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

文/孙海帆

电影已经诞生100多年,100多年来,电影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传播媒介、娱乐形式和文化产业,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美国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BD于2013年统计,人类有史以来拍摄公映的电影约有70多万部,这还不包括那些独立电影、短片,而这些电影则由全球各大洲生产出来。

为此,本号试图以世界版图为线索,结合世界各地历史文化,浏览各国电影,第一集,我们从最不引人注目的非洲电影开始。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1)

一、难以置信的“黑非洲”电影

对于相距非常遥远的非洲,我们除了知道他们是长期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并独立时间不过半个多世纪的“国际阶级兄弟”和一直被战争、种族纷争、贫困纠缠(当然还有富于运动天赋的黑人田径运动员和足球)外,对他们的电影却几乎没什么印象。

非洲有电影吗?非洲人有中国这么多“大导演”、“大明星”和遍地开花的电影院和影视制作团队吗?

在分布在中国各大院校中的“非洲留学人才”中有多少人在学电影?

对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非洲和电影这两个名词之间的关联度似乎不大,而且坚定地会认为,要说电影和电影产业,咱们绝对是非洲兄弟的“大哥”,而非洲电影就如同撒哈拉沙漠一样,也是一片“沙漠”。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2)

撒哈拉沙漠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将非洲分为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北非和以黑人为主的南非洲,由于北非的埃及其实在二战之前就已经有相当完善的电影产业,所以,本文所指的“非洲电影”是指相对独立较晚和经济更为落后的“黑非洲”。

“南非洲”包括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尼日利亚、布基纳法索、加纳、南非等49个国家,人口总数约在9亿多。

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目前在这比大中国还少了5亿的人口中,影视从业人员竟然有数百万。

没有听错,这个数据来自2012年联合教科文组织发布的《非洲电影产业发展中的趋势、挑战和机遇》,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份完整的非洲大陆电影及影像业报告,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3)

尼日利亚“西非小上海”拉各斯市

拉各斯是原是尼日利亚的首都,它是西非第一大、有着千万人口的港口城市,它也是“黑非洲”最大的电影制作基地“诺莱坞”大本营的所在地。

“诺莱坞”(Nollywood)和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类似,是尼日利亚电影业的代名词,其实它是由一名《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首先提出的,因为他认为以拉各斯为核心的尼日利亚电影业规模完全配得上“莱坞”这个专属名词。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4)

尼日利亚大片拍摄现场

还是难以置信,“诺莱坞”每年的电影产量目前位于全球第二,第一是“宝莱坞”,第三才是好莱坞,仅以2011年的数据为例,“诺莱坞”生产影片数量为2000部,而同年中国电影的产量是500部。

不过,即使到今天,“诺莱坞”还处在“只要数量没有质量”阶段,按投资论,他们的电影平均每部1.5万美金,最高20万美金的影片已经是“豪华制作”了,而这种成本拍出来的电影就是明显的烂俗故事、粗糙的拍摄、“五毛”都到不了的特技和谈不上表演的表演。搞笑的是,这些影片基本上都是在当地居民的家中或办公室里拍摄,有时连布景都没有。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5)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6)

这种电影有人看吗?这种电影能赚钱吗?

答案是,这些拍完后直接在露天影院上映和刻成DVD的电影,在尼日利亚和非洲国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大的观众,他们对 “诺莱坞”电影的热情丝毫不逊于印度人对和“宝莱坞”影片的热爱,一般而言,每部电影的投资回报都在10倍以上,因为此,电影业也排在农业之后成为尼日利亚第二大支柱产业。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7)

尼日利亚的DVD店

“老百姓爱看,这才是好电影”,从这一点来说,尼日利亚的“诺莱坞”的道路没有走错,况且对此种状况,尼日利亚的电影人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尼日利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奴役下的生活》的制片人奥凯丘库·奥贡约佛尔在2006年的一次采访中就说过“诺莱坞还只是个孩子,请等它长大成人,到那时,批评我们的人会回过头来向我们学习”。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8)

电影《奴役下的生活》海报

有足够大的足球人口,才能成为足球强国,同理,有足够规模的电影产业做基础,才能有机会成为电影真正的电影大国,因此,“诺莱坞”不容小觑。

其实尼日利亚电影起步很晚,直到1979年,尼日利亚才开始拍摄故事片,而到1992年,尼日利亚“现象级”的影片《奴役下的生活》则开启了该国电影以“巫魔”风格为主要特征的新局面。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9)

“诺莱坞”电影剧照

《奴役下的生活》的故事讲述一个着迷于魔教的男子要牺牲自己妻子来换取财物的故事,而在此后,尼日利亚的影片虽然多以男女爱情、穷人发财和揭露贪污腐败等社会内容为故事,但在表现上大都具有“巫魔风格”,也因为此,尼日利亚电影也为世界电影增加了一种新的类型。

而将目光投往尼日利亚之外,除了“黑非洲”各国积极借鉴尼日利亚的成功经验纷纷积极发展本国电影业,积极成立了喀莱坞(喀麦隆)、津莱坞(津巴布韦)、山莱坞(卢旺达)、索马里坞(索马里),以期用“小成本、高回报、非院线”的“诺莱坞”模式促进本国就业、经济增长和发展文化外,也多次参与国际竞赛,并有所突破。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10)

“诺莱坞”影片拍摄现场

而这些为黑非洲带来国际声誉的影片,其实在精神特征上和非洲各国的“莱坞”生产的影片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是,破除世界对西方电影中描绘的诸如“贫穷”、“饥荒”、“艾滋病”等非洲印象,在银幕上展现黑人“阳光”、“热情”和“欢乐”的一面。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11)

尼日利亚街头的音像店

这里不得不提到两位导演,他们就是被称为“非洲电影之父”的塞内加尔导演乌斯曼·塞姆班和《电影手册》“最受赞誉的非洲导演”马里的苏莱曼·西塞。

在非洲电影史上,非洲大陆曾经的宗主国英、法、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对非洲电影的发展都提供过帮助,比如法国就积极支持过塞内加尔、马里、布基纳法索的电影创作。同样,在冷战时期,前苏联也不忘在电影这种最能表达意识形态宣传的阵地上与西方开展竞赛,而乌斯曼·塞姆班和苏莱曼·西塞正是同在前苏联高尔基电影制片厂学习电影的。

乌斯曼·塞姆班本是作家,在苏联学成后,回国拍了他的第一部短片《马车夫》,1966年他拍摄了非洲电影史上第一部长片《黑女孩》,2004年,乌斯曼·塞姆班的《割礼龙凤斗》获得第45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这是非洲电影第一次获得最高级别国际大奖的影片。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12)

“非洲电影之父”乌斯曼·塞姆班

乌斯曼的电影和中国电影血脉相通,因为他是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他的电影多表现社会底层百姓,如《马车夫》中与城市格格不入的、被警察缴了车只剩下马的马车夫,《黑女孩》中自杀的法国富人家中的女佣以及《割礼龙凤斗》中敢与传统恶习做抗争的卡拉,主题鲜明、批判现实主义特征明显、非洲的自我认同感强烈等等,同时揭露腐败、批判种族歧视和反思民族现实,而在叙事和表达上,乌斯曼的作品显然受西方电影影响较大,在现实的印象中蕴含着精神层面的探讨和分析。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13)

《马车夫》剧照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14)

《黑女孩》剧照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15)

《割礼龙凤斗》(莫拉德)海报

和乌斯曼相比,苏莱曼·西塞的影片更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他从1975年到2009年共拍摄了6部影片分别是《被强暴的少女》、《工作》、《云》、《光》、《时间》和《告诉我你是谁》。这些电影在主题和人物故事上和乌斯曼的电影异曲同工,但在表现手法上更具特点,且具有力量和美感。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16)

苏莱曼·西塞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17)

《时间》海报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18)

《时间》剧照

除了以“诺莱坞”和各个“莱坞”规模惊人的影片生产,和以乌斯曼为代表的非洲“大导演”,黑非洲还有着自己的国际电影节,这就是非洲最大的“泛非洲电影节”,它创立于1969年,每两年举办一次,举办地是西非布基纳法索的首都瓦加杜古,此地被称为“非洲戛纳”。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19)

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街头

布基纳法索是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在世界197个国家中,全球人文发展指数排名173,人均GDP只有737美元,法定最低工资标准143非洲法郎,折合人民币1.5元。可是,就是这么个因靠近撒哈拉沙漠而经常黄沙漫天的国家,竟然也如此热爱电影且有着非洲最上档次的国际电影节。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20)

非洲电影明星在电影节期间接受采访

当然,布基纳法索在对电影业的热爱和激进,远非举办电影节这一件事,早在1980年代,布基纳法索就是西非的电影制作中心,有位激进导演麦德·宏都还公然提出自己的电影主张,他说:“300年来,基于历史情势,很多人被迷惑,以为殖民者就是优秀人种,像这种意识形态,在最近20年仍未破除。我希望在我的电影中对非洲黑人和海外黑人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释”,他的这番话可看作为他为非洲“第三种电影”的政治语言与思想的定位。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21)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22)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23)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24)

瓦加杜古国际电影节现场

而在此前后,布基纳法索的导演拍出了《沙拉欧妮雅》、《选择》、《祖母》、《蒂赖》,毛里塔尼亚拍摄了《喔!太阳》,他们和之前科特迪瓦拍摄的《女人的容颜》、布基纳法索的《上帝的礼物》等一起活跃了黑非洲的电影创作。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25)

第27届瓦加杜古泛非电影节获大奖影片《掘墓人的妻子》海报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长期以来,“经济是电影发展的基础”这一观念深入人心,而布基纳法索的电影发展之路,似乎是要证明“电影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逆向思维”的正确性。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26)

唐季礼导演作品《功夫瑜伽》曾于2019年参加泛非电影节,这是华语电影首次参加此电影节

多年来,从电影节走出了不少非洲电影明星,也使更多非洲电影走向世界。随着电影节声名远扬,非洲电影制片中心、非洲电影学院、非洲影业发行公司、泛非电影工作者联盟等机构相继在布基纳法索“安家落户”。而且,多年来,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布基纳法索电影让“非洲戛纳”的名号越来越响。一部部充满浓郁非洲风情的电影,让更多人感受到非洲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陷入沉思。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27)

影片《上帝的礼物》海报

难道我们真的很热爱电影吗?难道我们的电影产业真的比非洲强吗?

非洲电影欣赏 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一(28)

尼日利亚演员协会前主席表达和中国合作的意愿

下一期,我们将穿越撒哈拉沙漠,去看看具有浓郁阿拉伯风情的北非电影。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写,图片来自网络,若有异议告知我们即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