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字左右的古文(千字文第二十三:俶载南亩)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孟轲敦素,史鱼秉直。
上一次讲到“治本于农,务兹稼穑”,这一次接着讲“俶载南亩,我艺黍稷”。
“俶”,是开始的意思。“俶”这个字,右半边是叔叔的“叔”。在甲骨文里,禾苗刚发出芽的时候叫“叔”。这是“俶”当“开始”讲的来历。
“载”这个字,一般都解释成事或者从事,也就是干活的意思。但是,在《尚书》和甲骨文里,还有一种用法,也是当“开始”讲,叫“载生魄”(“载”有时候写成“呜呼哀哉”那个“哉”)。“魄”是满月之后的阴影,也就是阴历十五以后月亮开始有阴影。从这样的角度,把“载”解释成“开始”似乎也可以。是不是有点太学术化?!不讲了。
“南亩”,来自《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馌彼南亩”,就是送饭到“南亩”。原来在农村,农忙的时候到地里干活,中午回不了家,女人、孩子就把饭送到地里,“馌彼南亩”就是这个意思。
“俶载南亩”,就是说要开始干农活了。干什么呢?“我艺黍稷”。
“艺”这个字,需要解释一下。我们经常说艺术、技艺,其实“艺”最早不是这个意思。什么意思?种庄稼!在甲骨文里,或者大家在网上查一下“艺”的繁体字——藝(甲骨文里没有“艹”和下面的“云”),很复杂,但是仔细看就能看出来,是一个人蹲在地上(右边的“丸”),两只手捧着一个很小的幼苗在地上种(“坴”)。
种什么呢?“黍稷”。“黍”,是黄米,北方人叫黏米。“稷”,是小米。中国人都叫“谷”,五谷嘛!这是两种。另外三种,是麻、麦、菽。有人说,应该有稻——稻、麦、黍、稷、菽!其实,稻是南方的,北方没有。华夏文明最早的中心在黄河流域,所以五谷当中有“稻”的说法是后起的。后来“黍稷”说着方便,就用来代表粮食。江山社稷的“稷”也是这个“稷”。
下面是“税熟贡新”。“税”,就是交税。小时候,农村还交公粮,其实就是传统的农业税,从唐朝中期以后实行两税制,一直交到前些年免除农业税。什么叫两税制?夏收的时候交一次税,秋收的时候交一次税,都是用新打的粮食交税。这就是“税熟贡新”。
在有“税”之前,中国人还有一种更古老的仪式,叫“尝”。“尝”,是一种祭祀,一般在秋天举行。那时候,庄稼都是一季(两季是精耕细作以后的事)。秋天收获以后,第一步要做什么?把刚收获的粮食还有新鲜的瓜果蔬菜,献给老天爷、献给神、献给祖宗神明。这也是“贡新”,但不是给人,是给神。神吃完了,人才能吃。这就叫“尝祭”。我们吃饭的时候经常说“尝一尝”,“尝”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小时候,家里都供着灶王爷。过年的时候,吃饭之前先要盛一碗供给灶王爷。这也算是“尝”。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种祭天方式,也是人和自然联系的一种方式。那时候,人心里有一种敬畏之心,我们能吃上这些东西,不仅仅是靠我们自己,还要靠老天爷,靠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一套东西。这是一种宗教精神,现在已经没有了!现在的社会为什么有那么多狂妄之徒?为什么有那么多狂妄之事?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所以,各位,我们吃饭的时候、吃新收获的粮食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我们老祖宗是怎么做的,这一切不仅仅是靠个人劳作就能得来的。
“税熟贡新”啊,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刚才我们说了,古代交税都是交粮食,交上来的粮食都要放到仓库里,跟现在的仓储粮差不多,多长时间要换一次。存放粮食肯定会有损失,可能会坏一部分,让老鼠吃一部分,这些损失古代叫耗。大家都知道,老鼠叫耗子。为什么叫耗子?就是因为存粮食的仓库门上都要写耗了多少,而耗的主要原因又是被老鼠偷吃,所以就把老鼠叫耗子。
下面是“劝赏黜陟”。这是讲古代官员考核。农业生产,地种得好不好,税能不能收上来,都要有赏罚。做得不好,要“黜”,也就是惩罚、降级;做得好,要“陟”,就是要升官。
再下面是“孟轲敦素”。孟轲,就是孟子,战国时代的人,《四书》里也有《孟子》。为什么叫“敦素”?“敦”,是崇尚的意思。“素”这个字有点意思,细讲一下。
我们吃饭的时候,经常说吃荤、吃素。为什么“荤”跟“素”对应?其实,古代能吃到肉的人非常少,“肉食者鄙”嘛!“肉食者”都是什么人?贵族!《诗经·豳风》里讲,农民干了一年活,到岁末祭祀的时候才能吃到肉——“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就是讲这些,而且吃这一次肉还是人家(贵族)请的。其实,我们小时候在农村也很少吃肉,一般也是过年才能吃到肉。平时吃不到肉,就只能吃蔬菜了。《中庸》里讲“君子素其位而行”,这个“素”就是平时、平常的意思,也就是遇到什么就是什么,落到什么样的环境就要接受、适应什么的环境。每天遇到的是蔬菜,就要接受蔬菜,这也就是所谓“吃素”。这样“素”就和“荤”搭配起来了。这是“素”的一种意思。另外,还有一种意思。以前我们讲过,古人衣服的颜色都是用染料染的,没染色之前的材料也叫“素”。《诗经·羔羊》里有“素丝”,就是白色、没染色的丝。我们平常讲“穿白戴素”,也是这样的意思。从这两种意思呢,又演化出一种意思。比方:古人称孔子是素王。什么叫素王?历史上,孔子没有真正做过“王”,大部分时间是老百姓,最高做过司寇,以后算是“从大夫之后”。后世尊孔,认为孔子是万世师表,甚至是圣人,所以历朝、历代都封孔子这个王、那个王。这种王是“假”的,就叫素王(“素丸子”其实就是“假”丸子,丸子本来应该是肉做的)。
“孟轲敦素”就是讲,孟子崇尚的是日常生活中最朴素的一言一行,这才是一个人的本真、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表面的虚张声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装出来的怎么都是假的,早晚有露馅的时候!
下一句是“史鱼秉直”。刚才读《论语》,有“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这一句就是从这里来的。
史鱼是卫国人,也是孔子同时代的人。孔子为什么称赞他?耿直!史鱼做官的时候,卫国国君是卫灵公。我们以前讲过,卫灵公这个人名声不太好。鲁哀公曾经问孔子:你总说卫灵公这么不好、那么不好,那他的国家为什么还不乱?孔子说:因为他手底下有几个能干的人!史鱼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孔子才称赞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矢”,就是箭。箭是直的,不会弯。国家有道,这个人像箭一样耿直;国家无道,这个人还是那么耿直——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因为想升官、想获得某种利益,就去拍君主、上级的马屁。
当然,孔子称赞他,是讲大原则,在是非黑白面前一定不能让步。但是,我们不能把这种原则、这种精神当成教条,什么地方都用。特别是日常生活中,和别人相处,一定要讲技巧。同样一句话,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跟用那样一种方式表达,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现代人管这叫“情商”。其实,孔子也讲过很多类似的内容。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讲,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像史鱼,作为一个大臣,跟君主说一件事,如果完全依这种耿直的个性,不管你高兴不高兴,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那你想达到的目的可能根本达不到。但是,如果能换一个角度,提意见的时候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替对方考虑、考虑,用一种对方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你的想法可能更容易实现。这样是不是更高明一些?!比纯粹想表达我这个人脾气直、甚至要留名青史更有意义!
当然,这种意思还可以再扩展一下,不仅仅是官场上,日常生活里能不能也这样?我们在单位跟领导、同事打交道,在家里夫妻之间交流,和父辈或者下一辈人交流,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是不是也需要这样一种换位思考?是不是也考虑一下自己的想法怎么能更容易让人接受?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需要我们像“史鱼”那样“秉直”的时候,我们确实应该那样做。但是,我们生活里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那样直来直去,更需要一种沟通技巧、一种“情商”的存在。
我反复讲过很多次,我们教育孩子,其实是给孩子提供一根“拐棍”,我们做父母的就是这根“拐棍”。孩子用我们这些“拐棍”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把“拐棍”扔掉。而这根“拐棍”是有高低之分的。如果我们给孩子的是一根情商高的“拐棍”,孩子将来肯定也是情商高的,跟别人沟通、交流、相处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给孩子的是一根情商低的“拐棍”,孩子只学会了吹胡子瞪眼、直来直去,只知道考虑自己的情绪,根本不管对方在想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上肯定会遇到更多困难。而这种跟人打交道的方式是在人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刻到脑子里的。
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向来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完全没有弊端、放之四海皆准的,只有把它放到它应该放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也才能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在社会当中求得和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