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的对仗(有一种奇怪的对仗)
对仗是对偶的一种,顾名思义是两两相对,经常出现在骈文、律诗、词、曲中。
在词和曲中,还有一种奇怪的对仗方式:鼎足对。
鼎有三足和四足,鼎足对指的是三句成对。这种对仗方式,经常出现在词和曲中,但是不会出现在律诗中。
一、对仗
我们先说说两两相对的对仗,文、诗、词、曲分别选几个例子。
1、骈文中的对仗
《滕王阁序》大概是普通人最熟悉的对仗了,这篇文章中有无数的对仗,例如: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又如: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这两个例子,是平仄相对比较工整的。还有些平仄不是特别工整,不过在句尾字,一定是平仄相对的,例如: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平通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仄平仄
2、律诗的对仗
早先广义上的对仗,就是对偶,例如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律诗中平仄相对的对仗,是齐梁时期有了四声以后才出现的。例如南朝阴铿的《新成安乐宫》中间二联:
迢递翔鹍仰,连翩贺燕来。重櫩寒雾宿,丹井夏莲开。 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绝句不要求必须对仗,不过唐朝杜甫的《绝句》通篇四句都对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五律只要求中间四句对仗,不过岑参的五言律诗《苗侍中挽歌》,通篇八句对仗:
摄政朝章重,持衡国相尊。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
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空悲渭桥路,谁对汉皇言。
3、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要宽松许多,并不像律诗那样,必须平仄相对,常有平平相对,仄仄相对。
词的每句句尾字都是固定的平仄,所以词人是不能改动的。例如《沁园春》的前两句都是平声收尾,所以出现了平平相对: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尾字都是平声,平平相对:封、飘。主席《沁园春·雪》
《沁园春 》中间部分,有仄仄相对:
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结尾字都是仄声,仄仄相对:字对卷。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当然,词中有很多完全符合律诗要求的对仗,例如《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 殊《浣溪沙》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晏几道《鹧鸪天》
需要注意的是,词要依照词谱要求来填写,平仄是否相对并不是作者可以随意改变的。
4、曲的对仗
曲的对仗和词差不多,不像律诗那样对于平仄有严格要求。
例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相对,仄仄相对。
白朴《天净沙·秋 》: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
也是平平相对,仄仄相对。这种对仗,有点像人走路顺拐了。
当然,曲中也有很多和律诗一样的对仗。例如关汉卿《白鹤子》: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这两句完全是律句的对仗了。
5、古体诗的对仗
其实古体诗中也有对仗,只不过有的合律,有的不合律。上面举过《诗经》的例子,那是不合律的对仗。
东晋刘宋时期的大诗人谢灵运,是一个对仗狂人,他的《登池上楼》几乎句句对仗: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不过,谢灵运时期还没有四声平仄的概念,所以很多对仗并不不符合平仄相对的要求。真正开始平仄对仗的律诗,在梁武帝和梁简文帝父子二人的诗作中可以看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篇文章:《最早的五律和律绝何时出现的?南北朝这对皇帝父子告诉您答案》
二、鼎足对
鼎足对是三句对,律诗中的对仗是两句对。
旧体诗一般两句为一组,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以三句为一组的古体诗。如唐代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从第三句开始,都是三句一组。其中这三句,勉强类似鼎足对: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鼎足对一般出现在词和曲中。
1、曲中的鼎足对
曲中最有名的鼎足对,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的的《离亭宴煞》中,也有两组鼎足对:
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酝蜜,闹穰穰蝇争血。
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2、词中的鼎足对
词中也常常见到鼎足对。在宋词中,有名的鼎足对,常常出现在《沁园春》中的前三句:
苏轼 《沁园春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张继先《沁园春》:劫运将新,天书降恩,圣师命魔。
晁端礼《沁园春》:络纬催凉,断虹收雨,庭梧报秋。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沁园春》开头三句都是鼎足对,例如苏轼的《沁园春·情若连环》就不是: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又如《醉蓬莱》中:
柳永《醉蓬莱》: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又如《行香子》中:
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远山长,白山乱,晓山青。
又如《眼儿媚》:
贺铸《眼儿媚》: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又如《水调歌头》: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词》: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3、对联中鼎足对
黄兴挽宋教仁的对联: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杀宋教仁;
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是袁世凯。
上联自成鼎足对,下联也自成鼎足对,同时,上下联还对仗。
鼎足对,也叫三柱联,明代李开先的《中麓山人拙对续对》中题萝月山房一联:
石室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花阶莫扫任风吹。
这副对联一个上联,两个下联。也有两个上联,一个下联的。
4、古文中的鼎足对
例如魏征的《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结束语
第一位提到鼎足对的,是明朝人朱权,他在《太和正音谱》中解释说:
鼎足对(三句对者是,俗呼为“三鎗”)。又称之为:燕逐飞花对(三句对作一句者是。)
简单来说,鼎足对是三句对,对仗是两两相对(未必是两句,但一定是两组)。
鼎足对,在词和曲中很常见,对仗,在骈文和律诗中很常见。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81|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方干人称补唇先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