥目的卢卡斯鳄(Lucasuchus)和科荷马鳄(Coahomasuchus)、苏牟龙类的灵鳄(Effigia)、西里龙科的西里龙(Silesaurus),具有恐龙外形的兔蜥(Dromomeron)和恐龙家族的迷龙(Lepidus)。这些名字是不是已经让你晕了,它是都属于主龙类,是恐龙的近亲,也是恐龙称霸地球之前的优势类群。
图注:三视龙的头骨显示出了很多信息,图片来自网络
与三视龙生活在一起的动物大部分都在紧接着到来的“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中灭绝了,之后恐龙就成为了地球的主人。
参考资料:
1.Stocker, M.R.; Nesbitt, S.J.; Criswell, K.E.; Parker, W.G.; Witmer, L.M.; Rowe, T.B.; Ridgely, R.; Brown, M.A. (2016). "A Dome-Headed Stem Archosaur Exemplifies Convergence among Dinosaurs and Their Distant Relatives". Current Biology. 26: 2674–2680. doi:10.1016/j.cub.2016.07.066.
2.Hieronymous, T.L.; Witmer, L.M.; Tanke, D.H.; Currie, P.J. (2009). "The Facial Integument of Centrosaurine Ceratopsids: Morph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Correlates of Novel Skin Structures". Anatomical Record. 292 (9): 1370–1396. doi:10.1002/ar.20985.
3.Goodwin, M.B.; Horner, J.R. (2004). "Cranial histology of pachycephalosaurs (Ornithischia: Marginocephalia) reveals transitory structures inconsistent with head-butting behavior". Paleobiology. 30 (2): 253–267. doi:10.1666/0094-8373(2004)030<0253:CHOPOM>2.0.CO;2.
图注:外形奇特的塔里怪兽,图片来自网络
下期介绍: 它是2016年最神奇的古生物之一,它长有乌贼的身体,脑袋前面却有一个小钳子,但是它可能是早期的脊椎动物。它就是神奇的塔里怪物(Tullimonstrum)。,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