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和前妻李红为什么离婚(余秋雨的另一面)
余秋雨
1992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正式出版,读者竞相品读,作者也因此名满天下。
其妻子李红更是抱着书喜极而泣,毕竟为了老余的写作,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不得不远赴深圳工作。
好在丈夫不负所望,大器晚成,一举成名。她也可以回到丈夫和女儿的身边,结束别离之苦。
可造化弄人,等待她的却是一张冰冷的离婚协议书,此时的李红才算真正明白“文人无情”的含义。
事实上她早已发觉丈夫变心,只是一直没有捅破,保留着彼此的尊严。甚至还幻想着挽回丈夫,无奈丈夫就是不肯回头。面对着今日的局面,心高气傲的她没有吵闹,坦然镇定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只是看着电视上侃侃而谈的余秋雨,又回想起二人初识的甜蜜,随口说了句:“好一个伪君子”。
当年24岁的李红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这天她满怀信心地来到上海戏剧学院的招生现场,准备参加第一轮的面试,而主考官正是余秋雨。
余秋雨初见李红就被她灵动的气息所吸引,她活泼热情,脸上时刻洋溢着笑容,落落大方,一点也不扭捏,表演起来颇具个人特色,让余秋雨眼前一亮,对她印象极为深刻。
李红
可仔细一看简历,李红竟然是纺织工人出身,余秋雨不禁发问:“李红同学,你作为一个纺织工人,为什么要报考我们学院啊?”
“因为我喜爱艺术,曾经参加过话剧《年轻一代》,就对戏剧萌生了兴趣。”李红毫无保留地回答了自己的初衷。
“那你就这样有信心吗?你的基础可并不好啊!”余秋雨进一步刁难道。
李红早有应对,淡然地说:“我想我既然能够站到这里,就证明基础并不比别人差很多。再说了余老师您不也是农民出身吗?我相信学院是个看本事的地方。”
听到李红的回答,大家都笑了,也被她这份沉着与机智所打动,都给了她很高的分数。但是由于时代的特殊背景,李红没有通过院方政治审查,遗憾地与上海戏剧学院失之交臂。
主管此事的余秋雨也没有办法,但他实在不想看到这样出色的演员重新做回纺织工人,便主动找到她的家中。
余秋雨
听到上海戏剧学院的余老师找上门来,李红来有些忐忑,也不知道是吉还是凶,只好笑脸相迎。余秋雨说:“李红同学你好,上次面试过后,觉得怎么样啊?”
“挺好的吧!我是被录取了吗?”李红回答说。
余秋雨被李红的突然发问打得措手不及,一时没回过神来。片刻的沉默让李红有了不好的预感,只好说:“有什么话您就直说吧!”
面对着李红的询问,余秋雨抱有歉意地说:“实在不好意思,是政审方面,学院没有录取您。”
李红强做镇定,半晌无话,但脸上已经露出失望的面容。旁边的母亲则一把抱住女儿,被李红奋力挣脱。
电影《春苗》剧照
余秋雨接着说:“不过我这里有一个别的演出机会,不知道你能否考虑一下?”
听到这里,李红突然来了精神,仔细地望着余秋雨,说:“真的吗?是什么剧组啊?”
“是电影《春苗》的女主角,我觉得你的性格、长相特别适合这个角色。”
话毕,从包中拿出剧本,交给了李红,继续说:“这是剧本,你先琢磨琢磨怎么演,想好了就到上戏找我,我带你去试装。”说完起身就走。
李红一家被这突如其来的好事振奋到了,连忙招呼余秋雨吃饭,余秋雨万般推脱才躲了过去,只是临走时说:“这顿饭先记着,要是事情成了,再庆祝也不迟。”
当时的李红并没有体会到此话的深意,只当是平常的交谈。但是在余秋雨的眼中,她好动的性格,活泼可爱,待人真诚,有点直肠子。刚一见面,他就对李红心生情愫。
余秋雨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红多次到学院找到余秋雨请求帮助排戏,余秋雨也找了各种理由护送李红回家。
多次交往后,李红也逐渐感受到了这位上海戏剧学院的余老师对她的关注,似乎并非简单的工作关系。
其实追求李红的人并不少,有些人士也比余秋雨出色很多。李红抉择之中,不知道婚姻的天平该倾向于谁?但是余秋雨的学识始终吸引着她。
经过多天的排练,李红进展飞速,但命运再次与她开了个玩笑。她的竞争对手竟然是李秀明,一个非常专业的演员,李红再次落选了。连续的打击摧残着李红,终于将她击倒,李红病了。
电影《春苗》剧照
余秋雨则趁此机会安慰李红,在医院当起了“护工”,闲着的时候就给李红读书、讲笑话,虽然她常常听不懂余秋雨的理论,但这份诚意打动了李红,二人感情很快升温。
余秋雨的举动被李红的母亲看在眼里,便对女儿说:“别看你那些外国的同学,一个个风流倜傥的,我倒觉得小余是个靠谱的人,学问也好,人也老实。再说你年纪也不小了,就盼望你能有个安稳的家。”
这一番话让李红幡然醒悟,只是嘴上倔犟地说:“谁要嫁给他,我还要守着母亲过一辈子。”
“呸!呸!可不许乱说话!”母亲一脸严肃地说。
得到了李红母亲的认可,余秋雨与李红便确立了关系,但是两个人都没有着急结婚。
主要是余秋雨正忙着学术工作,毕竟当时中国的戏剧事业刚刚恢复,急需学术性的著作,这就给余秋雨提供了大好的时机。
写书的工作十分辛苦乏味,而李红就这样陪着余秋雨写作读书,她天生好动,给了余秋雨很多的调剂,生活平淡倒也甜蜜。
1979年,经过几年的辛苦工作,余秋雨终于在学术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二人也结束了五年的长跑,进入了婚姻的殿堂。
可波折也随之而来,余秋雨因为政治问题,被解除了公职。后来又患病,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倒是李红在一旁安慰他,鼓励他接着写作。余秋雨时常感到愧疚,因为此时妻子刚刚诞下女儿,又承担着家庭的重担,他无以为报,只能发愤地写书。
余秋雨学术著作《戏剧理论史稿》
1983年,余秋雨的政治问题审查结束,恢复了原职。而他也接连完成了《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等一系列著作,出版后更是获得了全国性大奖。
几年后,他就先后成为了上海戏剧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不久后就提升为院长,一时声名鹊起。
只是自己的妻子逐渐老去,越来越沉溺于生活的琐事,奔波于工作之中,二人的交流逐渐减少,感情淡了很多。
而这时另一个女人的出现,却焕发了余秋雨新的“激情”,并彻底让余秋雨背上了伪君子的骂名。
马兰在86版《西游记》中饰演唐僧的母亲
1987年,余秋雨的论著《艺术创造工程》出版,再次凭借出色的文笔与扎实的理论成为理论界的又一重磅巨作。
而正是这一巨作让余秋雨结识了他的第二任妻子——马兰。
马兰当时27岁就已经是著名的黄梅戏演员,并且曾经参演过1986年的《西游记》,饰演唐僧母亲一角。
她极其喜欢读书,而余秋雨的著作《艺术创造工程》又刚好消解了了她艺术上的困惑,便更加想见见这位神交已久的人物。
可找个什么借口呢?马兰灵机一动,此时她的戏剧《遥指杏花村》将要在上海演出,于是她即从别处找到余秋雨的地址,给他写去了一封信,请他来剧院指点自己的戏剧。
余秋雨听到马兰的名字就觉得耳熟,经同事们一提及才想起来《西游记》中花容月貌的演员,便欣然赴会。
到达剧院,余秋雨并没有直接来到幕后,而是找了个位置“潜伏”下来。
这可急坏了马兰,难道这位大作家没有赴约?疑惑之时,已经轮到自己上场,只好时时的望着台下的观众。
虽然她从未见过余秋雨,但也凭借感觉找了起来。直到演出结束,才确认高估了自己。
于是便在后台等了起来,忽然见到一位男性向自己走来,这会是心仪已久的余秋雨吗?
果不其然,那人就是余秋雨。两人见面后不久,余秋雨便邀请马兰一同散步进餐。
马兰同意了,此时的上海正是夜灯初照,灯红酒绿之时。二人漫步于上海的街道,更增别样的气息,这气息正是余秋雨久违的,也是马兰久违的。
毕竟为了事业,她也拼尽全力,近三个月来更是休息不足,早已疲惫不堪,但与余秋雨聊天却增加了几分精神。
二人在一旁的小餐馆坐下,听着余秋雨的侃侃而谈,马兰更加仰慕了。可毕竟是连日的排练,马兰竟然靠着椅子睡着了。
余秋雨脱下了自己的外套,给马兰盖上,自己就在一旁写写画画。
不久后,老板上菜,余秋雨才叫醒马兰。马兰顿觉失礼,余秋雨倒觉得与她更加亲切了。
随后二人开始了你来我往的通信、交往,倒也没有越界,只不过是朋友般的聊天吃饭。
如果说余秋雨对李红是火山喷发式的激情,那对于马兰则是涓涓细流般的柔情。
1991年,余秋雨正式开始创作《文化苦旅》,但是一直没有思路,于是主动与妻子李红商量,想要辞去职务,专心写作。
李红表示谅解,只是自己再次承担一家人的开销了。
但是今日不同往日,自己的女儿正是上学的年纪,余秋雨又要到处考察找灵感,原有的积蓄绝对撑不过两个月。
正好丈夫已经在外,她心一狠,便将女儿交由母亲照料,独自一人来到深圳谋生,也能赚得多些。
李红没什么学历,长年以来一直在纺织厂做工,手艺倒也不错,很快在深圳站住了脚跟。
只是初到深圳,又不舍得花钱,只能租一间便宜的房子,洗衣做饭、扛水背米全凭自己,其中辛酸可想而知。
一年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已经到了结尾阶段,回到了上海。可家里还是没有花销,李红只能依旧在外谋生,凭借一己之力养活一家三口。
此时夫妻二人已经分居一年,彼此又忙于工作,感情更加淡了。
这时女儿打来了电话,向李红透露了父亲与马兰的交往情况。李红为了安慰女儿,只是说那不过是普通交往,可私底下却在默默地流泪。
李红斟酌再三,无论出于何种考量,还是决定挽回自己的婚姻。
不久后,她便回到了上海,想着与丈夫好好谈一谈。
可余秋雨的态度十分冷淡,他忙于写书,并不与她有过多的交流。李红见此,也没有发作,她绝不是撕破脸皮、困于婚姻的小女子。
而另一面,余秋雨与马兰走得更近了,两个人在心灵上十分契合。
余秋雨每写完一篇文章就拿给马兰阅读,凡有不通顺的地方,余秋雨就再度修改。
事实上二人都忙于工作,真正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一次余秋雨用脑过度,沉默良久,马兰也不说话,二人就享受着这样的气息。
不多时,马兰要外出演出,临别时说道:“我不出去走穴,没有钱。你的书被盗版,也没有钱。你没有官,我也没有官。我们就像回到了太古时代,纯粹!”
余秋雨则说:“那不就成了一个傻子推着女子,在夕阳下逛游嘛!”
二人笑了,“那也总不能这样逛游吧!遇见了你,这辈子才没算白活。”马兰顿时觉得自己说错了话,余秋雨则若有所思。
不久后,余秋雨终于决定与李红离婚,哪怕是背上“伪君子”、“负心汉”的骂名。
于是就有了开篇的一幕,而李红在离婚后,选择了南下,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小企业家。
并且她告诉女儿:“不要记恨你爸爸,毕竟感情的东西难以勉强,作为女人即要自求多福,更要有自己的事业。”
时至今日,余秋雨已经七十有六,步入晚年,马兰也已经进入花甲。
他们二人的婚姻,虽然有着16岁的年龄差距,但是似乎在爱情之前,年龄的鸿沟似乎算不上什么。
我们也许无法责备余秋雨选择了马兰,但是他确实欠李红太多。“糟糠之妻不可弃”,余秋雨之是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见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