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正月里剃头死舅舅)
一般年前几天,是理发店生意最好的时候,因为大家都知道一句谚语:“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娘亲舅大,万一舅舅出点事,谁也不愿因为理个发被人骂,所以一般都是挤在腊月底理发。那么这句谚语到底有什么典故呢?
其实这句话是以讹传讹, 跟“舅舅”一点关系都没有。关于这句话的唯一文字记载,是在民国时编撰的《掖县志》上,卷二《风俗》里面这样写道:
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县志属于文物类的东西,一般是不会随便乱写的,所以这件事的起源就很清楚了,就是因为满清入关,强行要求汉人剃发留辫。汉人以正月拒绝剃头的行动,表示对明朝的怀念,所以叫“思旧”,跟“舅舅”确实没有一点关系,纯属谐音误传。
话说1644年,清军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北京城,成立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在入关的第一天,摄政王多尔衮就下达“剃发令”,此后又多次颁布剃发和易服的命令,要求汉人剃发易服作为效忠大清的标志。
此举遭到汉人极大的反抗,因为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汉地,孝道是第一位的,《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别的还好说,换谁当皇帝,谁来统治国家,一般老百姓不是太关心,但是要剃发,这可是大忌,有违孝道!曹操当年就是因为自己的马践踏了农田,才割发代首以示谢罪,这个头发对古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当时天下未定,南明王朝依然存在,抵抗“剃发令”者众多,所以清朝统治者当时就暂缓执行这项剃发令,以示妥协。
到了1645年五月,清兵进军江南,占领了南明王朝的首都金陵,统治初步巩固,于是,多尔衮在五月二十九日再次颁布剃发令。到了六月,更是通告全国军民,各地通令到达之后,十日之内必须完成剃发,否则就“杀无赦”,这就是后来民间流传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面对这赤裸裸的威胁,江南士子群起反抗,誓死不从,宁可留发不留头,最终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江阴八十一日”事件。
1645年夏,在“江阴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等人的领导下,江阴人民组织了六万义军,奋起抵抗“剃发令”。面对清军二十四万铁骑、二百余门重炮的猛烈进攻,守城军民团结一心,英勇奋战,宁死不屈,坚守孤城八十一天,使得清军连损三个王爷,十八名将领,损失士兵七万五千余人。城破之日,义军九万七千余人,全部殉国,无一人投降,仅剩江阴五十三口老少遗民,因躲在寺观塔上而保全了性命。
可叹的是,“江阴八十一日”事件以及其他地方爆发的小规模抵抗事件,都未能阻止清朝统治者继续推行剃发令,大部分人最后还是被迫接受。但是到了正月,老百姓们都以“思旧”的理由拒绝剃头,以表示对剃发令的不满,清朝的统治当时大局已定,为了不再引发民变,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所以,“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这句谚语虽然和舅舅没有关系,但并不是没有意义,这句谚语反映的正是我们汉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以及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